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中朱棣为什么会差点被活捉?原因是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靖难之役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初,朱元璋扫清六合,一统天下,他分析历朝历代灭亡的原因,认为权臣擅权是导致朝代灭亡的重要原因。为防止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大明,朱元璋决定效法分封制,让朱家人去守朱家的疆土。众所周知,分封制有着落后的历史因素。西周因为诸侯坐大,周王室失去了约束的力量,导致天下战乱,朱元璋的想法也无疑为大明埋下了隐患。在太子朱标病死后,他传位于太孙朱允炆,史称建文帝。建文巩固皇权开始削藩,可是这一行为便激动了燕王朱棣的暴乱。最终,燕王一路打到南京,朱允炆在绝望之际自焚而死。靖难之役也改变了明朝的历史轨迹,从此皇位到了燕王这一脉。
靖难之役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造反成功,这也激起了许多历史爱好者的种种假设。有人认为朱允炆其实可以成功,认为他手握30万神秘军队,但是因为他的心慈手软,故从始至终从未使用过才导致大势已去。
其实这只所谓的神秘军队就是沐英以及后人所统领的云南驻军。
由于建文帝的削藩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燕王朱棣拼死一搏或有一线生机。他打着朱元璋留下的清君侧口号,一路杀向南京,号称“靖国难,清君侧”。在战争开始的时候,燕王这边并未讨的多大的便宜,一路止步不前。然而在关键时刻,一名从南京城出来的太监秘密告诉朱棣,南京空虚可以直扑南京。朱棣立刻改变了策略,全力南下,直扑南京。战局很快发生了变化,朱棣扭转了战场的颓势,建文帝没想到自己败的那么突然。很快朱棣的军队打到了南京,大将李景隆临阵倒戈,开了城门投降。四年的靖难之役终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这里便是大家提出的疑问了,为什么建文帝在危机关头不下令让云南的驻军前来勤王,要知道这30万的大军或许能扭转战局。
其实原因很简单,在建文帝失败之前,各省的军队其实是够用的,根本用不着从边陲调兵。而当时云南的局势并不安稳,当地的土司屡次叛乱,也是需要重兵镇压。再者也不是一两下就可以掉30万大军过来的,这需要时间。说白了就是建文帝根本没想到战局的扭转如此这块,朱棣打了建文一个措手不及。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不是因为缺兵,而是缺将。明初朱元璋为了防止权臣专权,对功臣大将进行了血的清洗。到了建文这里已经无人可派,只能派出太祖旧将年老的耿炳文。而朱棣又是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建文还是输给了朱棣。追根到底,还是因为朱元璋本着保卫大明江山的一系列政策,坑了自己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