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海昏侯刘贺在位27天就被废了,刘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朝海昏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海昏侯刘贺荒唐之极,主要是因为史书记载,他在位27天,做了一千多件荒唐事。不过从宋代就有历史学家质疑这个数据。也是,一天平均做四十多件荒唐事,刘贺得有多旺盛的精力?难道他的一天不是十二个时辰,而是一百二十个时辰吗?

  刘贺被废,真正的原因是他不听话。

  顺便插一句,“海昏侯”刘贺最早是昌邑王,后来当了皇帝,被废后昌邑王国被废除,降为山阳郡,汉宣帝时又封他为海昏侯。

  刘贺,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不过刘彻的下一位皇帝是刘弗陵,是刘贺的叔叔,而不是他的父亲。所以从法理来说,刘贺并不是天生就要当皇帝的。

  刘弗陵无子,大臣们从宗室中找了一个刘贺来当皇帝。汉朝这样的例子并不少。前面有汉文帝刘恒,后面有汉宣帝刘询,都是被“大臣们”选中当皇帝的。

  而几次选择皇位继承人时,大臣们都不是只有一个选择。刘恒可以当皇帝,带兵诛灭诸吕的刘襄就一定不能当皇帝?刘贺可以当皇帝,汉武帝还有别的儿孙就不能当皇帝?刘询就更扯了,他是汉武帝的曾孙,从他爷爷开始就没当过皇帝!这么多的选择,你要说大臣们选了一个疯子、精神病、狂躁症患者继位,你会相信吗?

  “大臣们”选中谁当皇帝,谁就不能不与大臣们分享权力。说是“主弱臣强”也好,说是“恃强凌弱”也好,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开国皇帝往往特别容易纳谏,因为一班老臣与他骈手胝足打天下,有功劳就有发言权。而像刘恒、刘询这样“被选中”当皇帝的,更需要尊敬和礼待大臣。后来的汉献帝就更惨了,当了三十一年皇帝,当掌握过一天实权!

  当年的汉文帝刘恒,在收到消息要他继位之时,也是顾虑重重:又是打卦问卜,又是与群臣商议,又是派人先进京探察,然后才轻装简从,进入长安。到渭桥时大臣跪迎、送上玉玺,他还再三拒绝:“进入馆舍再商量”。

  再看这位刘贺,凌晨接到玺书,中午就匆匆出发;一路狂奔,侍从骑的马纷纷累死倒毙;给自己的亲信大肆分赏,越级提拔;排斥大臣们给他送来的博学儒士,没几天就把他们统统赶走……

  历史上记载刘贺在位二十七天,做了一千多件坏事,这数据未免太过夸张。但是从记载的几件事中可以看出:刘贺急于建立自己的权威,排斥朝中旧有势力,而且用力过猛,不留余地。这极大地威胁到了旧臣——刘邦杀韩信的故事,谁不知道?

  不仅没找到一个听话的、符合理想和要求的“圣主”,反而给自己带来威胁。大臣们当然愿意趁新皇帝刘贺根基未稳,就先把他铲除,换一个符合标准的小皇帝了。

  废立刘贺的,史书记载,是权臣霍光。但是霍光一定有一大批支持者,而不是一个人独断专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