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时朱棣能赢的真相是什么?与朱允炆有何关系?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朱允炆削藩后,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朱允炆的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都城应天(今江苏南京)。在此基础上,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回顾靖难之役,朱棣之所以能够笑到最后,不仅依赖于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决心,也和朱允炆的妇人之仁存在直接的关系,尤其是朱允炆不愿背负杀害叔父的骂名,结果坑死了自己。
一
首先,朱棣初起兵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而建文帝朱允炆所在的明朝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在很多人看来,朱棣根本无法抵挡朱允炆的进攻。不过,最后的结果,却是朱棣越战越勇,势力越来越大,反而是朱允炆这边,不断损兵折将,最终士气丧失,被朱棣攻入了都城。对此,在笔者看来,朱棣之所以能战胜朱允炆,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不愿背负杀害叔父的骂名。在靖难之役中,朱允炆说了这样一句话,也即
“毋使朕有杀叔父名”,也即不要让他背负杀害叔父的骂名。对此,《明史》中记载:“王以十余骑逼庸营野宿,及明起视,已在围中。乃从容引马,鸣角穿营而去。诸将以天子有诏,毋使负杀叔父名,仓卒相顾愕贻,不敢发一矢。”
二
比如在靖难之役的东昌之战中,朱棣亲自率军冲锋,结果被盛庸的大军被重重包围,燕军前来救援,终于朱棣和朱能会合,逃离战场。但大量燕军军士被预先布置的火器剑弩所伤,张玉则战死。在这场战役中,燕王朱棣多次濒临险境。但是由于朱允炆有“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旨意,因此,明朝将士既不敢伤害朱棣,又难以活捉,只得放任自由。在得知这一情况,也即知道自己握有“免死金牌”后,朱棣自然是有恃无恐,一度单骑殿后,让明朝将士无可奈何。长此以往,明朝将士的士气,无疑受到了打击,也即战场上失利的话,很可能要受到朝廷的惩罚,但是,赢得了胜利,却不能击杀朱棣,这显然是左右为难了。
三
进一步来说,不管建文帝朱允炆心理是怎么想的,只要有“毋使朕有杀叔父名”这样一句话,燕王朱棣就可以化身常山赵子龙,南征北战,不仅没有性命之忧,还没有重伤的风险。对于朱允炆来说,很可能是真想杀了燕王朱棣,但是,他不愿意下达杀害朱棣的命令,也即不愿意背负骂名,所以给出了“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旨意。换而言之,建文帝朱允炆最想要的结果,应该是不能活捉朱棣,最好让朱棣战死沙场。但是,明朝的将士,自然不是傻子,因为朱允炆的态度,谁杀了燕王朱棣,不仅不会立功,反而会被问罪,以此彰显朱允炆对于叔父被杀的“悲痛之情”。况且,在靖难之役,还存在朱棣和朱允炆讲和的可能,这更让手下的将士投鼠忌器了。
四
最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正如曹操所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如果怕背负骂名,那么,曹操就不可能一统北方中原,奠定曹魏基业了。因此,就建文帝朱允炆来说,恰恰没有曹操这样的心态,也即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不够果断,顾虑太多,最终葬送了良好的开局。当然,朱棣之所以获得最终的胜利,也和朱允炆的用人问题存在直接的关系。虽然朱元璋确实没有为朱允炆留下多少人才,但是,换帅李景隆等操作,确实凸显出朱允炆不会用人的一面。作为朱元璋器重的皇长孙,建文帝朱允炆缺乏历练,这和久经沙场的朱棣,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在靖难之役中,朱棣越战越勇,朱允炆则越来越慌乱,乃至于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