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历史上朱标还在世时,朱棣并没有争夺太子之位,是为何?

  在古代太子便是皇帝在生前被指定为继位者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纵观中国古代史,历朝历代皇位的传承都充满了凶险,堪称“危机四伏”,在“至尊之位”的诱惑面前,所谓的兄弟之情,父子之爱全都“一文不值”,兄弟相残,同室操戈的事情屡见不鲜,正如白居易在《后宫词》中所言“最是无情帝王家”!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明太祖朱元璋选择“接班人”时就很“痛快”,刚称帝时就立朱标为太子,没有丝毫犹豫,其他皇子也心服口服,不敢露出丝毫争夺之意,权力的传承竟然一派祥和之意,没有任何波澜,要知道朱元璋足足生下26位皇子,这其中雄才大略者不在少数,比如后来成为“永乐大帝”的朱棣。

  那么这么多皇子为何就没人敢与朱标争太子之位呢?原因很简单,不敢也不能!

  之所以不敢是因为:

  第一,朱元璋浓浓的父爱!

  朱元璋对朱标的爱已经达到了溺爱的程度,这与朱元璋的出身和朱标的生母有关。朱元璋起于微末,堪称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因此骨子里“传宗接代”的观念极为深重。

  朱标出生时朱元璋还在南征北战,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对老朱家的第一个后代自然视若珍宝,极为重视,再加上朱标的生母是马皇后,朱元璋爱屋及乌,就更加宠爱朱标了。

  朱元璋与马皇后做为患难夫妻,感情极为深厚,马皇后过世后,朱元璋再未立后!

  做为“老朱家”的嫡长子,朱标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据《明史》所载:朱元璋称吴王时就将朱标立为世子,洪武元年又立其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第二,太子班底极为“豪华”

  朱元璋对太子寄予厚望,很早就开始为他“铺路”,据《明实录》记载:朱标被册封为太子后,朱元璋就为东宫组建了“豪华”的班底,其中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

  看看这是什么阵容:李善长是朱元璋手下顶级谋臣,被誉为“明初萧何”,朱元璋论功行赏时他被封为第一等的公爵,位列百官之首;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常遇春也是开国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常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因此军中又称其为常十万!

  有此三人辅助,朱标的太子之位可谓是固若金汤,其他皇子自然不敢生出争夺之意!

  之所以不能是因为:

  第一,明朝实行分封制

  朱元璋登基后吸取西汉灭亡的教训,实行分封制,大封藩王,据《明太祖实录》所载,太祖曾言:“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皇子一旦被封藩王,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离开京城前往自己的封地,从此远离朝堂,隔绝群臣,消息闭塞不说,与权力中心也愈行愈远,争夺储君之位更是“有心无力”,相比之下,朱标坐镇京师,“近水楼台先得月”,其他皇子根本没有与之竞争的可能!

  如此情况之下,就算雄才大略的朱棣也无计可施,只能忍着!

  第二,朱标并非“池中之物”

  以上我们说的都是朱标的“外在优势”,其实朱标本人也才能非凡,甚有人格魅力!

  据《明史》所载:朱标性格宽厚仁慈,十分照顾自己的弟弟,朱棣等人犯错时都是朱标“居中调节”,才使得朱元璋网开一面,因此朱棣等人十分敬重朱标,对他当太子也是心服口服。

  而且从洪武四年开始,朱元璋就令朱标“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一直到洪武二十五年朱标逝世时,明朝的朝政都由朱标处理,这期间他政绩斐然,颇有建树,在文武百官中威望很高,皇家无情,太子势大被皇帝所忌甚至废黜的事例并不少见,但朱标监国二十年却从未引起朱元璋的猜忌,由此可见朱标的才能。

  再者说来,朱标宽厚仁慈却并不代表他软弱可欺,反而颇为刚强,朱元璋戎马一生,杀伐果断,动辄“伏尸百万”,其他皇子包括朱棣都对朱元璋畏之如虎,唯有朱标敢于正面“硬刚”,据《明史》所载:洪武七年,朱标与朱元璋产生冲突,气的朱元璋用剑砍他,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事后宠爱依旧!

  如此人物,当不比朱棣等皇子弱,有他在位,其他皇子怎敢对储君之位生出觊觎之心呢!

  小结:

  朱元璋与朱标的父子之情在历朝历代都实属罕见,可惜朱标早逝,朱元璋大受打击,直接跳过诸皇子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储君,为了给朱允炆“铺路”,朱元璋大开杀戒,杀尽开国功臣,使得朱棣起兵靖难时,竟无人可挡其锋芒!

  朱标若不早逝,必然会成为一代明君,朱棣必然不敢起兵造反,历史必将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