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消灭六国之后,秦始皇为何将卫国留下来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秦国和卫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节选
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大一统封建社会,“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推行郡县制,可以说中国之后两千多年的王朝统治全部都是由秦始皇奠定的。
秦始皇开创如此伟业,第一要义自然就是先征伐其余六国,那么这里有个问题,既然秦始皇都征伐六国了,战国一共“七雄”,还有个卫国又是哪里冒出来的?以及为何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唯独留下卫国,让其留存至最后?
这里存在一个很严重的误区,由于长期以来我们都“战国七雄”这样称呼,以至于不少人认为战国时只剩下了七个诸侯国,这是不对的。
当初周武王伐纣,并非靠着周国一国之力,还有其余大大小小各路诸侯来助阵,其实就相当于东汉末年袁绍弄了个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是一个道理。既然借了别人的势就一定要偿还,因此周朝建立后周王朝肯定得分封诸侯,不然这刚坐上去的周天子宝座就得换个人来坐了。
到底分了多少个诸侯国呢?有的说八百有的说四百,比如《史记·殷本纪》说的就是八百:“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吕氏春秋·观世》则说四百:“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
这样你分一点我分一点,周天子自己都没剩多少土地,再加上周昭王御驾亲征,结果将宗周六师全军覆灭,从此周天子从天下共主开始转变为傀儡,诸侯王势大;再等到周平王东迁,最终形成诸侯王势大,开启春秋乱世争霸的局面。
春秋时期的诸侯王你打我我打你,打来打去打出了个春秋五霸;等到公元前63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春秋就此终结,原本的“虾米”已经吃成了“小鱼”,就只看谁是最后的“大鱼”。
战国时期由于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最为强大,所以并称为“战国七雄”,但这并不代表此时除了这七个国家外再没其他诸侯国,在战国初期的时候,大大小小诸侯国其实还有二三十个,比较出名的有宋国、中山国、鲁国、越国、卫国等。
在各方征战中,其他诸侯国陆续被灭,包括上面说的宋国、越国等,也就越国与卫国存在的时间比较长。
越国大家不陌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事大家都有所听闻,在春秋时期勾践也是个小霸主,势大时楚国都不敢掠其锋芒。只不过后来越国没有出过什么特别出众的国君以及臣子,所以慢慢沉寂下去。
后来因越王无疆没有指定继承人,底下的孩子们为了争夺王位使得越国崩析分离,在公元前222年,也就是秦国灭了燕国的那一年,越国分离出来的东越国、闽越国明白自己不是秦国的对手,因此向秦国投降,至此灭亡。
卫国则比较特殊,跟越国一样卫国曾经也辉煌过,出现了众多名人,对秦国一统六国有大功劳的商鞅、吕不韦等人全都来自卫国,同时那个行刺秦王的荆轲也是出生自卫国。
但在公元前254年,魏国杀死了卫国的卫怀君,另立卫元君,卫国从此沦为魏国附属,虽然没灭国,王室依旧存在,但已经是魏国的傀儡。
秦国在灭掉魏国之后,由于急需赶去征讨下一个国家,不让其余国家有准备的机会,所以就没有太纠结卫国王室,只是将原本的卫国设为东郡,又将当时的卫国国君卫君角迁徙到野王县。
后来秦始皇就没有想起这么一位名存实亡的卫国国君了,直到秦二世胡亥登基的时候,才在公元前209年正式将卫君角废为庶人,卫国就此正式灭国。
所以说秦国单独留下卫国的原因,只是因为当时的卫国根本无法对秦国造成威胁,在有更需要出征的选择时,秦始皇自然将其暂时搁置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