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为了什么?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为了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曹操重用寒门,强力打压士族,曹丕为了代汉称帝,选择与士族妥协,施行“九品中正制”。司马懿父子作为士族代表,最终反攻倒算,推翻曹魏,建立代表世家大族利益的西晋王朝……

  以上,是很多粗知魏晋历史的人,深信不疑的“常识性结论”。然而,这种把历史简单化的认知,其实是十分片面的。

  首先,曹操自称魏公、魏王,定都邺城,在东汉帝国的废墟上建立魏国开始,就是依靠荀彧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势力的支持。

  荀彧向曹操推荐了无数士族人才,魏国尚书令、尚书仆射、相国、御史大夫、御史中丞、魏郡太守、黄门侍郎,尚书、侍中这些国家重臣,近乎清一色的士族出身。寒门出身的将领们,如张辽、徐晃等,皆居于次要地位。

  正是这些世家大族策名委志,鼎力支持,定下魏国君臣名分,曹操才敢直接以三分天下有其二,独立于殷商经年的周文王自比。

  士族势力做大,在东汉就是不断发展、难以遏制的历史趋势,东汉的察举制,更加剧了这个趋势。汉末天下大乱户口混乱,人物到处迁徙的情况下,

  察举制根本无法正常运行,曹氏父子既然要建立新朝,就得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是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的初衷。

  曹丕的具体办法,是把过去在地方郡守州刺史手里的选举权,集中到中央派出的大中正手里。至于具体选举办法和过去察举是基本一样的,只是弄出九品评价,把这个东汉末年民间评价人物的评价办法,给官府直接采用了,让评价人物标准更可以衡量了。

  把地方的权力集中于中央,这是集权而不是放权,更算不上所谓“和世家大族的妥协”。曹丕得以夺嫡上位,恰恰是建立在对三辅河南河北士族的清洗和削弱上,

  曹丕三公(王、钟、华、贾)四友(司马、陈、吴、朱),都不是真正正牌的河北士族出身。

  两汉这样的大一统王朝下,一部分地方豪强在国家打击下,一部分官僚化中央化靠垄断仕途来立足,就是士族产生的根源。

  真正的士族,首先是在东汉累世两千石,垄断的是官途,然后是在汉末动乱中从龙有功,上位成中枢政权的士族。哪怕到两晋南朝,士族也得依靠帝国,没有帝国,士族是不可能提升自己门第的,士族有贵族的一面,但是也有官僚的一面,但是肯定不是西欧中世纪与春秋战国式的封建领主。

  因为再强的世家,也不可能把一个郡变成自家的,因为一个郡里不只一个世家,而且世家不是豪强,他的地位不是来源于他占据的土地有多少,荫庇的户口有多少,地方豪强聚敛再多土地人口,无法上位成士族,而且某家豪强吃相越难看,越可能成为中央派出的郡守酷吏们打击的肥猪。

  比如许褚、李典、李通、臧霸等魏将,都是典型的地方豪强出身,麾下自领部曲可达万人,但他们的门第依旧只是寒门。

  江南的义兴周氏与吴兴沈氏等地方豪强,人口财富可谓富可敌国,有“江左之豪,莫强周沈”之称,但因为始终被排斥于东晋中枢政权之外,同样进入不了士族之列。

  魏晋时期,士族实力确实强大,相当程度上足以制约皇权,比如司马懿扶持一个放牛娃邓艾,日后世家大族找到清算机会,恨不得将他开棺挖尸。司马师扶持一个寒门将领石苞,世家大族之后反扑,让石苞“被造反”。

  司马炎扶植外戚杨家,弘农杨氏还是百年之前的四世三公呢,只是过气了点,看看晋朝那些当权的世家大族们是什么态度?

  司马炎如果咸宁二年重病时去世,让‘’众望所归”的弟弟司马攸即位,他在历史的评价不会比汉惠帝好到哪去。

  所以汉、唐、明各朝为祸的宦官太监,作为皇权代言人,在士族时代根本不可能分享权柄。但是当士族进一步的中枢化官僚化,丧失自己在乡里根基后,就反而变得不堪一击了,被新生的士族迅速取而代之。

  这样的历史轮回,一直到了唐朝后期,由于关东士族官僚化,常驻长安,由于大庄园经济解体,由于科举制度分化大家族,

  让一个大家族没法在父子兄弟子侄全能当官了。印刷术普及文化,人人都得以冒称自己是士族籍贯,直接贬值的士族已经是彻底丧失了根基的一个小圈子了,彻底成为家中枯骨的存在,此后也不会再有新士族上位了。

  东汉末年开始的乱世,是士族势力主导扩张,蓬勃发展,让士族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而唐朝后期的乱世,是武装军人势力对士族的替换和取代。一步步把士族地方根基彻底消灭掉,到一场朱温的“白马之祸”,肉体消灭了大量中枢官僚化的士族人身。

  此后沙陀政权的李存勖攻灭后梁,契丹辽国又长驱直入,连续攻灭后唐与后晋,短时间连续的政权覆亡,更让唐朝末年遗存下来的士族官僚全军覆没,再无后继。到了宋朝以后,寒门士子通过科举制进入中枢,成为官僚的主体,自然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