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和文丑是难得的大将,为何却会被关羽轻易斩杀呢?
三国演义中,颜良和文丑都是河北四庭柱之一,都是袁绍手下不可多得的大将,为袁绍的霸业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由于运气不好,颜良被关羽于白马秒杀,文丑被文丑被关羽于延津诛杀,都马革裹尸。
有人说,颜良和文丑的武功还没发挥出真实水平,就被关羽偷袭斩杀,并不代表颜良、文丑没本事。如果他们两人大战少年时期的赵云,是不是还会被秒杀呢?结局如何?看看下面这一战就知道结果了。
少年时期的赵云,也就是在公孙瓒和袁绍界桥之战时出道时期的赵云,他大战巅峰时期的颜良、文丑,短时期内是平手,如果颜良和文丑消耗完赵云的体力,才可能击败赵云,原因看看这一战就清楚了。
公元191年,公孙瓒和袁绍因为争夺韩馥的冀州,大打出手,发生了界桥之战。袁绍军队在盘河桥东,公孙瓒大军在桥西,大战一触即发。在此之前,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被袁绍派人杀死,并嫁祸他人。
因此,公孙瓒骑着战马,横立于桥上,大骂袁绍是一个背信弃义之徒,欺骗了他。袁绍也不甘示弱,和公孙瓒对骂起来。两人骂着不过瘾,于是派人交战,即将杀个你死我活。
袁绍派出手下得力干将文丑出战,公孙瓒气急败坏,亲自出战。两人在桥边交手,不到十合,公孙瓒抵挡不住,败归本阵,文丑不依不饶,拼命追赶,想要将其斩杀,建立不世之功。公孙瓒手下四员健将看到自己主公落败,于是一同迎战,想要给公孙瓒争取逃跑时间。
没想到的是,文丑太猛了,一枪刺死一将,其他三将都四散奔逃。文丑不管其他三人,盯着公孙瓒追杀而去。公孙瓒逃到山谷之中,在转过山坡时,突然马失前蹄,翻身落于坡下。文丑看到如此大好时机,挺枪来刺,下一步即可解决公孙瓒。在这关键时刻,草坡左侧来了一个少年将军,救下了公孙瓒。
只见这个少年将军“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飞马挺枪,直取文丑而来。这个少年不是公孙瓒的手下之类的酒囊饭袋之辈,不会一个照面就被文丑刺死,而是和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这时,公孙逃走的部下看到有个少年将军力敌文丑,于是纷纷来到,想要帮少年一把,击败文丑,一雪前耻。
文丑忌惮眼前少年武功高强,又看到公孙瓒手下赶来,于是从容离去。这个少年也没有追赶来到公孙瓒身边,向公孙瓒行礼。公孙瓒通过询问,这才得知眼前少年是常山赵子龙,弃袁绍,而慕名投奔自己,于是欣喜若狂,收下赵云,一同回归大营。演义中相关内容如下:
瓒忙下土坡,问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本袁绍辖下之人。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麾下。不期于此处相见。”瓒大喜,遂同归寨,整顿甲兵。
通过以上赵云和文丑对战可知,少年赵云和巅峰时期的文丑战成平手。当时文丑早已闻名天下,在汜水关前袁绍感叹如果自己手下颜良和文丑两个大将只要有一个在,就不会容华雄猖狂。可知当时颜良、文丑的武力得到袁绍的肯定,已经处于巅峰时期。
现在,少年赵云和一个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战成平手,如果再加个不弱于文丑的颜良,少年赵云,很难占到便宜。颜良是文丑的好哥们,两人常在一起联合作战,武功相近。因此,如果颜良和文丑联手,武力得到大幅度增强,不是赵云所能抗衡的。
然而,赵云耐力持久,最不怕的就是混战。如他曾在穰山之战中,在许褚、于禁、李典三人手下逃生,后又一枪秒杀高览,三十回合击退张郃。赵云最出色的是在长坂坡之战中,七进七出,先后斩杀五十余曹将,杀得曹营众将“怀疑人生”。无论赵云是在少年时期,还是巅峰时期,耐力在三国时期都是很强的。演义中,赵云是最不怕群殴的一个猛将。
因此,通过界桥之战赵云和文丑的对决,可知赵云大战颜良、文丑两人的结局。即使巅峰时期颜良和文丑联手大战少年赵云,短时期内也不会分出胜负。如果打斗时间太长了,颜良和文丑消耗完赵云的耐力,或许会以微弱优势战胜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