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些国家?郑齐两国为何难以延续霸业?
春秋战国历史时期是一个大动荡的年代,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一说止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相对于战国时期的激烈兼并战争,春秋时期的主题,无疑是诸侯争霸。而提到春秋时期的霸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春秋五霸。
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其中以两种说法最具有认同度,一是《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二是《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由此,对于齐桓公来说,自然是公认的春秋五霸之首。不过,实际上,在齐桓公之前,还有春秋小霸——郑庄公的说法,也即郑庄公曾在春秋率先称霸。那么,问题来了,春秋时期,郑庄公、齐桓公先后称霸,为何都只维持了一世呢?
一
首先,不管是郑庄公还是齐桓公,在他们去世之后,都没有后人可以维持霸业,也即在春秋时期,郑国在郑庄公去世后走向衰落,而齐国也在齐桓公之后难以东山再起。究其原因,有一个非常重要且相同的原因,就是郑国和齐国都发生了内乱。一方面,就郑庄公来说,郑庄公在位期间,宠爱多个儿子。而这,无疑为郑国的内乱埋下了伏笔。
在郑庄公去世后,郑昭公即位后不久,权臣祭仲入宋时为公子突岳父雍氏所迫,改立公子突为郑国国君,是为郑厉公。郑昭公失去君主之位后,逃到了卫国。不久,郑厉公不满祭仲执掌郑国大权,所以谋杀祭仲。事情败露后,祭仲杀雍纠,迎郑昭公复位。不过,对于郑昭公来说,第二次即位,还是没能坐稳郑国君主的宝座。因为郑昭公与高渠弥有私怨,在一次狩猎时,高渠弥射杀郑昭公。郑昭公去世后,高渠弥与祭仲不敢迎郑厉公复位,于是立公子亹为君,是为郑子亹。
二
齐襄公会诸侯于首止,郑子亹去参加会盟,高渠弥相礼。结果齐襄公杀郑子亹,而后公子婴于陈被立为国君,是为郑子婴。当然,郑国的这场内乱,并没有就此结束。不久之后,齐国攻打郑国,郑子婴、祭仲和高渠弥等皆被杀,郑厉公由边邑入郑,复位。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经过几次君位争夺,郑国国势大不如前,而周边诸侯国则纷纷崛起,比如南边的楚国早已不尊周王室号令,求加爵位不成之后自立为王,直接面对郑国。而北方的晋国,也在曲沃代翼后日益强大。
因此,对于郑国来说,正好处在齐国、晋国、秦国、楚国等大国之间,不仅没有足够的扩张空间,反而成为诸侯争霸的战场了。进一步来说,在郑庄公去世后,郑国如果没有爆发内乱的话,那么,郑庄公的霸业或许可以维持下去,也即郑国可以抓住机遇,向周边地区扩张,以此成为一个大国。不过,多位君主之间的频繁更替,让郑国失去了继续崛起的大好机会。等到郑厉公再次登上郑国君主的宝座后,周边的大国已经参与诸侯争霸了,这让郑国已经没有什么优势而言,反而要在晋楚争霸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三
另一方面,郑庄公去世后发生的内乱,无疑在齐桓公之后的齐国重演了一遍。齐桓公在位后期,重用佞臣公子开方、易牙、竖刁等人,当贤臣管仲、隰朋及鲍叔牙等相继去世后,齐国开始走下坡路。在春秋时期,齐桓公和管仲立公子昭为太子,并嘱托宋襄公予以照应。到了公元前643年,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在齐桓公居室前筑起高墙。冬十月,齐桓公饿死。五公子互相攻打,齐国一片混乱。
由此,和郑庄公去世后的郑国一样,齐桓公去世后的齐国,也是各个公子争夺君主之位,从而引发了不可收场的内乱。在内乱之中,原本的太子公子昭逃奔宋国。前642年春,宋襄公联合曹国、卫国、邾国领兵攻齐,以助公子昭归国争位。三月,齐国众大夫在国氏、高氏两家的率领下诱杀竖刁、无亏,迎立太子昭。但其余四公子的追随者兴兵攻打已入齐境的太子昭,迫使其逃回宋国。对于这一情况,宋襄公自然十分不满,于是再度发兵攻打齐国,从而击败齐众公子于甗(今山东济南附近),太子昭遂得以入齐都临淄即位。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此次动乱之后,齐国国力衰落,齐桓公霸业告终。
四
最后,在齐桓公之后,齐国的君主交替可谓十分频繁,甚至说是混乱的。比如孝公死后,其子被公子开方杀死,公子潘夺位,是为昭公。昭公死后,其子舍在位仅五个月,就被公子商人弑杀自立,是为懿公。四年后,懿公被弑,齐人恨懿公骄恣,废其子而迎公子元于卫。公子元即位,是为齐惠公。对此,在笔者看来,齐国君主的频繁更替,导致齐国不仅无法继续争霸中原,还导致自身的国力受到了严重的损耗。因此,一连串的争位结束后,齐国已经不是齐桓公时期的齐国了。在走向衰落之后,齐国只能跟随晋国与楚国争霸。
总的来说,在笔者看来,在春秋初期,郑庄公、齐桓公是率先称霸的两位君主,不过,这两人的霸业,仅仅维持了一世,没能像晋国、楚国一样连续多位君主称霸中原。在郑国、齐国相继走向衰落后,晋国和楚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也即整个春秋时期的历史时间,大部分都和晋国、楚国之间的整备存在直接的关系。至于晋楚争霸下的郑国、齐国,郑国只能选择在夹缝中苦苦生存,而齐国也只能追随晋国,而无法自己再次称霸中原。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