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身为刘邦的儿子,有哪些幸运与不幸之处?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基于血缘之纽带,兄弟之间手足情深,本应兄友弟恭,齐心协力,但下至普通百姓之家,上至王公贵族之府,甚至皇室宗亲之间,兄弟阋墙之事屡出不鲜。文帝素有仁君之名,但他与淮南厉王刘长的兄弟关系,却多为世人所诟病。
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七个儿子,生在帝王之家,他既是幸运的,同时又是不幸的。
幸运二:幼冲封王,国富地广。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遂立刘长为淮南王,当时刘长只有两岁多。淮南国地理位置优越,属于富庶之地。地域也很广,辖四郡五十县,在封国中远胜于吴、楚、燕、代等。
幸运三:吕后抚养,安享富贵。刘长的母亲赵姬自杀之后,刘邦很后悔,就让吕后以嫡母身份抚养。刘长因此和吕后的关系比较亲近,所以在吕后残害刘氏宗亲时,他有幸免遭祸患,在淮南国安享荣华富贵。
幸运四:文帝最亲,荷蒙殊遇。由于吕后对刘氏宗亲的残害,到文帝即位时,高祖刘邦的八个儿子,只剩下文帝和淮南王,也就是说,刘长成为文帝唯一的兄弟。文帝对刘长也特别照顾,刘长骄蹇,数不奉法,而文帝常宽赦之。
不幸一:父母早亡,幼年失怙。高祖九年,赵相贯高等人在柏人县谋弑刘邦,事情被朝廷发觉,张敖、赵姬等一并被捕。赵姬的申诉未被刘邦理会,吕后也不肯进言求情,赵姬便恚而自杀。汉十二年四月,高祖崩长乐宫,当时刘长只有三岁,也就是说,刘长自幼便父母双亡。
不幸二:常附吕后,无缘帝位。功臣集团诛灭诸吕后,刘长做为高祖仅剩的两个儿子之一,成为皇位的侯选人。但他最终被排除,理由一是年纪尚幼,二是母家恶。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从小由吕后抚养长大,与吕氏关系密切,众大臣有所顾忌。
不幸三:小过常赦,养恶成祸。汉文帝即位,刘长自视与汉文帝关系最亲,骄横不逊,一再违法乱纪。汉文帝念及手足亲情,时常宽容赦免他的过失。特别是椎杀审食其后,文帝也没有治其罪,使得刘长愈加骄纵不法,恣意妄为,最后卷入谋反案,身死国除。
孝文帝三年,刘长自封国入朝,趁机前往辟阳侯审食其府上求见。审食其根本没有想到刘长要杀他,轻身出来相见,刘长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了审食其,又命随从魏敬杀死了他。事后刘长驰马奔至宫中,向汉文帝谢罪,说明他椎杀审食其的原因:一是他的母亲赵姬本不该因赵相谋反案获罪,那时审食其若肯竭力相救,定能说动吕后,但他不力争;二是赵王刘如意母子无罪,吕后蓄意杀害他们,而审食其不尽力劝阻;三是吕后封吕氏外戚为王,意欲篡夺刘氏天下,审食其不挺身抗争。总之,他杀审食其,是为母报仇、为国除害。汉文帝哀悯刘长的心愿,出于手足亲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
其实刘长的理由并不充分。审食其之于赵姬,最多算是未尽心营救,刘长必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似乎反应过激;吕后杀害刘如意母子,涉及皇位之争,也非审食其能劝阻;吕后封吕氏外戚为王,是和王陵、陈平、周勃等权臣的商议后进行的,与审食其没有太大关联。
《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记载了薄昭写给刘长的信,其中这样写道:“大王以未尝与皇帝相见,求入朝见,未毕昆弟之欢,而杀列侯以自为名”。可见刘长椎杀审食其早有预谋,这既是泄愤,更是扬名。汉初之人重视复仇,刘长不惜以身试法,为母报仇,会赢得孝子之名;而审食其党附吕后,与众大臣有隙,椎杀之亦可扬名于列侯。因而他擅杀朝廷重臣的行为,得到了文帝的宽赦,众大臣也无人为审食其鸣不平。而且此后,“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
文帝的宽赦,是法外开恩,但刘长没有对此反思,反而更加骄纵恣意。回到淮南国,他不用汉法,自己制订法令;像皇帝一样,文书称制,出入称警跸。
到了文帝六年(前174年),一件扑朔迷离的淮南王刘长“谋反案”乍现。《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刘长“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輂(音jú,古代的一种大马车)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淮南王至长安。”
从表面上看来,刘长“谋反”有内外呼应的布局,而且人证物证俱全,似乎定案毋庸置疑。但是,其中的疑窦却有不少:
一、谋反的兵力仅有部属七十人,輂车四十乘,兵力如此之少,如同儿戏;
二、谋反的地点舍弃自己的藩国,而选择京城附近的谷口,匪夷所思;
三、不与淮南国近邻的吴楚合谋,而越千里之外欲与匈奴联合,舍近求远;
四、叛乱之时,首脑人物刘长不在军营指挥,却在封国之内安然度日,不合常情;
五、接到朝廷的使者传召,就乖乖地到长安接受审判,他不知谋反死罪?
关于此案,学界大多认为,刘长于此案扮演的不过是收留、联络谋反人员的角色,并非主谋。他被治罪,主要原因还是他恣意枉为,不遵法令,逾制谮越,收容罪犯等。
刘长来到京城,丞相张苍、典客冯敬等人,以不法、谮越、谋反等罪,论定刘长应该处以“弃市”。文帝两次下诏,表达“从宽发落”的意念,最终议定废黜王国之封,流放蜀郡严道。流放之时,将刘长囚禁在辎车之内,命令沿途各县以次转送。没有想到的是,押送途中经过的各县官员都不敢给淮南王打开囚车的封条,这就意味着刘长连日承受着没有饭食下肚的折磨。于是刘长对仆人说:“谁说我是勇猛的人?我哪里还能勇猛!我因为骄纵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终于陷入这种困境。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郁闷!”于是绝食身亡。
关于淮南王刘长之死,有一种意见认为,文帝故意纵容,以养成其恶,最后摧杀,如同春秋时期的郑庄公杀弟囚母一样。这显然与史实不符,因为文帝虽然没有亲自出面严责,却曾经转托舅舅薄昭对刘长极力规谏。
文帝没有听取袁盎的意见,最终使性情刚烈的淮南王不堪其辱,绝食而死,文帝也因之被世人诟病。文帝十二年,有百姓作歌歌唱淮南厉王的遭遇说:“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