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和王允被杀后,汉献帝是如何活下来的?
公元190年,董卓带着汉献帝西迁长安。在朝中汉献帝唯一的依托对象是王允。王允假意奉承,取得董卓的信任,事实是在替汉献帝盘算。
期间,王允费尽心机,经营了很长时间,将诛杀董卓的突破口放在了吕布身上。公元192年,汉献帝生病了,到夏天才痊愈。大臣们见天子身体痊愈,纷纷去朝见,董卓当然也得去。吕布保护着他出行,到半路上,吕布拿出诏书,宣读一番,诛杀了董卓。
董卓死后,西北军阀人心惶惶,按理说首恶必诛,胁从不问,朝廷应该安抚西北军阀,因为这些人当中有很多摇摆不定的人。可这时王允却居功自傲,不肯赦免西北军阀的罪过。
在董卓的旧部中就有人大呼奋起一搏。于是,以李傕、郭汜为首的西北军阀控制了长安。长安就陷入了混乱,由董卓一人专政,变成了军阀混战。时局进入了后董卓时代,这种情况更糟糕。
对王允的失策,汉献帝心有不甘,因为年幼,他不能自己处理。所以在多年后,汉献帝离开长安到东部,曾派使者回到长安来祭奠这次变故中罹难的大臣,还封了王宏的子孙为侯。王宏是王允的心腹,他的死与王允没有恰当处理遗留问题有关。
这次兵变中,王允、王宏和宋翼都在其中死去。汉献帝为何只表彰了王宏?因为当时董卓被杀,李傕、郭汜控制了朝廷,不过他们不敢对王允怎么样,只因王宏与宋翼的军队在长安北与西面,对长安形成包围。如果西北军杀了王允,王宏与宋翼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不过李傕和郭汜挟持了汉献帝,就借汉献帝名义宣他们回来,要解除其兵权。王宏派人与宋翼去商量,要他坚决不能去。理由是如果放弃自己的军队,前去长安,王允就没外援了。可宋翼偏偏不听,首先到了长安,王宏独木难支,只得也去。他们一到长安,正中李傕郭汜下怀,于是王允、王宏和宋翼全部被杀。
董卓之后,整个局势恶化,关键是两步,一步是王允没处理好董卓余部间题,激起了兵变。二是宋翼没听王宏建议。于是,整个局势走向更糟的境地。这一年汉献帝十二岁,他是聪明睿智的,对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他离开长安后,去祭奠王宏,是祭奠那段恶梦般的岁月。那么汉献帝是如何在西北军阀中周旋求生的?
西北军阀攻破了长安,没了共同目标,开始相互攻伐。这样的糟糕局面,对汉献帝意味着什么?当初迁都是仓促的,所以物资匮乏,汉献帝卖了一百多匹御马,拿出两万多丝织品,想发给官员与百姓,结果被李傕抢走了。
汉献帝非常生气,更糟的是,李傕和郭汜本是联手的,后来互相猜疑。郭汜想把汉献帝劫持到自己的营盘中,获得更多优势,这个计划被李傕
知道了,所以他先劫持了。这时汉献帝缺少忠心的大臣,在这样的艰难中逐步成长,他学会了忍耐保护自己。
汉献帝跟外界隔绝,身边的侍从营养不良,他想向李傕要米与肉,结果李傕只给了五具发臭的牛骨头。汉献帝勃然大怒,想要当面骂李傕,幸亏有人劝谏,“自知所犯悖逆,常有怏怏之色,臣愿陛下忍之,未可显其罪也。”意思是李傕知道自己是罪不可赦的,我们揭开它是不利的。汉献帝忍住了,经历了这些羞辱后,他觉得不单要保护自己,还要保护大臣们。
汉献帝现在手中没军队,保持一定实力是必要的,所以他派皇甫郦去调解李傕和郭汜关系。皇甫郦是名门望族,与军阀多是同乡,而且有口才。他先去找郭汜,说服了他,又去找李傕,却被扫地出门。皇甫郦回来后向汉献帝汇报,汉献帝一听,感觉不妙,他知道自己身边有许多李健的耳目,所以赶紧让皇甫郦逃走。
李傕和郭汜依旧跋扈,汉献帝无奈地加封了李傕。这事也可以看到另一面,李傕尽管飞扬跋扈,但是汉献帝天子的尊严,还是值得敬畏的。李傕也顾忌这一点,他抢来皇帝,是要达到竞争优势,他心中还是希望得到汉献帝的认同的。
所以李傕见汉献帝的时候,称他为明帝。汉献帝心中明白这是谎言,不认同李健,但是非常懂得利用他的这种心态,所以无论李健讲什么,汉献帝都随口答着,这样一来给他制造了一种假象,也避免了双方矛盾的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