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宋代的“斗茶神器”:建盏为何得到宋朝人的喜爱?

  宋代的“斗茶神器”:建盏为何得到宋朝人的喜爱?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建盏,作为宋代的“斗茶神器”,是当时最顶级的奢侈品。文人雅士为其留下的与建盏相关的诗词,在同时代没有任何瓷器可以比拟。

  当然,建盏从来不是某一些人的专属“玩偶”,它不仅得到了当时皇室贵胄的追捧,而且普通百姓也对建盏很是喜爱。

  那么建盏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何以得到宋朝的泛爱,且又得到了皇帝的专宠?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建盏之彩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很多事物构成的,而吸引我们追寻这些事物的,往往是其自身所携带的“彩”。不管是花草树木,还是孔雀开屏、美女妆容,都是如此,瓷器的色彩亦是如此。

  宋代之前,所造之器无非是金器,漆器和陶瓷器,而在这其中最耀眼的是金器中的青铜器,最多彩的是唐代的三彩。

  不过,这种情况在宋代发生了改变。建盏的问世,给当时人们带来的色彩感受非同一般,宋人惊讶的发现,原来瓷器还能这样“玩”。入窑一色,出窑玩彩。就是宋代对建盏的感慨。

  黑釉瓷虽以黑著名,但却不止一“黑”,从兔毫到鹧鸪斑,从单色釉到异色釉,这不仅需要能工巧家们的高超技巧,还得需要窑内高温和气氛的天成。

  建盏之厚

  宋代大学士蔡襄曾在《茶录》记载:茶色白,宜黑盏……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

  这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建盏的坯体要厚一些,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喜爱的朋友认为,建盏是越厚越好。有了这样的需要,一些建盏工艺师们,也把自己作品烧制的很厚。

  但,这样真的对吗?

  回望整个建盏史,无论是建窑还是其他窑口,其稳固一方的共同特点,都是因为各自的地理优势。比方说建窑,烧制黑釉瓷需要其含铁量高的胎土,哪个地方地方有?建阳有,那就在这里建立窑口。

  当然,建窑肯定会借鉴其他窑口的优点,进行不断的发展创新,但建盏的立身之本肯定不会丢弃,不然那也不是建盏了。也就是说,建盏的所谓“微厚”,从来不是建盏之绝对。

  宋之偏爱

  前面说了建盏之“厚”不是绝对,那么建盏之“薄”又是什么呢?宋人又偏爱什么?

  宋代建盏的流行,除了本身特点鲜明,饮茶风潮的变化,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因素可能不是主要作用,但肯定对促进建盏向前的推动,那就是一个人——宋徽宗。

  在宋代,进贡给朝廷的御用建盏,可谓是最好的一批建盏。从原料到工艺,从器型到釉色,无一不是最顶尖的,毕竟是皇帝要用,谁也不敢大意。而这些“共御”建盏都有一共性,就是“薄”。

  你看,按照蔡襄大人的标准,那“厚”盏肯定精品,但皇帝又喜欢这种“薄”盏。这宋人到底是喜欢什么呢?

  其实,这两种盏,宋人都喜欢。“厚”不是建盏之绝对,“薄”也不是。虽然这么说有点和稀泥的意思,但理儿确实是这个理儿。盏不同,人也不同,有道是各花入各眼,不过如此。

  今之意义

  建盏作为茶器,发展至今,早已不是当年的一家独大。何况,现在各行各领域都讲究个细分,建盏也不例外。

  建盏之厚虽好,却不能“贪心”,何况蔡襄所言之厚,也不过是微厚。我们作为普通的建盏爱好者,心中有个度就可以了。

  宋韵建盏,专注建窑建盏文化传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盏或更多建盏相关的知识,欢迎评论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