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李世民都已经杀了自己的兄弟了,李世民为何没有对老爹下手

  对李世民和李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并下令将哥哥的五个儿子和弟弟的五个儿子全部诛杀,一个不留!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在杀红了眼的事变当天,为什么没有顺带着把唐高祖李渊给诛杀了呢?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事变当天,李世民有着充足的理由诛杀李渊。这里我们只举其中一个理由:唐高祖李渊曾先后两次许诺将太子之位送给李世民,结果两次都食言了。第一次是在晋阳起兵的时候,当时起兵反隋的计谋是次子李世民制定的,在打天下的整个过程中也是李世民的功劳最大,所以唐朝建立后于情于理李渊都应该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第二次是在武德七年,那一年杨文干起兵造反,李渊召李世民入宫,希望他能够带兵前往平定叛乱,许诺李世民回来之后就改立他为太子,结果再一次食言。

  唐高祖李渊连续两次放李世民的鸽子,这委屈、这愤怒、这窝囊换作是谁都受不了!仅凭这一点,李世民当天的愤怒值就足以达到诛杀李渊的程度。

  但是,李世民还是忍了!李世民不杀李渊的理由也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形势所迫不能杀。

  李世民

  玄武门事变当天,形势并不是一边倒的完全有利于李世民。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之后,太子府和齐王府的亲信人马两千人,迅速赶到玄武门,准备为太子和齐王报仇。由于玄武门强攻不下,他们又直接杀奔守备空虚的秦王府。当时太子和齐王这边的士兵人数是远超秦王这边的。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马上派尉迟恭进宫去找唐高祖李渊,向他讨要亲笔敕令,命令各军一律接受秦王的处置。所以,当时形势所迫,李世民不能杀掉李渊。

  二、诛杀李渊不在计划之内。

  玄武门之变的整个过程是提前策划好了的,对于事变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和应对措施都有详细的规划。事变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以最保险的方式诛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然后迅速稳定住局势,诛杀掉唐高祖李渊根本不在李世民的计划之内。如果李世民选择强行诛杀李渊反而会节外生枝,既不利于迅速稳定住局势,又不利于安定人心。

  三、感谢李渊的不杀之恩。

  唐太宗李世民

  在李世民看来,自己的父亲李渊并不是罪大恶极,非杀不可。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来讲,李世民应该感谢李渊的不杀之恩,他心里是很清楚这一点的。李渊既然已经立了李建成为太子,又明知李世民功高震主、羽翼丰满,早晚会对李建成构成重大威胁,那么他作为一个君主就应该快刀斩乱麻,果断除掉李世民。而且,李建成、李元吉、后宫妃子和部分大臣也多次向李渊建议,早日除掉李世民,但是都被李渊拒绝了。

  不仅没有除掉李世民,李渊还封他为司徒、尚书令、中书令,无可再封之时又自创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授予他,甚至考虑将洛阳和陕州以东的广大地区全部划归李世民,进而与太子李建成分庭抗礼。所以说,李世民必须感谢李渊。

  四、李世民需要李渊配合他演好一出戏。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直接目的是夺取皇位,终极目的是要做一个千古明君。为了达到这个终极目的,李世民坚决不能背上杀父的千古骂名。

  唐高祖李渊

  发动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不得已为之,他同样不想背上弑兄杀弟的骂名。为了将弑兄杀弟的恶劣影响降到最低,再扳回一分,他需要唐高祖李渊配合他演好接下来的一出戏。

  这出戏的剧本就是:太子和齐王谋逆造反要杀李渊,秦王李世民挺身而出前来救驾。秦王救驾有功,唐高祖李渊便封他为太子。秦王救驾之功太大了,李渊感动得一塌糊涂,赶紧把皇位让出来让秦王坐。秦王坚决推辞,李渊坚决不许。秦王孝顺,遵从了父亲的意愿。秦王不得已登上皇位后,尊自己的父亲李渊为太上皇。太上皇晚年过得很幸福,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能继续生下很多个儿子。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李世民孝顺,照顾老爹照顾得好。

  事实上,玄武门之变的悲剧,其始作俑者就是唐高祖李渊。正是因为他的优柔寡断、摇摆不定,才酿成了自己的三个儿子自相残杀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