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起义造反如此之多,为什么都没能够摧毁宋朝根基?
你们知道宋朝起义造反如此之多,为什么都没能够摧毁宋朝根基?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一提起宋朝大家首先会想起它军事上的无能和疲软,几乎是个国家就能把他揍得服服帖帖。虽说宋朝在军事上不行,但在文化、民生、科技等方面却可圈可点。
提出四大发明的李约瑟称宋朝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宋史研究框架的构建者内藤湖南则称宋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国学集大成者陈寅恪又说“华夏文明历经千载演进,兴极于赵宋之世。”
除了军事的疲软和文化的辉煌外,宋朝的农民起义也值得一说。农民起义在宋朝可谓司空见惯,从宋初到宋末,贯穿了宋朝的兴亡。两宋319年的国祚却有大大小小农民起义434次,平均每年1.4次。密度如此之高的农民起义,一般的政权早就走向灭亡了,然而宋朝的兴亡又与农民起义的关系微乎其微。它的灭亡,其内因在朝政腐败,其外因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宋朝的农民起义类型多种多样,原因也多种多样。在类型方面有四种,有佃农抗租抗粮与抢米的斗争,有自耕农因天灾人祸而迫不得已的起义,也有反抗官府暴政的抗捐。在原因方面,宋朝的农民起义也更为多样复杂,官府滥用权力,实行严厉的专卖制度和户口控制;吏治腐败法外敲诈,官府与宗族等组织的资源争夺,以及自然灾害都是引发宋代农民起义的原因。在引发农民起义的原因中,人祸占据大多数。宋朝因冗兵、冗官、冗费,再加上对各路“爸爸”们上供的岁币,赋税压力前所未有,用一个宋朝官员的话来说,前朝所有之税本朝皆有。
除农民起义外,宋朝的苛捐杂税还引起了农民以外的工商业者等群体的造反起义。比如,茶叶贩子王小波、李顺的起义;富民柴宏的起义及富民方腊的起义;宋朝科举取士人数虽是前代所不及,但仍有很多人不能成功博取功名,那些博取功名无望的人往往会仇视社会,比如仁宗庆历四年区希范反宋。
首先,宋朝的中央集权和君权相对前代空前强化,在地方的财权、军权、司法权通过设置转运使、通判等官职将地方的财权、军权、司法权集权于中央。设立禁军,把全国各地军队中的精壮选入到禁军。中央实力强劲,与地方军队实力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在宋朝前期,镇压地方起义易如反掌;在中央设立立多个丞相集权于皇帝。可以这样说,宋朝的整套官僚体系都是为了对内镇压。
其次,宋朝崇文抑武,民间对于武人相当轻视,称士兵为丘八,愿意习武的人少了,敢造反的自然也少。加上宋朝通过科举取士做官的人在官僚队伍中的占比极大,很多人通过科举就能做官,实现五子登科,造反的必要性不大,虽有落第之人造反投敌但那毕竟是少数。因为古代文人即使不能科举及第成为政治精英,但也能成为地方的文化精英,照样拥有平常人所不能有的地位。比如洪秀全,他虽然考秀才没有成功,但他仍然能够在乡下做私塾老师,免于风吹日晒。
最后,宋朝官府在荒年募兵,减低了农民“饥寒起盗心”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