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原本是皇室中人,刘备是怎么沦落成为卖草鞋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卖草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有一句古话:“时势造英雄”。确实,在过去的历史中,很多我们所熟悉的人物,都是身处乱世之中,而其中最为典型也是现在的人们最为熟悉的乱世大概就是东汉末期。也许是受书籍《三国演义》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很多人,我们当代的人都耳熟能详。
更有甚者,将其中的一些人当做自己的信仰,例如,关羽在历史中本来是蜀汉的一员大将,却因在小说中义薄云天的形象而被现在的人们视为义气的象征。也许,小说在描写时会带有一点夸张奇幻的色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上确实是有这些人存在的。而今天,我们所要说的就是这其中的一位人物——刘备。
从血脉上来算的话,刘备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宗亲,但是,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他在没有发迹之前,不过是个卖草鞋的。按理来说,虽然,刘备和皇室的血缘隔得是有些远,但还不至于到他这里就沦落到去卖草鞋的地步,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刘备沦落至此呢?
这还要从历史中找原因。
西汉最开始的时候,施行的制度对诸侯的约束并不大,因此,诸侯在自己的地盘上的权利还是很大的。权力大了,野心也就开始膨胀起来。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你给一寸,他就想进一尺,西汉的诸侯就是这样,虽然,有很大的权利,但是,谁不想成为那个权利最大的人呢?
于是,西汉的诸侯就在汉景帝时期发动了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虽然,后来这叛乱被平定了,但是,也给国家造成不小的影响,对皇帝的影响也挺大的。到了汉武帝时期的时候,皇帝没有再忍下去,直接实施了一系列打击诸侯的政策,旨在:加强自身权力,削弱各地诸侯。
实施了这些个政策之后,汉武帝觉得还是不行,自己的权力好像还不够集中,而且,国家的诸侯好像太多了一点,于是,他又找了个借口,免去了很多人爵位,而刘备的先祖就在其中(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典略》则称:刘备是临邑侯枝属)。在一些书籍中有说到过关于刘备的出身,其中就提到了其先祖是如何失去自己的爵位。
“酎金”,这就是“失侯”的原因。
酎金从字面上来解释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是,在西汉它的意义就比较大了,甚至,还有关于它的法令出台。那么,西汉时期的“酎金”究竟是指什么呢?
其实,它就是西汉诸侯在祭祀时随同酎酒所献的黄金,诸侯们进贡黄金的多少,则是要按封地人口数来算的。这样的祭祀活动是每年都有的,所以,这酎金也算是一个削弱诸侯的借口吧。此外,这酎金的大小、颜色等方面都有规定,一旦不和,就直接削县免国,十分严重。
本来呢,这祭祀老祖宗的事情没人愿意造假,也不敢造假,但是,献酎金这活动可以人为操控的空间太大了。只要皇帝有心,想削几个人的爵位就削几个人的爵位,而刘备的先祖很不幸就撞上了这么一位有心的皇帝——汉武帝。
v
元鼎五年,是西汉诸侯的一场噩梦。
因为所献黄金出了问题,汉武帝大怒,一气之下,免去了半数诸侯的爵位。事实的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达成了他的愿望,权力得到了集中,诸侯们也没有办法再掀起多大的浪花。这场夺爵之战后,诸侯的境地每况愈下,不但只能在封地上吃税收,还没有了参与政治的机会。最终,再加上“推恩令”的实施,诸侯的地盘越来越小,也就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东汉的皇帝对诸侯也没有太好,毕竟权力还是握在自己手中最好。
东汉的诸侯待在自己的封地上只需要吃喝玩乐睡,他们不用管如何治理自己的封地,也不需要参与政治斗争,这样,他们安心的吃着闲饭,皇帝也就放心了。东汉的诸侯地位都是如此了,更何况,刘备这个西汉过来的皇室后人,他父亲刘弘的官职又不高,去世得还早,所以,再怎么不甘心,也只能是为了生活,少年刘备也只能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
这里关于刘备还有一个故事,那就是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有五丈于,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来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长得不像凡间之物,认为此家必出贵人。刘备小时候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刘备叔父刘子敬说:“你不要乱说话,让我们一家遭灭门之罪。”
不过,我们的刘皇叔虽然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但是,上天也没有亏待他,生在不太平的年代,是祸亦是福。对于刘备来说,这是一件幸事。虽然,沦落到卖草鞋的地步,但是,人家揭竿而起也算是名正言顺。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仅凭着皇室宗亲和仁义这两点就能获得一大票人的支持是不可思议的,但是,那时候的人就看中这个,这也算是刘备生逢其时吧。
参考资料:
『《典略》、《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汉朝中央集权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