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会选择从华容道逃跑?他的逃生之路有多艰难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华容道逃跑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三国正史中,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孟德当然是没有的,但刘备和周瑜都不想让自己的部将干掉曹操,那倒有可能是真的:谁都不想单独承受诸曹夏侯的怒火,周瑜没有穷追不舍,刘备大呼小叫地赶到的时候,只看到几个陷在泥泞中的伤兵,曹操早就没影了。
曹操之所以选择从华容道撤退,其实是被地图骗了。客场作战的曹操图上作业,本以为华容道是逃生捷径,谁知却是一片沼泽地。曹操从华容道逃生有多难?宋朝大诗人陆游在《入蜀记》中心有余悸地说:我的很多纤夫都被虎狼吃掉了,那条路走过一次,这辈子都不想再走了。
按照当时的战争格局,即使曹操缓慢撤退一天只走十里,刘备和周瑜也只能“尾随护送”而不会真的追上去斩草除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军舍命一搏,刘备和周瑜也得伤筋动骨,所以谁先追上曹操谁倒霉。
曹操从华容道狼狈撤退,周瑜没追,刘备“没追上”,这件事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均有详细记载,就无须笔者占用读者诸君流量来赘述了。
曹操过了华容道之后仰天大笑:“刘备(请注意,曹操只提刘备而没提周瑜)真是我的对手(吾俦也),但是我这老朋友反应还是有点慢,如果他在这里放一把火,咱们谁也逃不掉!”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是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预言家,刘备确实是一个比孙权难对付的敌人。在曹操眼里,孙权或许能给曹丕制造麻烦,但跟自己相比还差那么一点(孙权曾向曹操劝进、向曹丕称臣)。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咱们还是来看看当年曹操撤军路线图。
三国时期的华容道并不在今天的湖南省洞庭湖以北的华容县,而在湖北省长江北岸的监利县。
曹操从乌林败退,目的地是南郡,从乌林到南郡画一条直线,华容道就在这条直线的正中间,按照地图规划行军路线,华容道无疑是最佳选择。但是曹操没有经过实地勘察,并没有想到华容道会那么难走,结果这一走,就差点走丢了半条命。
跟现在的监利县道路四通八达不同,古代的华容道简直就是生命禁区,陆游的《入蜀记》这样描述:“无复人居,两岸皆蕸苇弥望,谓之百里荒。阪泽深阻,虎狼出没。未明而行,则挽卒多为所害。”
通过陆游的描述,我们就知道曹操当时有多艰难了:长江岸边的沼泽地带,既不能行船也不能骑马,两边芦苇茂盛,曾经火烧博望的刘备(不是诸葛亮)要是派几个特种兵赶在前面放火,那曹操只能是叫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了——南郡出来的接应部队只能望火兴叹。
读者诸君都知道,古代的交通条件是很差的,大军行进都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能够有一个被称作“道”的地方可走,那已经是喜出望外了。
但是地图往往是靠不住的,尤其是古代的地图,基本只有简单的线条,却很少标注地理水文情况——华容道在旱季是通途,但是下点雨就会变成沼泽地,曹操很倒霉,他走的就是沼泽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人生地不熟的曹操上了一个恶当,但要说他是一败涂地也不准确,曹军伤了筋却没有动骨,曹操带领主力部队返回北方,仍有余力在荆州布局:“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
曹操是一个身经百战的杰出军事家,刘备周瑜也都是当世枭雄俊杰,曹操敢走华容道而刘备周瑜不肯穷追,当然有他们自己的考量。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曹操后悔自己走了华容道——纸上谈兵害死人,十分准确的地图也骗人,如果刘备周瑜想干掉我,我已经变成泥炭烤肉了!
曹操不知道华容道在当时会变成沼泽,而坐地户刘备周瑜是知道的,如果他们想追上曹操,至少有十种办法能让自己的部队不陷入沼泽之中。但是在他们眼里,荆州的“无主之地”比曹操的首级更有吸引力,所以他们一只眼睛目送曹操远去,另一只眼睛却在盯着盟友:这么大的地盘儿,可别让那厮抢了去!
千难万险跋涉过沼泽,死里逃生爬出华容道,曹操经历了人生最狼狈的失败。没有关羽网开一面,却有刘备姗姗来迟,三国时期的战争就是这么诡异,以至于我们每次看三国正史都会产生许多疑团:如果关羽早早等在华容道上,他不会不会连曹操的面都不用见,放一把火就解决了问题?
根据正史记载,关羽当年逃出曹营也是十分仓促的,刘备的老婆和儿子(刘禅的哥哥,疑似糜夫人所生)都丢了,这是关羽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和污点、愧疚,如果他在华容道上拦住曹操,估计也不肯轻易放过这个向刘备证明忠贞的机会。
虽然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孟德这样的子虚乌有之事无需讨论,但有一个问题不能不请教读者诸君:刘备周瑜不肯穷追曹操,真的是不想毕其功于一役吗?如果他们在华容道放一把火,后汉历史是不是就要改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