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的后世评价怎么样?最终没能挽救唐朝是因为什么?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李忱(810年7月27日/28日-859年9月7日/10日),初名李怡,唐朝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846年4月22日-859年9月7日/10日在位)。作为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自然属于唐朝后期的君主了。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
唐宣宗李忱在位期间,贬谪李德裕,抑制宦官势力过分膨胀,并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又安定塞北、平定安南,从开创了“大中之治”。因此,史上对唐宣宗评价极高,认为他是和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一样的明君。那么,问题来了,唐宣宗开创“大中之治”,人称小太宗,为何也不能挽救唐朝呢?
一
首先,李忱的一生,努力仿效唐太宗李世民这位皇帝,以“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为座右铭。他将《贞观政要》书于屏风之上,每每正色拱手拜读。唐宣宗李忱这位皇帝在位期间,一方面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提高唐朝上下的运转效率。另一方面,在对外用兵上,唐宣宗李忱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又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取得了之前多位皇帝都难以达到的战绩。
在此背景下,由于李忱在位时之年号为大中,故史家以“大中之治”称之,并且将大中之治比作汉朝的文景之治,将唐宣宗比作唐太宗和汉文帝一样的明君。不过,虽然“大中之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朝的国力,但是,其并没有彻底根除唐朝的病症。具体来说,就藩镇叛乱问题,唐宣宗李忱依然彻底解决。
二
在唐宣宗李忱在位期间,江淮等地就发生了藩镇叛乱的问题,虽然这些叛乱最后都得到了平定。但是,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因为叛乱已经波及到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地,这直接影响到唐朝的根基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安史之乱来说,虽然连唐朝都城都攻破了,但是,因为叛军没有波及到唐朝的江淮地区,也即没有影响到唐朝的赋税来源,这成为唐朝能够击败安禄山等人的重要原因。
所以,到了唐朝后期,因为藩镇叛乱波及范围实在太广了,让唐朝疲于应付。如同明朝末年一样,内忧外患的存在,即便崇祯皇帝再怎么努力,也无法阻挡明朝的灭亡趋势。另一方面,唐宣宗李忱虽然贤明,但是,其在位期间,宦官依然把持朝政。比如在李忱继位前,宦官已经拥有左右皇帝废立的权力了。
三
同时,因为唐宣宗李忱能够登基称帝,宦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李忱在位时,依然将禁军的军权交给宦官。由此,宦官把持朝政的问题,几乎伴随着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和藩镇问题一样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进一步来说,唐宣宗在位期间,既没有削弱宦官,也没有倚重朝臣,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两者之间的矛盾,为后来的动乱埋下种子。
在唐朝后期,吐蕃等敌人的实力,实际上已经无法对唐朝构成太大的威胁了,也即唐朝的灭亡,主要还是内耗、叛乱等问题,这和宋朝等朝代,自然是明显不同的。就唐宣宗李忱来说,其在位期间还可以掌控大局。但是,等到他去世后,唐懿宗与唐僖宗的能力实在差了太多,这也是唐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四
最后,大中十三年(859年),李忱去世。到了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初,王仙芝在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发出檄文,率领起义军攻克曹州、濮州。而在王仙芝起义之后,唐朝又爆发了黄巢起义。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率领的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唐宣宗李忱去世后,唐朝爆发的多次较大起义,直接让唐朝本就衰落的国力更加虚弱了。
到了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朱温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总的来说,唐宣宗开创“大中之治”,人称小太宗,虽然恢复了唐朝国力,却无法解决唐朝的根本问题。等到他去世后,接连不断的起义,最终让唐朝走向了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