历史

手握重兵的杨秀清为什么还打不过没有实权的洪秀全?

  杨秀清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1850年末至1851年初,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3月攻下江宁(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对于太平天国来说,鼎盛时期一度攻下了清朝的半壁江山,也即完全可以和清朝分庭抗礼,甚至存在取代清朝的可能。但是,因为内讧等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利。而说到太平天国的内讧,天京事变显然是不能略过的。在天京事变中,本来掌握天平天国实权,尤其是手握重兵的杨秀清,反而败给了当时没有实权的洪秀全,这是为什么呢?也即杨秀清,为什么斗不过洪秀全呢?

  首先,根据《太平天国史》、《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等史料的记载,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今梅州),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公元1851年,杨秀清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由此,如果将天平天国比较一家公司的话,那么,杨秀清和洪秀全一样,都是早期的创始人。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成为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与此相对应的是,此时的洪秀全,反而没有什么实权了。特别是在1856年8月,在指挥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杨秀清以此大功为由,要求洪秀全把他由“九千岁”加封为“万岁”。

  不过,在随后的天京事变中,洪秀全完成了对杨秀清的反击,而且是彻底解决了杨秀清所在的势力。对此,在笔者看来,杨秀清在掌握大权的背景下败给洪秀全,直接原因就是他的傲慢自大,促使其在天平天国树敌太多。在天京事变中,杨秀清及其手下,基本上是被韦昌辉所杀的。根据《太平天国史》、《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等史料的记载,1856年9月2日,天京事变爆发,韦昌辉乘夜率三千兵众突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众几乎尽遭屠戮。在官职上,天平天国北王韦昌辉,无疑是杨秀清的手下。按理来说,韦昌辉是不敢这么以下犯上。这里面,除了洪秀全的支持,还和杨秀清存在直接的关系。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由于权力之争,韦昌辉与杨秀清的矛盾不断发展。杨秀清又目中无人,对韦昌辉极不尊重,常以小事而任意折辱韦昌辉。这对于已经身居高位的韦昌辉,无疑是奇耻大辱,比如杨秀清曾将其杖打几百至不能起。但是,对于自己三番五次羞辱的韦昌辉,杨秀清又缺乏足够的防范,依然让其握有兵权。对此,在笔者看来,杨秀清应该很少读历史,至少没有看过三国猛将张飞的故事。在三国时期,刘备曾经劝谏张飞:你经常边打自己的手下,还让这些士卒护卫自己,不是平添风险吗?对此,张飞不听刘备的劝告,结果真的被手下杀害了。所以,就杨秀清来说,三番五次地羞辱韦昌辉,已经是错误了,然后还让韦昌辉握有重兵,不对其有所防范,显然就是错上加错了。

  最后,正是因为对于杨秀清的怨恨,加上对于太平天国权力的觊觎,北王韦昌辉在洪秀全的支持下,对东王杨秀清痛下杀手,而且是斩草除根。除了得罪北王韦昌辉之外,东王杨秀清还和燕王秦日纲、丞相陈承瑢等太平天国的重臣结怨。但是,在名义上,杨秀清又不是天平天国的首领,所以,在洪秀清的支持下,这些杨秀清的仇家,自然迅速和他划清界限,至少不会在天京事变中帮助杨秀清了。因此,杨秀清斗不过没有实权的洪秀全,显然是自己的问题。总的来说,天王洪秀全下诏韦昌辉勤王,秦日纲半路入伙,陈承瑢给勤王兵开门,杨秀清还没来得及反应,人头已落地。也即杨秀清,最终为自己的傲慢自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过,放到太平天国的历史上来看,天京事变这一内讧,无疑是影响深远的,这造成了天平天国凝聚力的下滑,为清朝最终平定天平天国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