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魏国能成为战国首个中原霸主,魏国是怎么做到的

  对战国魏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魏国会成为战国首个中原霸主?原因是李悝的变法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信史可循的乱世。由于西周被来自西北的犬戎攻灭,周平王在诸侯国的帮助下打败犬戎,迁都到洛阳。

  东周政权相较于西周,对周王朝内部的控制力明显下降,各诸侯国也乘此机会大肆扩张。春秋时期的各诸侯国对周天子还保持着应有的敬重。

  例如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借着周天子的大义宣示自己的霸权。战争之时也保持着应有的礼仪,比如两军对阵必须等待对方排好阵列再进攻,如果遇到对方的君主要先敬礼后才可以开始正式的战争。

  这些都体现了春秋时期诸侯王执政时期的贵族风度。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王普遍被卿大夫夺权,整体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变化,礼崩乐坏更加明显。

  战争烈度加大,由原本的礼仪式战争变化为残酷的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人大战,而且更讲究谋略,完全抛弃了礼仪。

  各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富国强兵,尝试了各种新制度,这种尝试我们称之为“变法”。而今天的主题,就是战国时期第一场大型变法,这就是发生在魏国的李悝变法。

  01变法前的魏国

  战国的起始点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在这场瓜分中,魏国分到了原本属于晋国的河东地区,河东地区是原本晋国最富裕的地区,土地肥沃,生产发达,魏国也因此成为三晋之中最为富庶的一家。

  但是富庶也就代表着巨大的风险,河东地区的西面也就是河西地区,属于当时公认的“蛮夷”——秦国。魏国的统治者魏文侯,看着紧邻魏国的这块河西之地,又是眼馋又是担忧。

  眼馋是因为河西之地有着不输于河东之地的富庶,担忧的是自己西边的这位邻居也是一位硬茬,怕是魏国谋划不到河西之地,反而自己要亏。

  而且新建立的魏国继承了晋国许多的政治遗产,国内许多人还怀念着从前强大的晋国,妄想三家再度合并,这也是魏文侯将要面对的一个重要政治势力。

  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加强自己的统治力,也是为了富国强兵,更好的谋取河西之地,魏文侯决定要好好改造一下旧有的这些制度。

  02李悝变法

  于是魏文侯任命法家的李悝为相,开始大刀阔斧地对国内制度进行改革,史称“李悝变法”。在政治方面,为了打击旧贵族,李悝以“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了原本的奴隶主官爵世袭制。

  取消了旧贵族原本享受的世袭俸禄,根据功劳和能力来选拔官吏。大大削弱了国内原有旧贵族的实力,使新上位的地主阶级可以牢牢把持政权,巩固了新生魏国的统治。

  在经济方面,李悝推行“尽地力之教”的政策,废除了原本奉行的井田制。打破原本井田制下固定的土地界限,解放了老百姓多余的生产力,投入到新的土地的生产中。

  而且允许土地的私有买卖,正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巩固了地主阶级统治的经济基础。同时规定要杂种各种不同作物,以防止作物之间的病虫害传播而导致一年无收。

  充分利用房屋前和房屋后的多余土地,多种树植桑,兼以瓜果蔬菜,丰富了百姓生活。这是为了适应魏国地少人多的社会现状,适合魏国的社会实际,大大促进了魏国农业的发展,促进魏国人口的增加,为魏国后来的其他改革打下了经济基础。

  同时李悝身为法家人物,自然不会再变法中忘记法律。李悝组织创立了魏国新法《法经》,在《法经》中,有着“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

  对于国家运行中发生的各项事务,政府职能,官员升迁,百姓民事纠纷等都做了详细的解释。从这些法律内容来看,李悝编制的《法经》是一部保护封建制度的法典。

  这部法经不仅集以前各国法律之大成,而且是秦汉法律的蓝本,是中国法律史的一个里程碑。在军事上,魏文侯同时任用了吴起,和李悝的改革相互映衬。

  对魏军士兵进行严格的选拔,按照不同士兵的特点编制不同的部队,加大对士兵的扶助,建立新的奖惩制度,对卓越的士兵免去一家徭役,还奖励田宅。这套制度被称为“武卒制”,大大加强了魏国的军力。

  03中原霸主

  魏国在李悝变法之下国力迅速加强,完成了魏文侯富国强兵的心愿。从公元413年开始,魏文侯不断向秦国进攻,到了公元408年,魏国就拿下了河西之地。

  和北方的韩赵两国合作,向东方发展,在公元前404年,联军打败齐军,公元前319年,联军又打败楚军。

  至此,战国时期的其余大国都见识到了魏国的强大,魏国凭借着强大的国力,和韩赵之间的坚不可摧的联盟关系,成为了一代中原霸主。

  自古以来,变法就是国家强大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要从实际出发,从所处的国情出发,要有远见,善于用人,顺应历史的潮流才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