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顶级战略家:刘晔为何抑郁而终?
曹魏顶级战略家:刘晔为何抑郁而终?小编为您讲解。
诸葛亮北伐时,得知好友徐庶在曹魏的近况,不禁感慨曹魏人才繁盛,连徐庶都没有受到重用(其实也可以了)。这一点确实如此,曹魏相比其他两国来说,可谓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在众多光环笼罩之下,一些人就容易失色,从而被人们忽视。下面小编要说的,就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顶级战略家——刘晔。
少年杀人
刘晔淮南人,和刘备相同,都是汉室宗亲。不过刘备的祖上要一杆子支到西汉时期,刘晔则是东汉阜陵王刘延的后代。
刘晔可以说胆略过人。他的母亲去世前,和刘晔说,刘晔父亲刘普的侍者心性不良,宜早除之。当时刘晔只有七岁。等长到十三岁的时候,刘晔就付诸行动,亲自杀人,然后到墓前祭拜。刘普惊异于刘晔的果断,最后不了了之。
汉末名士许劭,常于汝南臧否人物,汝南人名之“月旦评”。后来许劭看出汉室将倾,举家到徐州广陵郡避难,又因为不认可陶谦,转到扬州。
许劭
对刘晔也有评语,曰:“佐世之才”。
相信经过许劭的推波助澜,刘晔的声望水涨船高。
摄服群盗
南方豪强甚多,群盗聚啸山林湖泊。其中有一支盗贼,首领叫做郑宝。郑宝依据巢湖,手底下一万多人,在当地很有威势。郑宝不打算在江北混了,决定驱赶百姓渡江南下。他是豪强的身份,不想欺逼太紧,打算找一个有影响力的、有名望的人当代言人。
既是汉室宗亲,又是淮南名士的刘晔就非常合适。
刘晔当然不愿意干这个事,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曹操的使者来了。刘晔赶紧抱住曹操的大腿,把使者请回家中。郑宝等人也带饮食来款待使者,这就给刘晔“擒贼先擒王”的机会。刘晔安排好刺客,让他在给郑宝倒酒的时候行刺。但这个刺客不中用,刘晔亲自拿刀斩杀郑宝。
其他盗贼赶紧逃回大本营。刘晔追到营门前,和各个盗首谈判。失去郑宝的统治,加上曹操的威胁,这些人干脆投降。
刘晔和刘备不同,虽然有汉室血脉,却没有兴复汉室或者说角逐天下的野心,
再者说刘晔本身也没有那么多财力满足这些劫掠成习的强盗,所以都交给庐江太守刘勋。
算无遗策
刘晔作为战略家,他的表现可以说是算无遗策。
提防孙策
孙策和刘勋的关系很不好。
袁术和庐江太守陆康交恶,派孙策攻打陆康,许诺庐江太守的位置,结果最后刘勋成为庐江太守;袁术覆败后,一部分部曲曾经想投奔孙策,又被刘勋截胡。
孙策假意与刘勋结好,又低声下气又派人送钱,骗他攻打上缭的宗伍。此时刘晔就劝说刘勋,不要进攻上缭,应该提防孙策。当时袁术另一部分部曲来投奔刘勋。刘勋需要粮食养活他们,让从弟刘偕去豫章郡借米。豫章太守华歆就找上缭这些宗民,让他们借三万斛米给刘偕。这些宗民也不愿意放血啊,折腾一个月才出来几千斛。
刘勋不听刘晔的劝告,出兵到上缭。孙策得到消息之后,果然和周瑜攻克皖城。
得陇望蜀
曹操进攻张鲁时,刘晔随军出征(之前因为劝曹操攻打山贼被征辟)。张鲁原本想投降,被弟弟张卫劝止。张卫率军镇守在阳平。一开始曹军的进展很不顺利,屡攻不下,空耗粮草。曹操就打了退堂鼓。刘晔劝说曹操继续进攻,曹军果然拿下阳平,进入汉中(其实有很大的幸运成分)。
此时刘备刚刚入蜀,人心不稳。
刘晔继续劝说曹操攻打西川,等到刘备的势力稳固以后,就没有机会了。结果曹操没有听从(司马懿也与刘晔持相同态度,曹操拒绝:“既得陇右,复欲得蜀!”)。事实上,
曹操进入益州门户汉中,蜀中果然大乱,刘备果断采取措施,
“斩之而不能安。”曹操得知这个情况,询问刘晔可以不可继续进攻。刘晔只能遗憾摇头。
孙刘相争
趁关羽北上围攻襄阳、樊城的时候,孙权痛击自己的盟友,袭取荆州。关羽想要夺回荆州,错失逃命机会,被江东集团堵截追杀。当时曹魏群臣认为,关羽军团覆灭,蜀汉士气衰弱,不会进攻孙权。但刘晔认为,第一,
刘备集团遭受这样大的打击,必须采取一次战争行动炫耀国威,
“示其有馀”;第二,
刘备如果不为关羽复仇,会冷落人心,
所以刘备和孙权之间必然有一次战争。后果如此。
根据突然变化的三方形势,刘晔为曹丕制定一个灭吴的策略。拒绝孙权的投降,趁孙刘两家破裂的时候,南下伐吴。这样一来,蜀、魏各自得到吴的一部分。
蜀汉得到外部,曹魏得到扬州腹地。随后曹魏可以用绝对优势碾压蜀汉,天下可定。
刘晔的建议有一定可行性(但也可能逼迫孙权吐出南郡,孙刘两家言和),不过曹丕没有听从。孙权本身并不是诚心归顺,曹丕也希望加强对吴国的控制,取孙登当人质,不过屡次被拒绝。
后来孙权彻底消化荆州,全据长江上游,终于摘掉悬在头上的一把剑。孙刘两家这才有了真正联合的可能,
并力伐曹。曹丕错失一次良机。
计灭辽东
三国时期其实还有第四方势力,那就是盘踞辽东的公孙家。从公孙度开始,公孙度去世,儿子公孙康继位;公孙康去世,由于儿子公孙晃、公孙渊太小,弟弟公孙恭继位;再后来公孙渊发动政变,囚禁公孙恭,自己上位。刘晔劝魏明帝曹叡,趁公孙家内斗,人心不稳时征服辽东。曹叡没有采纳。后来公孙渊果然在曹魏、孙吴之间蛇鼠两端,一度击败曹魏军队后,自称燕王。
抑郁而终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建议总不被采纳,
刘晔逐渐从当年杀人慑众的血热少年,变成一个处事圆滑的官场老手。
举一个例子,曹叡要伐蜀,群臣认为不合时宜。于是刘晔在曹叡面前说“可伐”,在群臣面前则说“不可”。
刘晔左右逢源,既不驳斥皇帝(想想当年的坚持己见,确实令人唏嘘),也不和同僚对立。
中领军杨暨力劝曹叡不能伐蜀,曹叡不听,于是杨暨把刘晔这个战略家搬出来,增加“不伐蜀”一方的分量。曹叡则以为刘晔支持伐蜀,把刘晔叫过来对质。刘晔实在太聪明了,他在对质时一言不发,之后单独责怪曹叡,泄露伐蜀的大事;又单独责怪杨暨,只会直言进谏,不懂迂回的话术。就这样,刘晔轻易化解这次信任危机。
有人向曹叡告状,说刘晔只会趋从上意。建议曹叡说反话来试探他。明辨人心的刘晔(预测魏讽、孟达反叛)这一次没有看出曹叡的心思,继续附和。曹叡对刘晔彻底失望,从此变得疏远。刘晔最后抑郁而终。有人认为刘晔“佞谀不忠”,
但刘晔有何尝不是屡次遭受拒绝,建立奇功无望,然后变得心灰意冷,随波逐流的呢?
小编只能说,他是一个悲剧的、不逢其时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