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伯仁到底是指谁?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小说中听到这句话,“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意思是说“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那么这句流传一千多年的谚语中的“我”是谁?伯仁又是谁?这里面又有着怎么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原来“伯仁”真实姓名叫周顗(yǐ),字伯仁,出生于269年,汝南安成(今河南省汝南县)人。周顗出身世家大族,他的父亲安东将军周浚曾参与灭吴的统一战争,立下战功,被封为武城侯。周顗少年时便有很高的声誉,神采俊秀,为当时的名士们所推崇。
魏晋时期选官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中央、地方可以自行聘任官员。但无论是地方郡县怎么征召周顗出来做官,他都一一拒绝。周浚死后,作为长子的周顗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被封为秘书郎等职。之后东海王司马越的儿子出任镇军将军,任命周顗为长史。
而此时的西晋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历经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原人士纷纷避难江东。而琅琊王司马睿镇守江东,将好友周顗调到自己身边。不久后周顗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宁远将军,虽说周家是将门,但周顗丝毫没有继承他父亲的军事才干,刚到荆州就被人打的狼狈逃窜,辛亏王敦、陶侃(大诗人陶渊明的曾祖)出手相救,才幸免于难。
回到建康的周顗被司马睿留在了身边,担任军谘祭酒等职。317年司马睿称帝建立东晋,周顗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尚书仆射等职。虽然声望极高,但却因为好酒的毛病时常受到处罚。担任尚书仆射后天天沉醉,却常说饮酒没有对手。一次有好友从江北来,周顗非常高兴,于是拿出两石酒二人对饮,双双大醉。周顗酒醒后,看看那位客人,已腐肋而死。这还不算有时候喝高了,还敢公然顶撞皇帝。
伯仁就是这样的一个“酒鬼”,但是他为人却非常“宽裕友爱”。他的弟弟周嵩一次醉酒,竟拿蜡烛掷打他并说:“你的才气比不上我,为什么竟然出人意外地获得了崇高的声望?”,不料周顗丝毫不生气,反而开玩笑道“阿奴你用火攻,这本来是用了一个下策呀。”
介绍了这么多关于伯仁的生平,下面该说说“我”了,“我”就是东晋的名臣王导。王导、王敦兄弟一文一武,帮助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氏兄弟与周顗自幼相识,关系非同一般。一次王导枕着周顗的膝盖,指着周顗的肚子说道”里面装的都是些什么?”周顗答道:“这里面空空洞洞的,不过像你这样的人足可容纳数百个。”
东晋王朝建立后,王导、王敦兄弟掌握了大权,特别是王敦飞扬跋扈,引起了司马睿的不满,双方剑拔弩张,王敦在外地起兵进犯京师建康。有大臣建议司马睿将王导在内的王氏一族全部诛杀,惶恐之下王导率领王氏宗族跪在皇宫前请罪。这时见周顗入宫,王导高声呼喊:“伯仁,几百口全靠你啦!”,没想到周顗连头都没回,径直入宫。
他见到司马睿后,备言王导之忠君爱国,决不能错杀忠良。元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周顗一时高兴又喝了不少酒,一会儿醉醺醺的走了出来。跪在宫门外王导见到他后,又大声呼喊他。周顗不为所动,对身边的人说道:“如今杀了这帮贼子,便可换个大官作了。”出宫后,周顗立即上书朝廷,坚持说王导不可杀。
然而王导对此一无所知,对周顗怀恨在心。不久王敦大败周顗等人朝廷大军,占领建康,王敦召见周顗,并对他说:“伯仁,你有负于我啊!”(当年周顗在荆州时,王敦曾救过他),但周顗却说:“你举兵反叛,我亲率六军而不能扺抗,朝廷军队溃败,因而有负于你。”,这时有人劝周顗逃走,但他决意要与朝廷共存亡。
王敦入京,王氏一们重新得志,王敦对名望甚高的周顗十分忌惮,于是向王导征询意见:“周顗等人声望极高,应当位列三司才是。”王导没说话。王敦又说:“就算不入三司,也得作个仆射吧。”王导依旧没回答。王敦说:“如果不能用他们,就只能杀了他们。”王导依然没有任何反应。
最终王敦下定决心,将周顗等人逮捕,押至石头城南门外处死。临行前周顗面色不变,举止自若,旁观的人见此都伤感流涕。当时是公元322年,周顗时年54岁。周顗死后,家被查抄,作为东晋朝廷的高官,家里仅有几个装着旧絮丝的小篓、五瓮酒、数石米而已。
王敦之乱平定后,王导检查以前的宫中奏折,发现了周顗当年营救自己的奏章,言辞恳切,殷勤备至。王导拿着这封奏章,痛哭流涕,悲不自胜,感到十分对不起这位朋友,对自己的儿子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自此“我不杀伯仁,拨人却因我而死”这句谚语便千古流传,直至近日。
值得玩味的是王敦在杀死周顗后,一次与诸将玩樗蒲(古代一种棋类游戏),由棋子联想到周家的衰败,悲伤的说道:“我与周顗自幼在洛阳相识,后来时事纷乱,最终竟到了这个地步!”,说罢竟然留下了眼泪。324年王敦病死,东晋朝廷追封周顗为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康。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生活中,人们会有很多朋友,但试问像伯仁这样的患难之中鼎力相救,却不想为人所知,不求回报的,又有几人呢?如果有,请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