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掌权后敢流放李严,诸葛亮为什么不敢动他的儿子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和李严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一场大火,烧尽了蜀汉的大军,刘备也因此病入膏肓。”
刘备临终前,找谁托孤变成了最重要的问题。托孤诸葛亮是肯定的,作为蜀汉的丞相,又是荆州的代表,让诸葛亮处理自己的身后事是再合适不过的,但是刘备也明白,诸葛亮虽然忠心,却不能完全相信,刘备在临终前让刘禅认诸葛亮为亚父,甚至告诉诸葛亮如果刘禅不是一个明主,可以取而代之。一方面是为了安抚荆州军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试探诸葛亮的忠诚。虽然诸葛亮表示了自己的忠诚,但是刘备还是不放心,于是就有了另一个托孤大臣,也是诸葛亮在朝堂上的敌手,那就是李严。
李严作为益州的代表,和诸葛亮经常意见不和。在刘备死后李严曾经多次反对诸葛亮北伐,但是奈何丞相一家独大,而刘禅碍于是诸葛亮义子的关系,也没办法当面阻止。书中记载“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所谓的平,就是李严。
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北伐时期,李严担任了后勤部长,职责何其重要?其中最为大的责任就是给诸葛亮运送粮草,但是多年来的北伐已经将蜀国的国力掏空,如果再任由诸葛亮北伐,蜀国甚至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当然这是李严的想法。于是他故意厌恶了运粮的时期,但是在电视剧中改动则是李严的侄子运粮。但其实就是李严和诸葛亮不睦,故意而为之,李严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诸葛亮北伐失败,只能够撤回蜀中。但此刻李严的神操作来了,那就是反客为主,明明是自己故意而为之让运粮时期延误,却几次机会弹劾诸葛亮随随便便退兵,不把蜀国的国力当回事,但是此刻李严的儿子李丰跳出来了,并且和诸葛亮一条心,甚至还找到了李严延误军粮的书信,这下人赃并获,李严彻底无话可说了。
书中记载“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乃废平为民”就这样,李严被流放,但是前面说过,李严的地位不低,可以说是整个益州的核心,可是李严这么多年和和诸葛亮明争暗斗,诸葛亮自然不可能再给李严机会。但是益州的人心自然不能够失去,这就是刘备在临终前为什么托孤诸葛亮和李严两人的原因,一个巩固荆州,一个巩固益州。
而李严的儿子李丰则是最佳人选。首先李严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不到牵连九族的地步,所以李丰相安无事。而想要稳定益州的民心,自然需要当地的原住民,这才能够让益州的老百姓彻底放心,这一点刘备明白,诸葛亮也明白,于是动了李严就绝对不能动李丰,况且李丰和诸葛亮的观点是一致的,并且为人耿直,不像他父亲一样喜欢耍阴谋诡计。
而刘备在临终前的一个举动,也证明了李严家族不能够动,那就是他将兵权交给了李严,其实就是暗示李严,保护刘禅顺利即位,有李严的兵权在,刘禅才能够顺利的将权力过渡到自己这边来。而李严和诸葛亮相互牵制,也保证了刘禅地位的稳定,如果一家独大,再加上此人居心不良,那么十有八九会造成内乱,蜀国灭亡也不会太远。
就这样李丰作为新的大都督用来稳定益州的民心,诸葛亮也算是遵循了刘备的谋略,用原住民来安抚益州百姓的心,这也是诸葛亮为什么在李严犯了如此重大错误后,还会启用他的儿子最大的原因。诸葛亮还是要北伐,只有后方安定才能够无所顾忌的伐魏。在李严死后,诸葛亮并没有像刘备担心的那样,独揽大权,甚至取代刘禅,而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时无刻都没有忘记复兴汉室的承诺,如果刘备还在世,看到这一幕恐怕要羞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