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历史上嫔妃侍寝制度是什么样的?是造成皇帝短命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都不了解为何古代皇帝大多短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现在我们发现了现代人们的寿命普遍都比古代的人们寿命长,尤其是皇帝的寿命相对于当时的百姓寿命较短,百姓的一生中可能会有两三个皇帝。其实这里面的因素不仅仅只是皇帝勤于管理政治,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朝的“侍寝制度”。

  古代皇帝为何大多短命,和嫔妃“侍寝制度”有关,难怪太监都长寿

  在古代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侍寝制度”,它们各有各的差异。让我们最先了解到的就是汉朝的侍寝制度。在汉朝,偌大的皇宫内就有了掖庭令的存在,掖庭令简称掖庭,用来记录皇帝对每个妃子的宠幸,这些记录其实就是为了统一皇帝的血脉。

  如果宫中的后妃怀孕了而掖庭令中并未记载皇帝在近几个月宠幸过这位妃子,那么妃子的下场会很惨的。皇帝在位期间,他的生活起居饮食都是有人记录的,而且要记录的详细具体。

  倘若皇帝在三千佳丽中挑中某位妃子,妃子受宠不仅仅自己在后宫过的宁静如意而且她的父亲在朝当官也会青云直上,所以后宫对皇帝的恩宠都是你争我抢,在后宫为了争宠争风吃醋,不择手段的。

  同时这样的掖庭令也是用来限制皇帝的,假如皇上一时兴起宠幸了一些下等的婢女,事后也并未对婢女负责,反而摆脱责任,这时掖庭令就极其重要。所以要求记录掖庭令的太监公公必须得是公正严明之人。

  有言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后宫中三千佳丽的宠爱都在于皇上一个人,皇上需要宠幸的雨露均沾,那么这么多的嫔妃贵人,怎样决定宠爱谁呢?

  唐朝时候,唐高宗因为妃嫔众多,时间久了自己也不知道该宠幸哪个妃嫔,他创造了一个“游戏”用来决定宠幸的人,那就是把妃子们聚集到一起然后让她们自己扔骰子,谁扔的骰子大谁就获胜,而唐高宗就今天由谁侍寝。

  这在当时的后宫也被称作锉角媒婆,被写进当时的史书中。当然,唐高宗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想出来决定侍寝的还有很多游戏,还有一个就是影视剧中常演的片段“蝶幸”。在春意复苏的时候,他会选择跟着御花园随意飞舞的蝴蝶,蝴蝶在紫禁城中飞来飞去最后停在哪个宫门口,他就选择今晚临幸哪位妃子。

  唐高宗这样“随缘”的临幸方式,让他在后宫中临幸的妃子很多,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但皇帝也要一碗水端平。于是他又想了一个办法,在宠幸妃子后,用当时的桂红膏在妃子的胳膊上写了一些字,来记得宠幸过她。

  后来有了传说中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杨玉环进宫,唐太宗对她独宠无二,这才没有了桂红膏印字。

  其实通过这种“随缘”的游戏来确定侍寝的人选,历史中不仅仅只有唐高宗,在我们看过的影视剧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林心如演的《美人心计》这部当年火爆播放,让人们对历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影视剧中是汉朝初期的故事。

  在宠幸妃子这方面惠帝刘盈就像唐太宗一样,他自己驾着一辆羊车在宫中来回穿梭,当羊车前面的羊跑累了,在哪位妃子的宫门前低头吃草的时候,他今晚就就在这个妃子的宫中。

  他用这样的方法来决定侍寝的人选,但是下面的妃子也有对策,她们把盐放到水中融化,然后洒在宫门前的草上,羊的鼻子很敏锐,遇到这样的草就会停下来吃草。

  结语:到清代,才有了翻牌子这样的方法来决定侍寝的人选。妃子们也有了新的对策,她们会通过宫廷宴会的时候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姿,歌喉,来吸引皇帝换来侍寝的机会,还有的用自己的一些首饰来贿赂那些负责翻牌子的公公太监,让他们帮忙把自己的牌子放到比较显眼的地方。

  其实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侍寝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皇帝们按照规定宠幸来保证子嗣的延续。尽量让皇帝做到雨露均沾,保证皇室血缘的正统。而“侍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上也影响着皇帝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