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常遇春死的时候明朝建立了吗,常遇春的死和朱元璋有联系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常遇春和朱元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第一,常遇春死于洪武二年,大明已经建国。第二,谁说的徐达结局不好?又是哪个小说家?又是哪个历史杜撰机器?明朝开国将领,“六王之首”徐达,死于背疽,病情反复一年多,最后病情加重而死。期间朱元璋也没有送什么蒸鹅,他的死与朱元璋没什么直接联系。相反,徐达死后,朱元璋悲痛万分,并且当众夸赞徐达:“令行禁止、谨小慎微。”

  “淮西二十四将”大多数死于战争、疾病,将功臣之死全部归咎于朱元璋,未免有点牵强附会!

  一说起朱元璋,大多数人的直观印象就是残暴、杀功臣。的确,就屠杀范围与规模来讲,朱元璋的确算得上残暴。但你要认真理解朱元璋的做法,他是想杀就杀,还是迫不得已;他是心血来潮,还是忍无可忍。这些都搞不清楚就来说朱元璋残暴,未免太有些感情用事了!

  实际上,我们了解的朱元璋残暴一面,也就集中在蓝玉案、胡惟庸案、李善长案、茶马案等这几个惊天大案之中,除此之外,朱元璋也再没有什么供人闲谈的把柄。这些被屠杀的人,全部是咎由自取:蓝玉骄横跋扈、胡惟庸结党营私、李善长倚老卖老、欧阳伦以权谋私。这些人我只恨他们死得晚。要是非要说无辜,那就是被牵连的人无辜。这每一桩案件背后都是几万人头落地,其中不免有无辜之人,这才是应该惋惜的地方。

  常遇春永远不会走上蓝玉的道路,他绝对能够寿终正寝!

  常遇春的一生表现,很容易让人和蓝玉联想到一起,因为他二人都是作战猛、用兵神。但常遇春与蓝玉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常遇春内敛低调,蓝玉这是锋芒毕露。

  常遇春出生并不好,他是元末土匪,后来投奔红巾军,再后来成为朱元璋的手下。朱元璋起初根本看不起常遇春,认为他是一个四处头饭吃的混子。并且此人打家劫舍出身,朱元璋对这种坑害百姓的人又有所忌惮。所以,常遇春开始的路并不好走。

  常遇春刚带兵,朱元璋就三番五次的提醒他要要以智慧和胆识战胜别人。朱元璋说:“克敌在勇,全胜在谋。昔,关羽号万人敌,为吕蒙所破者,为无谋也。尔宜深戒之。”后来常遇春先后拿下衢州、大战九华山,有勇有谋,无人能敌。此时的朱元璋才意识到常遇春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常遇春时常说自己能统御十万之中,因此人送外号“常十万”。因为一系列不俗的表现,朱元璋终于改口,称常遇春为“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常遇春的表现不俗,但为人低调的很,谨小慎微。面对朱元璋的夸赞,常遇春一直强调:“皇上成算,所至辄克,非臣所能。”因此,朱元璋对常遇春是又爱又疼。常遇春官职火箭般上升。洪武二年,常遇春病死在柳河川,死后追谥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这样一位有能力又没脾气的人,放在历朝历代都是很吃香的。从历史上来看,朱元璋对常遇春是爱之欲其生,常遇春又怎么可能被朱元璋为难。

  比起蓝玉,常遇春更像是汤和!

  汤和是明朝功臣之中最为体面的将领,他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寿终正寝。汤和能够保全的原因就是低调内敛,不跟朱元璋做对。同时期的李善长、胡惟庸、蓝玉,那是铁了心的要跟洪武皇帝讨价还价。结果呢,全部身首异处。汤和为人和善,朱元璋比较看好,最终得以保全。

  常遇春若是能续命二十年,指定是和汤和一样的归宿。常遇春的这种性格简直是为朱元璋量身定制的。朱元璋是布衣天子,他最缺乏的是政治自信,最忌讳的是以下犯上。在他们心中,君君臣臣要保持得稳稳当当。所以,夹住尾巴的汤和、常遇春必定是大明王朝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