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古代真正的通缉令是什么样的?当时的通缉令有哪些利弊?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代通缉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今天的我们通缉罪犯的手段非常多,但通缉令依旧是缉拿罪犯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发布罪犯的照片,长相身材等信息,发动全国观众一起追捕,不断地压缩罪犯的活动空间。

  有时我们看电视剧,里面在通缉罪犯时,往往会在各大告示栏上贴上通缉令,上面带有逼真的画像,还有人物介绍,犯的罪过等等,伴随通缉的往往还有悬赏,然后一群老百姓围在那里观看。

  1、古代真正通缉令是什么样的呢?

  古代很早就应用通缉令来抓捕罪犯了,在已有的文献和出土的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古代通缉令是公元前52年,这份通缉令中要缉拿的是一名婢女:

  “为人:中状,黄色,小头,黑发,椭面,拘颐,常戚额,如颛状,身小长,托瘦少言。”

  这份通缉令中没有画像,但是描述非常详尽,对她的外面极尽笔力,事件的来龙去脉也讲述的非常清楚。

  古代早期纸张还没有发明,要在竹简或者是其他粗糙的载体上画上罪犯的画像,是比较困难的,不如直接的文字描述,不过没有图像,只有文字,很多寻常百姓也是不识字的,所以早期的通缉令用处也是比较有局限性的。

  渐渐地,随着纸张的使用和人们手艺的不断提升,通缉令上逐渐开始有了罪犯的画像,这样更便于人民群众的理解和寻找,但就是因为画像利于人们理解,所以如果说画像画的比较差劲,人们就很有可能看谁都是罪犯,在脑子里已经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

  2、认错文相公

  在南宋末期,有个秀才叫做林附祖,走在大马路上被几个蒙古兵捉了去,蒙古兵一口咬定他就是文天祥(文相公),林附祖无语,辩解着,蒙古兵索性拿出画像,又看了看,怒说,你俩长一模一样,咋就不是了,你跟我走吧!

  然后林附祖就被抓到京口去了,林附祖喊了一路他真不是文天祥,蒙古兵不信,路上有人认出来,这林附祖还真不是文相公,蒙古兵这才把人给放了。

  后来林附祖跑到文天祥那儿说了这事,文相公题诗一首,骂他们眼瘸。

  所以说,在乱世里靠着画像找人,那真是白干。

  3、通缉令弊端

  古代的通缉令有很多弊端:第一,制作通缉令,没机器,怎么办?手工啊,会画画还画得像的人才多吗?人家画一张要不要钱,更何况是全州甚至是全国通缉,本来就不知道罪犯真的长啥样,都是靠搜集来的信息画的,这再给画得一人一个样,这不糟心么。

  第二,还是那句话,现在是有义务教育了,古代上不起学得多的是,会几个字那就是文化人了,大多还都是文盲,只看得懂画像,看不懂具体的描述,那只会对罪犯形成刻板印象,很容易看谁都是罪犯。

  4、通缉令的好处

  不过在太平年代,有画像的通缉令还是非常有用的,古代人生活在一个一个的小村子小镇,流动性比较低,邻里邻居也都互相认识,宗族亲戚比较多,可以联系的人非常密切,哪怕没见过面,在互相的闲言碎语中,大家也就算“认识”了。

  大家都互相熟悉,因此对外地人的到来也会非常敏感,所以在太平年代,通缉令在有规制的下面,还是比较好找人的。

  伴随着通缉令的往往有悬赏,而且悬赏金额还不少,能提供罪犯信息的赏点钱,能抓住罪犯的更是重赏,如果是比较有分量的罪犯,金额甚至多达现在的数百万。

  有钱就有动力,有人发现与通缉令上相符的人就会非常积极地去报官,这样一来,找到罪犯的概率就极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