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为什么古代造反的文臣比武将多呢?

  皇帝是中国古代王朝至高无上的人物,拥有节制天下的权势,普天之下莫敢不从。皇帝不仅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王朝最庞大利益集团的代表,官府应时而生,代行皇帝意志管理地方和万民。文臣管政,武将统兵,可在古时候,拥有最强大武力的将军却时常附庸大臣,造反的多是文臣,武将很少,皇帝对此十分无奈。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现代人都知道的大实话大道理,许多古代人自然也知道,因而对“军队”的管控制度较为严格,随着朝代更迭不断地完善。皇帝自然是必须掌握军权的,若是军权在某个人、某几个人里面,国家动荡不安、政权不稳是注定。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皇帝无法直接管辖地方,所以官僚制度出现,通过层层官吏的传达,将自己的意志传达。军队亦是如此,从边疆重镇、各级地方,再到都城宫廷,由各级将官管控调遣,因此皇帝只需要控制最上层的将帅,就能掌握军权。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士兵是效忠高高在上,几年不见一面的皇帝,还是时常见到的上级统帅。

  因而皇帝掌握军权,必须要将一支军队粮饷、指挥、调动、操练等权力分开,不能集中个同一个群体或同一个人,不然容易形成藩镇割据。唐末藩镇,正是把一支军队的所有相关权交予一人,使之对中央号令置之不理,完全是个独立的王国。

  宋代的军队制度十分有代表性,将各部军权被皇帝牢牢抓在上。招兵的是一批人,练兵的是一批人,起战事指挥作战的是另一批人,皇帝拍板授权,让朝中宰相下发虎符命令谁统军作战,粮饷衣被营帐兵器马匹等由中央文臣们调配。这样一分配下来,宋朝谁能用军队来造反?不过如此繁琐的管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军队的实际作战能力。

  中央朝廷只需要掌控军队的人事权和财政权,指挥权下放就行了。军队,一定时间内没有饷银没很大的关系,士气会低落,可以靠个人权威维持住,但一两天没饭吃,必然哗变把统帅将官抓住,送到皇帝或者给他们吃饭的人面前。武将权力从春秋战国开始,就在不断削弱,不断分权,增加许多掣肘。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朱允炆是不世出的蠢才”,朱棣就掌握一点部队,没粮饷,居住在北平内,官府死死盯着他们,一有乱子发生就会被人抓走。北平官府手上虽然没有强有力的人马,但还是有一些衙役城防军,有钱有粮,大义在手。何况各地还有军队和官府,朱棣怎么能叛乱取胜。武将叛乱难度增加,但文臣可以带着粮饷裹挟着军队打仗,文臣可以间接控制军队粮饷而指挥军队,皇帝知道也没什么办法,只得再次分权,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北宋开始大规模的弱军行动,藩镇割据几乎不存在,武将叛乱不可能,最多哗变,而文臣裹挟军队造反的几乎没有了,不过还会有设傀儡皇帝、独揽大权的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