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清朝“平定缅甸”是真的假的,清朝为何没有占领缅甸

  很多人都不了解去清朝和缅甸,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乾隆78岁大寿时,缅甸突然遣使议和,乾隆帝大喜过望,因为他终于找到台阶下了。

  清缅战争历时七年,前后共发生四次,虽然清朝与缅甸的体量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但结果却非常尴尬,因为清朝在缅甸损兵折将,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打到最后,缅甸仍旧不肯低头,而清朝方面也元气大伤,无力继续进攻,双方僵持不下谁都不服谁,直到缅甸方面因为其自身原因向清求和,乾隆帝就坡下驴,结束了清缅战争。

  说白了,“平定缅甸”的说法就是个笑话,就更别说占领缅甸了。

  鼎盛时期的缅甸,遇上了鼎盛时期的清朝

  中原王朝与缅甸之间的往来,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不过因为缅甸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加上地处偏远,因此与中原的关系并不密切。

  明朝时期,在西南之地设置诸多土司,施行松散的羁縻管理,由于明朝在当地的软弱无力,使得当时缅甸东吁王朝不断向云南地区蚕食。

  万历年间,明朝出兵击溃缅甸,让诸多摇摆的土司重新归附明朝,但此时的明朝已经日薄西山朝不保夕,缅甸不久后卷土重来,侵扰云南边地。

  清朝建立之初,因为自身的麻烦事一大堆,所以跟缅甸之间并没有直接往来,而清朝的态度是希望缅甸主动归顺朝贡,所以对缅甸的态度非常谨慎。

  西南当地有大量的土司存在,清朝虽然强大,但近在咫尺的缅甸才是最大的危险。

  为了生存,很多的边地土司都选择一边向缅甸称臣,一边又向清朝交钱。

  当然也不是全部,有些土司觉得自己就是清朝的地盘,凭什么给缅甸朝贡,因此拒绝缅甸而主动朝向清朝,但清朝云南地方又怕开罪缅甸,多番拒绝那些土司。

  刚开始还没什么,但随着缅甸的逐渐强大,他们步步试探,屡屡对云南边地的土司发起进攻要求朝贡纳税,而云南地方也视而不见,生怕引起麻烦。

  这样的绥靖状态持续了很久,缅甸也觉得清朝是个软柿子,胆子越来越大,最终公然侵入云南地界,最终也由此引发了后来的清缅战争。

  乾隆时期,清朝的实力达到了二百多年里的巅峰状态,这一时期清朝的地盘达到了最大,府库充盈人口繁衍,达到极盛。

  而东南亚的缅甸,则进入了贡榜王朝时代,这也是缅甸古代的一个高峰。

  贡榜王朝几乎横扫东南亚,向西北吞下曼尼普尔与阿萨姆王国,收服诸多掸族土司,吞掉南掌王国,还灭了暹罗大城王朝,占据了大半个中南半岛。

  整体来看,贡榜王朝自然无法与清朝相比,但有句话叫做强龙难压地头蛇。

  清朝虽然强悍,但那时的清朝还忙着收拾准噶尔,根本没空经营西南,而西南距离清朝核心地区太远,因此在地方上,清朝对缅甸并没有太大优势可言。

  四次清缅战争,清朝打了个寂寞

  乾隆二十七年,缅甸出兵侵袭云南,清缅战争正式开始,当时的缅甸因为正在与暹罗交战,因此需要大量的钱粮作为军饷,因此把目光瞄向了云南。

  起初,清朝还是想要“息事宁人”,竟然让缅甸在遍地侵扰了两年时间,而且乾隆帝根本没觉得缅甸是清朝的对手,所以根本没在意。

  直到乾隆三十年,经过一番筹措之后,清朝才正式开始对缅甸出手。

  然而打脸的是,由于乾隆帝对于当地情况的误判,以及过于轻敌,初次出兵折损惊人,首战就被缅甸弄得焦头烂额。

  初战失败后,清朝在次年重来,但可惜西南地方的诸多守将记吃不记打,幻想着凭借云南一万多的绿营兵就能征服缅甸,不等乾隆帝手谕,竟然率先动手。

  清朝时期的云南绿营兵大多都没怎么上过战场,而且器械非常落后,战斗力薄弱,那些带兵的将领能力也很差,总帅云南总督乃是文人出身,根本不懂军事。

  结果可想而知,第二次的清缅战争,清朝又是被打得灰头土脸。

  乾隆三十二年,清朝第三次进攻,这回清朝继续重蹈覆辙,来了次灭敌一千,自损八百。

  前三次清缅战争,清朝因为过于轻视对手,而且战略等诸多方面都错误频频,被缅甸打得措手不及,连续三次的巨大折损,终于让清朝不得不正视起对手。

  对缅甸这才有了一定了解之后的乾隆帝,为了雪恨也是不惜成本,他征调大量精兵强将,任用傅恒、阿里衮、阿桂、鄂宁等人出征西南。

  声势浩大的清朝远征大军斗志昂扬,但到了云南之后,却发现后勤跟不上了,不仅粮食供应不足,而且还有大量的清朝士兵水土不服接连病倒。

  对于清朝的进攻,缅甸也是全力以对,缅甸大军几乎倾巢而出,双方交战频繁,然而,清朝方面却出现了病死病倒的,比战场上倒下的还要多的情况。

  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双方都损失惨重,却谁也不肯服输,直到最终清朝主动撤走。

  第四次清缅战争结束后,清朝不再与缅甸开战,缅甸已经没有力量继续战事,而清朝也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让缅甸低头,双方不再战也不再和,陷入了沉默。

  缅甸主动给了台阶,乾隆帝自称武功

  历时七年,损耗将近千万两白银的清缅战争,让清朝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这么大代价仍旧没能拿下缅甸,让乾隆帝觉得面子上很是过不去。

  清缅战争不久后,大小金川再次出了乱子,清朝也没什么精力去理会缅甸。

  而且,因为这场没有任何结果的战争,清朝付出的不仅仅是银两,还折损了大量的将领,各方面的损失都非常之大,远远超过乾隆帝曾经的预料。

  倒是缅甸方面,由于清朝的出兵使得缅甸实力大损,导致暹罗反扑,获得了恢复的机会,此消彼长之下,缅甸在东南亚的处境开始变得艰难。

  就在双方僵持了十八年之后,缅甸因为内外交困,觉得还是要与清朝握手言和,获得比较安定的外部环境为好,因此主动低头。

  正值乾隆帝的七十八岁寿辰,缅甸主动派遣使者前来求和,表示愿意臣服归顺。

  乾隆帝对于缅甸方面的态度做法,当然也是非常高兴的,毕竟清朝当时并没有能力真的让缅甸臣服,既然缅甸主动求和,差不多就得了。

  经过讨价还价,最终清缅达成朝贡协定,缅甸正式加入了清朝的藩臣之列。

  尽管“平定缅甸”被乾隆帝纳入了其所谓的十全武功,但这件事实在是掺了太多的水,清朝压根儿就没真正平定缅甸,反而被弄得狼狈不堪,就更别说去占领缅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