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知道滴血认亲是伪科学,这方法为何还能流行几百年
还不了解:古代伪科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人以滴血认亲进行亲子鉴定,明知是伪科学,为何能流行数百年?
我们常常会在古装剧中,看到滴血认亲的故事,即准备一碗清水,然后请当事人以及当事人可能的亲戚先后滴一滴血进去。如果在水中的两滴血互相溶合了,就代表两人有血缘关系,反之则没有。我们对这套古代鉴定亲子关系的方式早已非常熟悉,甚至一些偏远乡下到现在还在用,并在大庭广众下被审慎地执行。如今,我们都了解滴血认亲并不准确,那么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
其实,关于滴血认亲的事情完全不需要探讨,我们不需要深究多么高深的A、B、O血型的相关知识,只需要一点点初中理化知识就能破解“滴血认亲”这个千古谜团。
滴血认亲的原理
首先,当我们划破手指滴出一滴血的时候,这滴血中有非常多的红血球。红血球形状大多呈现双凹圆盘状,里面有许多的血红素、钠、钾等电解质,因此具备一定的渗透压。相对于红血球,水分子则是低渗透压物质。当血液滴入水中,红血球曝露在清水里面,水分子会不断地往红血球的内部涌入,红血球就开始膨胀、膨胀再膨胀,最终爆开,而血红素就会释放到清水中。
这时,再将另一个人的血滴入这碗清水,也是相同的一个过程,红血球吸收水分膨胀,最后爆开,血红素释放到水中。最后的结果就是两滴血的血红素都释放到清水中而溶合,整碗水就变成红色的,这个过程称为“溶血”。其实这与将红墨水滴入清水中相类似。当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墨水红色的色素就会开始散开,并伴随着些许的沉淀。
滴血认亲的一点科学基础
当古人看到清水中的两滴血出现溶血过程时,就认定这两个人具有血缘关系,但其实这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如果非要让滴血认亲有那么一点点科学基础的话,我们应该用一碗生理食盐水,而非清水。因为生理食盐水跟人体的血液是等渗透压的,红血球在生理盐水中就不会因为吸水而膨胀并最终爆开。
然而,生理食盐水是现代才有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并没有生理盐水的说法。况且即使在现代,普通人也很难配出与血液完全等渗透压的生理盐水浓度。如果浓度太低的话,红血球照样会爆开;而浓度太高的话,红血球反而会萎缩。甚至,就算生理盐水的浓度产生的渗透压与血液完全一样,实验的结果也会不准,这就涉及到血型的问题。比如,B型血跟AB型血混合后,会因为彼此不相溶而沉淀,可是AB型的爸爸妈妈完全可以生出B型的小孩。
所以“滴血认亲”这个看似很厉害的概念还是听听就好了。不过有历史学家分析,“滴血认亲”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却常在古代判案时使用,因为它有一定的心理学依据。当古代民众都相信“滴血认亲”理论的时候,如果犯罪嫌疑人不敢当众伸出手滴血检验,就表示他心里一定有鬼!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让“滴血认亲”一直被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