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贵妃巴林氏是什么身份?乾隆蒙古后妃之首,无儿无女七十岁时荣封贵妃
颖贵妃巴林氏是什么身份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颖贵妃巴林氏乾隆皇帝的一位蒙古后妃,也是与乾隆皇帝相伴最久的后妃之一,巴林氏出身蒙古贵族,高贵的出身加上美貌和聪慧使得巴林氏在入宫后便一路晋升,虽然终其一生巴林氏没能为乾隆皇帝生下一儿半女,但是却凭借着乾隆皇帝的恩宠而一路升为贵妃,并且成为了嘉庆朝后宫之中地位最尊贵的长辈,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传奇的嫔妃,却在乾隆皇帝死后受到了嘉庆皇帝的斥责,以至于在忧惧中离世。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巴林氏出身蒙古镶红旗,
其父纳亲官至都统兼轻车都尉,在清朝,这样的出身不可不谓之高贵,巴林氏出身于这样的家族,也是日后其被乾隆皇帝另眼相看的重要原因。巴林氏第一次出现在清朝官方史料上是在乾隆十三年正月,而这时,她是以乾隆皇帝的那常在的身份而进宫的,但是三个月后的乾隆十三年四月,那常在便被晋为了那贵人。在做了贵人三年之后,巴林氏又被乾隆皇帝下旨晋为嫔位,乾隆皇帝还亲自赐予了其“颖嫔”的封号,“颖”字在满语中有“聪慧、完美”之意,乾隆皇帝选这样一个字作为巴林氏的封号足以见得,在乾隆皇帝眼中,这位比自己小20岁的嫔妃是一位聪明、聪慧的嫔妃。
从一个低等的常在到一宫主位的嫔位,巴林氏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巴林氏尽管受尽了皇帝的宠爱,但是却始终没有生下自己的孩子,这不能不说是巴林氏的一个遗憾。无儿无女能够成为嫔位,除了美貌和聪慧之外,巴林氏高贵的出身则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在乾隆时期,蒙古各部对于清王朝的作用和意义已经远远不及清朝初年那样重要,因此,在乾隆皇帝的后宫之中,蒙古嫔妃的地位也不及清朝初年那样尊贵,但是在乾隆皇帝众多的蒙古嫔妃中,豫妃、恂嫔地位地位远不及巴林氏,愉妃虽然资历远高于巴林氏,但是一生无宠的愉妃在宫中的地位也远不及巴林氏,因此可以说,在乾隆皇帝的后宫之中,巴林氏是蒙古众妃之首。
乾隆二十四年,颖妃巴林氏被乾隆皇帝晋位颖妃,成为妃位后,巴林氏依旧圣宠不断。颖妃无子,因此乾隆四十年令皇贵妃病逝时,乾隆皇帝便将令皇贵妃所生的皇十七子永璘交由颖妃抚养,当时的永璘年仅九岁。颖妃膝下无子,因此对永璘视如己出,而年幼的永璘将其视为生母一般。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颖妃的恩宠也逐渐被年轻的嫔妃所取代,年老色衰的颖妃早已没有了年刚入宫时的荣宠,然而由于母族蒙古的势力,乾隆皇帝对其仍礼敬有加。而颖妃也凭借着这份荣宠安然生存与后宫之中。从乾隆二十四年到乾隆五十九年的三十五年间,巴林氏止步于妃位,在没能够晋升,她也从一个青春貌美的少女变成了一个发苍齿摇的老妇。乾隆五十九年十月,即将退位的乾隆皇帝对其后宫之中所剩的为数不多的嫔妃进行了一次册封,其中,婉嫔、循嫔、被晋封为妃。贵人林氏着封为恭嫔,陈氏着封为芳嫔。常在西林觉罗氏、柏氏着封为贵人。在这封并不长的晋封谕旨上,唯独没有颖妃。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只有乾隆皇帝自己知道吧。
嘉庆三年,已经退位为太上皇帝的乾隆忽然颁下一道谕旨,将已经七十岁的颖妃晋为贵妃。乾隆的敕旨是这样写的:“颖妃在位年久,且年屈七旬,著加恩封为贵妃。”大致的意思是,颖妃侍奉我很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居妃位很多年了,并且已经七十岁了,因此特意恩赏将其升为贵妃之位。乾隆此举颇有安慰安抚之意。
此时的乾隆皇帝已是太上皇,而巴林氏的身份也已经是太上皇颖贵妃了。就在巴林氏被封为贵妃后的第二年,89岁高龄的太上皇乾隆寿终正寝。颖贵妃则与乾隆皇帝的一众遗妃们从东、西六宫迁到寿康宫中。嘉庆皇帝将颖贵妃巴林氏与婉妃陈氏一起尊奉为颖贵太妃和婉贵太妃,由于嘉庆朝没有皇太后,因此巴林氏与陈氏得以并尊为后宫中最尊贵之人。颖贵太妃就这样在嘉庆皇帝的优待中过着太妃的养老生活,可是嘉庆五年发生的一桩事情,却彻底改变了颖贵太妃巴林氏的命运。
嘉庆五年正月,颖贵太妃七十寿辰,忙于朝政事务的嘉庆皇帝将这位庶母的寿辰忘在了脑后,而颖贵太妃的养子永璘并没有忘记自己这位养母的寿辰,永璘为养母巴林氏精心准备了寿礼,并且在寿辰当日直接进入到寿康宫中看望颖贵太妃。这实际上是不合礼制的。嘉庆皇帝得知后,忽然想起了自己忽略了庶母的寿辰,而与自己一母所生的弟弟永璘明知如此却没有禀明自己,反而一个人进入内廷为养母贺寿,这样嘉庆皇帝一时之间十分难堪,很下不来台。嘉庆皇帝借故小题大做地痛斥了永璘。而颖贵太妃的寿辰也因此而草草收场,经此一事后,颖贵太妃十分忧惧,没过几天便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