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宁愿与孝庄反目,也要宠信太监的原因是什么?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顺治的文章。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努尔哈赤、皇太极是雄才大略,康熙、雍正、乾隆是英明神武,在他们之间那位真正统一天下的身影更多的是多尔衮,而不是那位年轻且离经叛道的清世祖顺治。
1643年,为清朝统一天下铺平了道路的清太宗皇太极突然暴毙。
1644年,当时年仅6岁的顺治在满洲贵族的权力斗争中被扶上帝位。
1652年,摄政王多尔衮步上他哥哥的后尘,突然暴毙。
顺治正式掌权。
在历史上,在各大相关影视剧里面,都显示了顺治与他母亲孝庄太后之间的关系很紧张,并不融洽。
顺治虽然是清朝第一位入关的皇帝,而且非常憎恨多尔衮,但是他的政治倾向却和多尔衮一样,属于改革派,喜欢汉人文明,对满洲旧俗坚持进行汉化,而且坚定的认为满洲旧俗必须改革,要不然清朝根本无法长治久安。
而孝庄太后虽然在众多影视剧里面与多尔衮爱的死去活来,政治倾向却与多尔衮、与自己的亲儿子都大相径庭,史书记载孝庄太后“甚厌汉语,或有儿孙习汉俗者,则以为汉俗盛而胡运衰,辄加禁抑云矣”,属于最保守的保守派,在孝庄太后眼里,满洲旧俗是清朝得以入关的最关键原因,所以满洲旧俗的保留关系清朝国运的大事,一点都马虎不得。
事实上满蒙贵族中不止孝庄太后一人是这种看法,很多满蒙贵族大多数都是这种看法,汉人江山已经被我们打下来了,文化上却要向汉人弃械投降?凭什么!
于是为了掩饰自己落后的文化,清廷命令所有汉人剃发易服,并将剃发易服视为自己独特的满洲习俗,形成对自己是满洲人身份的构建。
于是顺治的汉化改革与孝庄、满蒙大臣的习俗保留产生激烈冲突。
由此,政治的冲突变成文明的冲突,文明的冲突变成民族身份的冲突,民族身份的冲突演变成政治的冲突,三环环环相扣,形成无法解开的死结,顺治终其一生,都在这种死结冲突中被撕裂,痛苦挣扎,最终付出了情感和生命的昂贵代价。
孝庄太后出身蒙古贵族,从小就聪慧好学,从她教育出来的顺治和康熙就知道孝庄太后绝对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女子,恰恰相反,孝庄太后肯定是一位知书明理有涵养的女子。
可以说教育孩子方面,她的成绩堪称优秀。
可正因为如此,亲情关系里渗入了政治(权力)的因素后,孝庄太后才会感觉到如此惨烈的痛苦。
顺治十年(1654年)六月,顺治决定一项重大的政治决策:仿效明制,在内务府之外,另外设立宦官衙门,史称十三衙门。
顺治之所以设立十三衙门,是因为他认为满蒙大臣里面很多与他不同心,甚至说已经与他走的政治路线背道而驰,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决定用太监来分满蒙大臣特别是两黄旗大臣索尼、鳌拜、遏必隆等人的权力。
此举措的表面印象是顺治离经叛道,宠爱太监;但深层次的目的是加强皇权,打击满蒙大臣权威,分化满蒙大臣的势力。‘
所以顺治在新衙门中大力起用和重用汉人官员,并形成自己的治国幕僚小团体。
在电视剧里面,顺治都是扮演一位多愁善感的皇帝,在真实历史上,顺治大部分时候的确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皇帝,但是顺治毕竟是皇太极的儿子,又是在孝庄太后和摄政王多尔衮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的,从他对待死后的多尔衮,就知道顺治也是一位狠人。
这一次,顺治又显示出了了他作为清朝第一位统治天下的年轻皇帝的狠劲。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顺治不顾他母亲孝庄太后的颜面,公开下旨惩罚他两个亲舅舅:亲王吴克善、郡王满珠习礼。此二人的罪过是不奉诏按时来京城报道。
顺治以他的决绝行动告诉全天下:他是九五之尊、他是天下一人,皇权的威严是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侵犯的,不管是亲叔叔、还是亲娘亲舅舅。
随后,孝庄太后的忠实跟随者,满蒙大臣保守势力代表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图海、内务府大臣费扬古、郭迈等两黄旗重臣也遭到顺治的严厉打击。
种种迹象表明,皇权的权力争夺和隐身其后的文明的冲突已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双方都没有退路可走,要不你死,要不我亡。
的确,必须要用死来解。
顺治十八年(1662年)正月,顺治病逝,一切似乎都完结了,但一切似乎又都没有了结。
果然,顺治的所谓遗诏大白于天下。
遗诏内容令所有人为之惊讶,这是一份全天下最为匪夷所思的遗诏,就和顺治的离经叛道精神一样匪夷所思。
顺治的这份遗诏里牵涉对“蒙汉”关系的批判,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进行否定。遗诏最后一段内容是:“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天忠尽,保翊冲主,佐理政务,而告中外,咸使闻知。
整个遗诏的意思十分明显,那就是顺治自己所做的汉化改革都是错误的,清朝拒绝吸收汉人文明,拒绝汉人文明的渗透,清朝要重新回到满蒙贵族做主的时代,防止汉人颠覆清朝。
这真是一份用心十分良苦的遗诏。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是顺治亲手写的,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不是顺治亲手写的,历史的秘密就这样埋藏到不为人知的地方,并且还不给出任何理由。
当孝庄太后和满蒙大臣在顺治的追悼会上一脸悲痛地宣读这份被清朝人称之为顺治罪己诏的遗诏的时候,所有人只能是三分悲痛三分狐疑三分无奈的表情。
因为生活要继续,他们也需要生存。
这一年是顺治十八年的春天,权力的争夺戛然而止。
一个年轻皇帝死了,他从发病到去世不足六天时间。他在这六天时间里写了一份匪夷所思、疑窦丛生的罪己诏。
仅此而已。
顺治王朝就此戛然而止。
但是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却依然在进行着,以前皇太极时期在进行,顺治时期在进行,以后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也在进行,甚至到了清朝灭亡,这个过程依然在进行。
因为他们都知道清朝要生存、要发展,皇权要集中在自己手里,只能选择与汉人文明融合,这是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