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寇准身为宋真宗时期的名相,最后为什么会落到如此下场

  很多人都不了解寇准宰相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作为一个重视文人的朝代,我国的宋代曾经出现过许多名相,比如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王安石、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的司马光等等。在众多名相里,有一位尤其值得一提,他便是宋真宗时期的名相寇准。

  寇准品德、才华都十分出众,而且是三十二岁就被宋太宗所器重,官拜枢密副使。真宗之时,契丹南下入侵,寇准更是说服真宗御驾亲征,结果宋军一转攻势,在澶渊之盟签订前隐隐占据了主动权。靠着杰出的政绩和刚直的性格,寇准在朝中算是非常德高望重,然而,他最终的结局却是被一再贬谪,最终病逝在当时还是不毛之地的雷州。那么,明明寇准拥有如此声望和地位,为什么结局却是这么惨呢?

  其实,寇准的含冤惨死,和一个关键人物有关,这个人就是王钦若。寇准十九岁就考中进士走入仕途,后来更是被太宗高度评价道:“朕得寇凖,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受到如此殊誉,朝中难免会有人心存不满,而王钦若就是其中一个。景德元年(1004),寇准官拜集贤殿大学士,而同年九月,辽国派出二十万大军南下攻宋,边关告急书信甚至一日之间就送来了五封。

  在这种情况下,群臣划分成了不同的阵营,而当时担任参知政事的王钦若就因为生在江南而上书建议真宗迁都金陵以避锋芒。然而,后来真宗叫来寇准询问意见,寇准明知迁都提议是王钦若所提,但还是对真宗表示,应该杀掉提这个建议的人,因为宋军有战胜的把握,而在这种时候提议迁都,舍弃祖宗打下的基业,那无疑是愚蠢的行为。

  被寇准间接指责,王钦若原本的嫉妒变成了怨恨,而寇准为了防止他继续影响真宗的判断,便将其调到了位于今河北大名一带的天雄军。另一方面,寇准苦苦劝说,终于让真宗同意了御驾亲征,边关将士原本处于劣势,但见到皇帝亲至,顿时大受鼓舞,甚至隐隐改变了战局,能够稍微占据上风。

  然而,原本宋军是很有可能获得最终胜利,将辽国人赶跑的,但宋真宗却没有战争胜利的自信,他不断尝试与辽国萧太后沟通,希望能够签订停战协议。尽管寇准十分不愿意,但正所谓皇命难违,一看真宗铁了心要求和,他也是实在没法阻拦。就这样,尽管宋朝已经摆脱了劣势,但仍然因为真宗的缺乏决心被迫与辽国签订了著名的澶渊之盟,规定宋、辽互为兄弟,且宋每年给辽白银绢布以示“友好”。

  原本,宋真宗是没有想到能如此轻松解决边境问题的,否则他也不会认为迁都的提议有可取之处了,如今能够以澶渊之盟的代价结束战争,他已经是非常满意了。当然,如果不是寇准一再坚持御驾亲征,辽国很可能根本不愿意与宋和谈,因此,澶渊之盟的签订,要多亏了寇准。真宗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回朝后对寇准更加敬重,而这,却也为其吸引来了更多的嫉妒和怨恨。

  如果把寇准的故事拍成电视剧,那王钦若一定是其中的大反派,他结束外任回到京城后,就开始了寇准的报复。为此,他找到了真宗,并询问说,陛下如此敬重寇准,是因为觉得他有功于江山社稷吗?真宗点头称是。随后,王钦若又故意问道,澶渊之盟明明是一件耻辱的事情,为何陛下不以为耻,反而认为是寇准对社稷做出的贡献呢?

  听了王钦若的话,真宗有些疑惑,他当即询问为何是耻辱。王钦若答道,澶渊之盟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城下之盟,是敌人兵临城下后为自保而签订的屈辱条约。而且,寇准请求皇上御驾亲征,就宛如一个赌徒孤注一掷,将自己的筹码全部押上一般,只不过是以真宗的性命为筹码。尽管王钦若的这番话很明显是否定了寇准的可取之处,将其描绘成一个为达自己目的不惜牺牲君主的小人,但真宗却对此有些认同,因此逐渐对寇准冷淡了起来。

  景德三年(1006),在王钦若及其同党的反复排挤之下,寇准被免去相职,远派为了陕州知州。十三年后,参知政事丁谓想要利用寇准的声望,便邀请其回京担任宰相,但性格刚直的寇准没有因为丁谓对自己的帮助而加入其党派,反而是多次向真宗直言丁谓的奸猾,提醒皇帝不可对其重用。见寇准无法为自己所用,丁谓索性诬告其谋反,并瞒着病重的真宗将其贬到了偏远荒芜的雷州。

  天圣元年

  (1023),六十多岁的寇准病逝于雷州简陋的屋中,而直到十年之后,仁宗才为其昭雪。总的来说,作为一代名相的寇准之所以结局悲惨,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性格刚正不阿,又凭借能力才华独得恩宠,结果就引来了小人的攻击和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