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历史上真实的宁王是什么样子?是何种下场?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宁王的故事。

  宁王这个藩王跟其他朱家不用干活,整天在家一边混吃等死、一边制造孩子的王爷们不一样,还是有一点梦想的,这要跟他的高祖朱权和坑他高祖的亲戚永乐大帝朱棣说起。永乐大帝朱棣就不用说了,一个酷爱打仗的猛人,又把侄子的皇位给夺了。之所以能打下这个大明江山,跟朱元璋的分封有关系。

  朱元璋觉得吧,当初搓宋之所以不堪一击,主要是还是没有啥靠得住的藩镇,干脆就把自己的儿子们通通派去各地当藩王,好保证大明江山万事永固,就算烂了也都姓朱。

  当然了,要说这分封藩王一点用也没有,那真是冤枉了,当明末隆武帝朱聿键还是唐王的时候,一听清军围殴北京城,就曾经自己直接招兵买马,带着千把人直接武装冲向北京城,准备进京勤王。

  结果还没到京城就被崇祯帝赶了回来,但是在路上唐王也不闲着,直接跟农民军干了几架,也算是真的大明忠王,结果直接被下狱,关在凤阳好几年。崇祯怕的就是这个唐王也跟自己祖宗朱棣一样,接着就开始进行了二次创业。

  当年朱棣逼着15岁的小十七弟宁王朱权入股,就是看上他的宁王兵马。看着旁边凶神恶煞的哥哥,朱权一想反正就算帮了侄子,说不定也会被宰了,不如帮了老哥,把建文宰了,也好搞个拥立之功。一开始朱棣人少,拉人就像搞传销一样,跟宁王朱权说,老弟啊,咱们两个都是一个爹生的,谁跟谁啊,打下建文的江山一人一半。看到老哥朱棣手下粗壮的一群蒙古铁骑,宁王朱权当然是满脸笑容地连声说好。

  随着朱棣的一路凯歌,原本以为会被绑着送死的朱权惊讶地发现,这个四哥真的把侄子建文的江山给抢下了。人吧,要是没钱的时候,反而会比较看得开,有点钱的时候反而可能真的看不开,宁王朱权就是这样。当初被四哥朱棣逼着造反,可能就想着不要到时被建文抓了送去应天府杀头或者赶回凤阳去守墓就谢天谢地,但是看着四哥真的可能要把天下打了下来,心思就活了,天天想着跟四哥平分天下。

  但是朱棣这种一代猛人,跟小十七说的平分天下纯粹是骗小孩子的。直接把小十七直接转封到江西,兵权也夺了,就让小弟安心混吃等死就行了。朱权那个气啊,但是没办法确实打不过四哥,就直接潜心修道,还写了很多道教的书。但是朱棣还是对这个小弟不错,封给他的地算是比较富裕的,富得让四代宁王起了反心。

  四代宁王不想当个有钱王爷,居然有个皇帝梦,可是这哥们有点高估自己的水平,啥准备都没做,就急冲冲搞起了造反大业,一下子把朝廷命官给宰了,又招兵买马,收来一群乌合之众,兴高采烈地搞起谋反。很多朱明的藩王有时可爱的就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其中宁王更是一个典型。

  一听说南方的宁王反了,开心地像个三岁的孩子。这要搁明君,肯定厉兵秣马,调兵遣将准备打仗;要搁昏君,肯定吓得六神无主,或者躲在宫里装鸵鸟、或者请几个神棍来跳大神啥的。但搁在明武宗身上,画风完全不一样,那就是自己兴冲冲地穿上铠甲,拿起砍刀,准备去南方干掉宁王,显示一下什么叫武德丰沛。武宗这哥们可以说是真的生猛,没事就爱去前线砍个瓦剌人玩,真是封建主义赛博朋克君主。不仅爱砍人,还给自己封了一个大将军朱寿的名号。

  所以在宁王造反的消息传到北京之后,明武宗就像那些听到下课铃声的熊孩子们一样,非说要去御驾亲征。这件事对明武宗来说太有意思,一是可以下江南玩玩,二是可以打仗。所以不管边上的官僚集团怎么劝,明武宗就是要出去玩,哦不,出去御驾亲征,还放出狠话,“再言之,极刑”,反正一代武宗就是要穿着铠甲去打仗。

  但是武宗正要出门打仗的时候,前线突然传来了一个对武宗来说晴天霹雳的消息,宁王造反四十几天就被王守仁,也就是鼎鼎大名在语文课本里格物致知的王阳明给灭了。正当各位大臣都开心地说终于可以不用去了,明武宗听了泪水都快流出来了,仿佛被抓的是他一样。

  虽然宁王被灭了,但是好不容易出来,明武宗怎么能够这么随便就回去呢?还是要打仗,继续南下。大臣也看出来了,武宗这哥们就是为了出去玩,哪里是为了什么打仗。武宗这哥们也是玩兴大起,到处瞎逛,迟迟不肯去接受献俘。

  这个时候就看出王阳明是个人才,不仅哲学玩的好,拍马屁水平也是一流,直接上书跟皇帝讲,之所以能灭了宁王都是大将军朱寿(明武宗给自己起的花名)的指挥得当。一顿马屁把明武宗拍的舒舒服服地来参加献俘典礼。

  本以为闹剧就要结束了,结果到了献俘仪式上,武宗这哥们一时又兴起,说想要把宁王再放回作乱,然后自己再亲冒矢石地把他抓回。大臣一听,泪都快下来了,您可拉倒吧,别搞事了。在大臣们的劝谏下,武宗还是收回了成命,毕竟武宗是好玩,不是傻子。

  容易啊,这些祖宗要是别的朝代摊上一个基本离亡国不远了,大明生生撑了两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