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三国最著名的五位隐士,他们分别是谁?
隐士,即隐居山林之士。三国最著名的五位隐士,你知道几位?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真隐士的人格特点是寻求诗意的栖居,是人性的一种回归,是对仕隐情结的一种解脱。如老子出关归隐,孔子周游列国累了,便说沂水春风“吾与点”,庄子看惯了大小诸侯尔虞我诈,便要到自然中去逍遥;陶渊明在仕途上倦了,便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汉末三国时期,因为战乱等因素,就导致不少名士选择隐居下来,比如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之前,实际上就过着隐居的生活。当然,诸葛亮最终还是选择出山辅佐了刘备。不过,就笔者要说的这五位隐士,则几乎一直保持着隐居的生活状态,也即没有真正为魏蜀吴三国效力。
一、司马徽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隐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南郡人庞统听说司司马徽住在颍川,所以走了两千里路去拜访他。司马徽与庞统相互交谈,不分昼夜。谈论后,司马徽对庞统十分惊异,并称庞统是南州名士之首,使庞统渐渐为他人所知。公元198年(建安三年),荆州牧刘表广泛寻求天下名士。对此,水镜先生认为刘表为人狭隘,所以不愿意为他效力。
司马徽与荆州名士庞德公等人以及曾来到到襄阳的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道友均有交往,关系甚密。司马徽视庞德公为兄长,被庞德公称为“水镜”。后来,依附刘表、屯驻新野的刘备前去拜访司马徽,并和司马徽讨论世事。刘备问谁才可以称得上俊杰,司马徽回答说:“诸葛亮、庞统”。同时,徐庶也曾经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和庞统。刘备便以诸葛亮、庞统为军师中郎将。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司马徽也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他,但司马徽在不久之后就病逝了。
二、庞德公
庞德公是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对诸葛亮、庞统等人早年影响较大,并得到诸葛亮的敬重。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刘表数次请庞德公进府,庞德公都不屈身就职。于是,刘表亲自去聘请庞德公。但是,庞德公依然不愿意为刘表效力。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十分尊敬庞德公,每次探访庞德公,都独自一人拜见于床下。后来诸葛亮逐渐得到庞德公的注意和重视。所以,在笔者看来,庞德公可以说是诸葛亮的老师了。庞德公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
三、张臶
张臶(公元136年-公元240年),字子明,钜鹿人。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隐士、音乐家,精通谶纬之学。张臶生活的年代从东汉一直到曹魏曹芳时期,受到朝廷多次征召,一直回避,不愿做官。比如在东汉末年,曹操就任丞相后,也曾征召张臶,张臶仍然不应。到了曹芳正始元年(240年),张臶以一百零五岁高龄去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张臶这位隐士,活了一百零五岁,是三国时期有可靠记载的最长寿的人之一。
四、胡昭
胡昭(公元161年-公元250年),字孔明,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三国时期隐士、书法家。胡昭善长隶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有“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之说,世人并称“钟胡”。
就胡昭(字孔明)来说,和司马懿拥有深厚的友谊,甚至还曾救了司马懿一命。
对此,《三国志·魏书十一·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裴注引《高士传》中记载:初,晋宣帝为布衣时,与昭有旧。同郡周生等谋害帝,昭闻而步陟险,邀生于崤、渑之间,止生,生不肯。昭泣与结诚,生感其义,乃止。昭因与斫枣树共盟而别。昭虽有阴德于帝,口终不言,人莫知之。
司马懿少年时和胡昭关系很好,周生欲杀害司马懿。胡昭知道后立刻涉险寻找,在崤山渑池之间找到周生一行,请求他们放过司马懿,周生开始不肯,但胡昭哭泣的诚意最终还是感动了他,救下司马懿。
对此,在笔者看来,胡昭很可能想不到,他曾经救下的司马懿,会和另外一位孔明,也即诸葛亮成为重要的对手。当然,虽然和司马懿拥有深厚的关系。但是,胡昭却不愿意为曹魏效力。到了嘉平二年(公元250年),胡昭去世。由此,虽然胡昭的年龄比不上张臶,但是,他也活了接近90岁了,这在汉末三国时期,同样可以称之为老寿星了。
五、管宁
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隐士。管宁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管宁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来到辽东,以此躲避中原之地的战乱。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明帝曹叡即位,于十二月改任华歆太尉,华歆称病请辞,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曹叡没有同意。但还是下诏征召管宁为光禄勋。当时司空陈群也上疏举荐管宁,不过这都都被管宁拒绝了。
景初元年(237年),司徒陈矫逝世,司徒一职悬空半年。次年,曹叡问侍中卢毓谁可任司徒,卢毓举荐管宁,但曹叡不用。正始二年(241年)
,太仆陶丘一、永宁卫尉孟观、侍中孙邕、中书侍郎王基等人向曹芳举荐管宁,曹芳下诏,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玺”的礼节去聘请他,适逢管宁去世,享年八十四岁。因此,和以上几位隐士一样,管宁自始至终,都没有为朝廷效力。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