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有大功劳的明朝皇帝,为何存在感很低?

  有大功劳的明朝皇帝,为何存在感很低?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明朝哪些皇帝功劳大,哪些皇帝又是把国家拖入了灭亡的深渊呢?首先我们来说说朱元璋,毕竟他可是国家的开创人,没有他就没有后代,自然不可能不记着他。

  再要说的就是朱棣,这位也不简单,当初能够抢到离自己很远的皇位,远非一般人。他在夺位之后的举措也很像是一位霸主干出来的事情,不仅千里迢迢把京城迁到了北京,还下了南洋,着实有番作为。

  要是给明朝诸位皇帝都排个序的话,这两位摆在最前面,想必大家都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不过对于接下来的这第三位,说法可就大不相同了。

  有人觉得是嘉靖皇帝,这位皇帝确实很能管事儿,此外还喜欢练练丹药,想必也挺渴望长生的。

  还有人说是万历皇帝,这位皇帝倒是印证了“从此君王不早朝”,一年到头没上几次班。不过他在位期间,发起了三次征战,甚至最后还战胜了日本,倒是给我们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甚至还有人觉得可以给朱佑樘提一提名,就是那位开创了“弘治中兴”的明孝帝。

  但实际上,这几位在一个人面前,相比较而言就没有什么大出彩的地方了。偏偏史书对于他的描写寥寥几笔,甚至有意淡化,因此知道他的人甚至都不多。这便是这个朝代的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

  不过与他的哥哥相比较而言,他这个皇帝当得似乎没有那么正宗。所以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他的哥哥,也就是这个朝代第六位皇帝——朱祁镇。

  朱祁镇和大多数贤明的君王一样,最初登上帝位之后,想尽办法来为百姓谋福祉,所以还蛮称职。但并非一个皇帝贤明就意味着他老人家绝对不会干错事,朱祁镇也是如此,虽然他一直都是为天下苍生着想,但是他终究也会意气用事。这就体现在他选择亲征瓦刺这件事上。这场战争进行到一半就失败了,而且还折损了大明二十多万的兵力,极为惨重。幸好北京的国门拦住了追击而来的军队,导致大明朝没有折在在第六位皇帝的手里。

  这次的战败还牵扯出之后的异常变乱,那就是土木堡事变,很多人记得它与太监王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位太监也属实不简单,当然他也不是生来就想做太监的,最初他可是一个读书人。

  但是奈何科举这条路他就是行不通,怎么都考不上,没有办法只能够选择做宫人这么一个途径来进宫。由于他读过一些书,所以便成为了一个有学识的太监,很快就成为了朱祁镇的教学先生,陪着他一块儿读书。

  由于年少一起长大,所以对于这位宫人,朱祁镇很是倚仗。于是大多数后人都认为,朱祁镇之所以会选择出征,当年少不了他在背后吹风怂恿。再加上一直有他行军途中还想回家看看的说法,导致后人直接将他归于这次变乱的直接原因。

  也有人觉得这是故意用王振来反衬出皇帝的英勇。当初大军压境,朱祁镇看到这情况意识到自己是走不了了,于是干脆就直接坐下来,这下镇静的模样反而让身边人不敢对他做什么,这位皇帝“临危不惧”的英名也很快得到了传播,令后人赞颂。想来确实有些可笑,不过寥寥几笔就将一个走投无路的帝王变得情深义重、不卑不亢。

  不过时间长了之后,瓦刺人也意识到扣下朱祁镇并没有什么好处,不仅不能交换到什么好处,此外还白白吃自己的粮食,于是很快就把朱祁镇放回去了,这还给明朝造成了一个小麻烦,那就是同时有两位皇帝。

  因为这头宫里已经先拥立他的弟弟朱祁钰为帝了。回去的朱祁镇地位极为尴尬,还被关在了宫里。虽然史书把好的名声都给了他,把过错都推给了王振,但有点脑子的人都能够知道,那时候的朱祁镇最初并没有失权,依旧大权在握,所以所有的失败他完全应该承担,这仅仅被关在宫中已经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了。

  相较于哥哥朱祁镇,朱祁钰就显得低调太多,不仅之前的故事没有多少令后人记得,就连他最大放异彩的京城保卫战,史书后世也将功德都归于当时的兵部左侍郎,也就是于谦。

  或许你的第一印象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我们说的是这位于谦:

  作为这场战争明面上的指挥使,于谦可谓一时间风头无两,更是一度被称为是大明朝的最大功臣。但实际上,这场保卫战最后的坚守者恰恰是史书没有多少记载的朱祁钰。毕竟他这位皇帝虽然没有做出多少令后人铭记的事情,但是他当时也是确实掌握着实权的皇帝,底下人要想做什么事情自然都要经过他的同意,所以于谦所有的应对举措其实都是在他的授意之下。他明他

  京城保卫战在后世有着多大的分量,从后人对于于谦的态度就能够看出来,这是一场极为重要的保卫战,如果没有它的成功,至少明朝绝对不会再像后世那样多存在两百年。但偌大的功劳,都被史书归给了于谦,令人叹息。

  因此,看在这么大的功劳份上,我们也应当将这第三位的名次,送给朱祁钰。

  史书对待这一对兄弟,还是有失偏颇的,一个酿成了大错,却区区几笔就将错误划给一个小太监。而对于另一位可称为“大功臣”的皇帝,却将他掩埋在尘土里。

  不过这一切也是有因可循的,毕竟就在朱祁镇归国后的第八年,他再次举事重新当了皇帝,那么史书偏向他自然也就能够理解了,也更能理解对于身为他“手下败将”的朱祁钰的遮掩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