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的死有多冤?他为什么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熊廷弼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熊廷弼,万历进士,明末辽东守将,功绩累累的军事巨擘,死于56岁。
若战死沙场,熊廷弼一生也算不得悲情,熊之悲,是被家国背弃的悲惨命运,是被政治斗争裹挟的悲苦人生,是身首异处传首九边的悲痛结局。
1625年8月的一天,熊廷弼一身囚衣,胸口挂一布袋,被押往刑场。
午时三刻,熊廷弼恳请刑官将布袋中的无罪书转交给皇帝,随后引颈就刑,血洒当场,其首级在北方的九处军镇辗转示众。
短短五十余载的人生,含冤离世,悲剧收场。
此后百年,无人为他平反。
明亡清兴,坐稳江山的乾隆在看到熊廷弼的生平后,说到:
明军事者,当以熊廷弼为巨擘。读其《陛辞》一疏,几欲落泪!而以此尽忠为国之人,首被刑典,彼其自坏长城,弃祖宗基业而不顾者,尚得谓之有人心,具天良者乎?
对于明末政局,乾隆此言可谓一针见血。
明末大乱,外有金兵压境,内有党争不断。
后金是明朝最大的敌人之一,所以辽东局势无不牵动着明朝君臣的心,熊廷弼受命镇守,一时间遏制了后金嚣张的侵略气焰,可因为陷入党争最终兵败失地,功高于过,再不济也是功过相抵,但熊廷弼却沦为了一众政党的矛头,各种言论甚嚣尘上。
党争越发激烈,熊廷弼成为了牺牲品。
大明灭亡的根本原因,从熊廷弼短暂的一生,可窥一二。
而所有的一切,要从他三入辽东说起。
1608年,40岁不到的熊廷弼第一次巡按辽东,任务是彻查辽东镇守李成梁。
李成梁可谓是守辽老将,前后镇守辽东30年,拓疆千里,战绩可谓显著,《明史》中有评:边帅武功之盛,两百年来所未有。
82岁的李成梁早就过了退休的年纪,无奈朝中无人,朝廷只好返聘老将出马。
老将就是老将,几十年的镇守,早已发展了自己的李氏势力,辽东地处偏远,所谓天高皇帝远,民间甚至有传言,辽东姓李不姓朱,李成梁虽无反心,其战绩依然可观,但,势力大了,难免会引起中央集团的不适。
万历皇帝派遣熊廷弼进辽东巡视,其目的昭然若揭。
相比外敌,皇帝更怕内乱。
千古皇帝皆是如此,一手制衡的权术,玩的出神入化。
熊廷弼初出茅庐,进士高中后,很长时间里虽然仕途平顺,但也无甚作为,此番得到重用,自然是忠心耿耿。
当时,李成梁与辽东巡抚赵楫,擅自弃地八百里,将万历初年开拓的宽甸六堡(今属辽宁丹东)让给努尔哈赤,当地百姓六万多户被迫回迁内地,此事已经惊动了朝廷。
李成梁说此事为一计,意在诱降努尔哈赤。
可千里之外的朝臣和皇帝哪知道战局实况,失地就是罪,出了乱子就是罪。
熊廷弼也不负众望,进了辽东之后,很快调查出结果,并上书弹劾李成梁与赵楫之罪,“献地不止弃地”,“通虏不止啖虏”,总的来说,就是说李成梁晚节不保,有私通敌寇之嫌,其罪当诛。
皇帝对这样的结果,自然满意,这是瓦解李成梁势力的绝佳理由。
万历皇帝一纸诏书,称赞李成梁“镇辽年久有功”,随后,李成梁体面退休,辽东又姓了朱。
熊廷弼在辽东三年,兴屯田,筑堡垒,严厉整军,从不姑息养奸,使辽东风纪为之大振。
熊廷弼立了功,他并不知道自己被皇帝当了枪,也不知道李成梁的命运,将来会在自己身上重演,甚至,会更为悲惨。
接下来几年时间,熊廷弼因为刚直不阿得罪了不少东林党人,陷入了无尽的党争之中。
在一次考场违规事件中,熊廷弼遭弹劾,被停职审查,一段时间里,被废置居家。
1619年,萨尔浒之战大败,辽东局势紧张,朝廷想起了熊廷弼,作为辽东经略,熊廷弼第二次入辽东,这一次,是去收拾残局。
弱兵羸马,朽甲钝戈,辽东满是残破景象,更可怕的是人心涣散,人人思逃。
熊廷弼很快制定了系列防御计划,并广泛招抚流民还乡生产,同时整肃军纪,并上书请求朝廷赶紧派遣将士,准备粮草,修造器械,不要节制费用,不要延误时限……
明神宗赐给他尚方宝剑,并加大了他的权利,所有请求统统应允许,熊廷弼处死了一批临阵逃脱和贪赃枉法的将领,上疏弹劾罢免了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桢。
一年的整顿和治理,熊廷弼在辽沈周边要地构建起一条依托军堡、积极防御的战线。
第二年,努尔哈赤亲率重兵来攻,结果铩羽而归,熊廷弼整顿后的辽东,固若金汤。
然而,熊廷弼不知道的是,千里之外的朝廷,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权重组正在进行。
这一年,万历皇帝去世,泰昌即位,一个月后被迫害致死,而后天启皇帝朱由校上位,党争越发激烈。
远在关外的熊廷弼,依然不能幸免,东林党中的御史言官纷纷指责熊廷弼的“龟缩策略”,说他“无谋”“欺君”。
一个收拾残局的救时英雄,在一堆不谙军事的言官口中,成了一无是处的孬种。
那些人鼓吹大明军事,无脑催战,可熊廷弼身在辽东,顽强拒战,并坚持防御方针。
天启皇帝,派了一个叫朱意蒙的人,前往辽东调查熊廷弼。
熊廷弼明白了,此举与当年自己入辽调查李成梁如出一辙。
历史正在重演。
朱意蒙也算聪明,熊廷弼之功,在于镇守辽东,安抚军民,人尽皆知,他将矛头指向了君臣大义,指责其辜负皇恩,罪浮于功。
很快,熊廷弼上书请求去职还乡,以防之后需要收拾残局,朝廷没有和他撕破脸,准许他还乡,袁应泰接替了他。
而此时,朝廷内党争更加激烈,东林一派频繁作梗,三党分崩离析,最终形成了东林和楚党对立的局面。
而熊廷弼,为两湖之人,自然被归为楚党门下。
1621年,仅仅过了一年,袁应泰盲目攻金,沈阳、辽阳轮番失守,明军一路西退,到了辽河边境,袁应泰见大势已去,无力担责,举家自杀。
辽东局势挑动着朝廷的神经,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有人提议,熊廷弼,有镇辽之才,又身处壮年,可待启用。
对呀,熊廷弼!
天启皇帝一拍脑门,亲自招熊入京,为表示礼待和信任,又把之间弹劾熊廷弼的一众言官都罢免了。
52岁的熊廷弼再次走马上任,并准备坚持以前的防御策略,第三次入辽东。
可他不知道,多年党派纷争之后的朝廷早已不是以往的朝廷,明朝的财政困境已现端倪。
熊廷弼向朝廷求兵、求军饷,却都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加之内乱频发,朝廷财库告急,分身不暇。
熊廷弼有心而无力,手中无兵无银难堪大业。
而此时,辽东巡抚、与熊廷弼一起出辽的搭档、颇有东林党背景的王化贞,却和他持有不同的理念,不仅积极主战,还扬言不需要银两。
朝廷中一众朝官一听,不用钱的事,自然有了兴趣,对王化贞寄予厚望。
熊、王二人,观点对立,成了明朝历史上独具代表性的矛盾。
1622年,王化贞兵败,努尔哈赤五万大军,轻松拿下辽西广宁。
王化贞仓皇逃窜,熊廷弼带兵殿后,护送军民撤到山海关。
战败就要论罪,熊廷弼和王化贞皆锒铛入狱。
可怜熊廷弼,处处受掣肘,却不得不为战败背上罪责,这已经够冤了,岂料,王化贞背后的东林一党,为了摆脱罪责,脱离干系,纷纷将脏水泼向熊廷弼。
熊百口莫辩,永陷牢狱。
这还不算完,1624年,东林党与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斗争愈演愈烈,魏忠贤为了置东林党人于死地,便捏造诬陷熊廷弼向东林党人行贿的罪名。
辽东失守,本是皇帝的一桩心事,一旦涉辽,必然是死罪。
而熊廷弼,自然是最好的工具。
一个镇守辽东、忠心为国、功绩赫赫的将领却成了战败的替罪羊,一个与东林不两立的正派良臣,却在党斗争中成为了伙同东林、行贿误国的奸臣。
这一生,熊廷弼从未想过卷入党争,却又不得不被裹挟其中。
熊廷弼,死罪难逃。
而王化贞,一个原本要负首要责任的罪臣,先是背靠东林逃过问责,后来又投靠魏忠贤受到庇护,直到八年后,才被处死。
性格决定命运,明末政局动荡如斯,熊廷弼不甘与之为伍,亡,是必然。
熊之悲,不由分说,熊之冤,也足鼎千古。
后来崇祯皇帝当政,魏忠贤伏诛,熊廷弼沉冤有望得雪,但没有。
当时辽东局面更加混乱,复辽遥遥无期,熊廷弼的平反也遥遥无期。
纵观熊廷弼一生,除了让人唏嘘的悲惨人生外,亦可见明末党争之烈,乾隆说大明自毁长城,确实如此。
而熊廷弼,显然并非个例。
在他之前,岳飞、于谦,命运如斯。
在他之后,任辽的孙承宗、袁崇焕,也是命运重演。
在一个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的时代,在党争盛行价值观错乱的朝廷,熊廷弼,以及那些如熊廷弼之人,不过是独自行走的孤胆英雄。
孤胆英雄,结局往往悲凉。
熊廷弼后悔吗?并不!
他说,大丈夫生为孝子,死为忠臣,何惭于圣贤,何愧于天地哉?
是啊,他一生无愧,该惭愧的,是大明朝廷。
这大明的江山,这满腔的忠义,熊廷弼终究是错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