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是禁止满汉通婚,年羹尧的妹妹为什么还能嫁给雍正
对年羹尧和雍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年羹尧家族并不是满人,为何他妹妹还能嫁给雍正并成为皇贵妃呢?
年羹尧是清代雍正时期的名将,他和雍正皇帝也是姻亲,他的妹妹嫁给了雍正,并且深得雍正的喜爱,在生前被封为年贵妃,死后还被追封为皇贵妃,在嫁给雍正的14年中,年妃一人独得雍正宠爱,为雍正生育了三子一女,包揽了雍正这14年中生育的所有子女,年妃可以说是独宠雍正的后宫。
但是年羹尧家族却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如果经常看清宫剧的人都了解,清代是满洲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清代时期是禁止满汉通婚的,那么雍正作为皇帝为何会娶了汉人出身的年妃还那么宠爱她呢?
清代的祖制为旗民不得交产和不能通婚
其实清代的祖制是旗民不得交产和通婚,这里要注意的是旗民不得通婚,在清代社会人群主要分为两大类身份,即有旗籍在身的人,也就是旗人,而旗人之中包括了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的三族人群,也就是说汉人有旗籍在身也是旗人,另一大类身份就是没有旗籍在身的普通民众,也称之为民。
这些还得从清代的八旗制度说起,清代的八旗制度始创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由努尔哈赤所设立,最初努尔哈赤只设立了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四旗,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时,随着努尔哈赤所统领的建州女真势力越来越强,因此努尔哈赤在四旗的基础上又增设了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四旗,这也就是八旗的形成。
在努尔哈赤晚年他征服了蒙古,又收编了不少蒙古人,所以努尔哈赤又增设了蒙古旗,到了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满洲人势力越来越强大,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代,已经在关外可以与明代对峙,还征服了蒙古各部和朝鲜,因此清代当时吸引了不少汉人和蒙古人归附,皇太极在原有的八旗基础上取消了蒙古旗,把八旗细分为满洲八旗、汉人八旗和蒙古八旗,也就是每一旗下分管满、蒙、汉三族,当然,其中还有少部分朝鲜族人被编入到汉八旗之中,这就形成了后来的八旗制度。
清代的八旗制度规定八旗的旗人战时为兵,平时为民,但是由于清代入关之后统治了大多数的汉人,旗人地位提高,因此实际上在和平时期旗人在清代社会中享有很多特权,其实是属于特权阶层,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平民。
看似旗人在社会上属于特权阶层,其实在清代初期,八旗制度还有些类似于奴隶制,旗人的婚姻、经济以及社会纠纷都需要依靠旗主裁决和管控,后来随着清代一统天下,效仿明代的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旗主的权力和影响力才被淡化,但是在清代时期,旗人与普通民众之间是不能进行贸易往来。
在清代旗人有旗人的约束法则,旗人居住的地方和普通民众都是分开的,上好的良田都归旗人所有,而旗人想交易这些,不能卖给普通的民众,必须只能在旗人内部交易,而且地方官府是没有权力审判旗人,由专门的旗署机构管理,这也就是所谓旗民不交产,也就是说旗人和普通民众在经济和法律上是有区分的。
由于旗人和普通民众在法律地位上是有区分的,那么也就因此注定了旗人和普通民众是不可能通婚的,居住都严格区分区域,所以怎么能通婚。
但是顺治入关之后,顺治皇帝当时年幼,由他的叔叔摄政王多尔衮摄政,在顺治五年(1648年)时,多尔衮曾以顺治的名义发布谕旨,其大意就是满汉一家,爱新觉罗氏乃天下共主,满汉官员旗民皆为大清子民,应该和睦相亲,因此取消了旗民不得通婚的八旗规矩。
不过多尔衮规定,朝廷官员如果满臣和汉臣联姻,必须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婚姻登记,民间的话就无所谓了。因此多尔衮算是取消了清初时期的旗民不得通婚的规矩。
但多尔衮去世后,他遭到了侄子顺治的政治清算,他生前所制定的政策大多被推翻,也包括了取消旗民不得通婚的规矩,取消了旗民不得通婚的规矩都成为了多尔衮的罪状之一,可是顺治并没有再恢复旗民不得通婚的规矩,一直到顺治去世,清代都是不限制旗人与普通民众的婚姻自由。
顺治去世之后,由于他的儿子康熙年幼,由顾命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辅政,后来鳌拜专权,鳌拜这个人专门与多尔衮对着干,他是属于思想保守派的满人,因此鳌拜又以康熙的名义恢复了旗民不得通婚的规矩,由此旗民不得通婚几乎成了清代的天条。
旗民不得通婚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汉八旗的汉人,即便是汉人,但是由于有旗籍在身,他想娶不在旗的汉人女子当正妻也不行,当然,他要想娶汉民女子,只能走纳妾的路。这条旗民不得通婚的规矩在后来也被民间演变成了满汉不得通婚,实际上肯定不是满汉不得通婚,毕竟汉八旗中都是汉人,只是规定旗人不得和没有旗籍的汉人民众通婚。
但是随着康熙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基本被汉化了,旗民不得通婚的规矩在康熙晚年之后基本就执行得很松散了,只是有官职在身的人和王公贵族被查得很严,在民间这条规矩基本已经名存实亡了。
后来到了光绪时期,慈禧太后为了顺应民心,直接废除了这条规矩,此后旗民不得通婚的规矩就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
其实旗民不得通婚的规矩在康熙中后期就基本属于名存实亡了,王公贵族都拥有很大的权力,他们如果看中了哪个不在旗的普通汉民女子,只需要说句话就能让这些女子获得旗籍身份。
像康熙的后宫妃嫔中就有很多是汉民女子出身,就像康熙最小的二十四子胤祕的生母穆嫔陈氏就属于江南出身的汉民女子,康熙巡幸江南时被纳入后宫,康熙直接赐予她的家族旗籍身份就把她纳入后宫了。
因此清代的祖制不是满汉不能通婚,而是旗民不能通婚。了解完这一些,就能很清楚地明白年羹尧的妹妹年妃为何可以嫁给雍正了,因为年羹尧家族世代都是汉八旗出身,所以不受旗民不得通婚规矩的影响。
年妃是旗人可以嫁给雍正,并且深受雍正的喜爱
年羹尧和年妃兄妹出身的年氏家族从明代就世代为官,年氏家族的先祖是历仕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六朝名臣年大有。
年大有本名严大有,其家族在明太祖朱元璋时代上报户籍时被工作人员误写成年姓,因此家族世代只能改姓为年。
年羹尧兄妹的曾祖父年有升本为本来是家族世袭的锦州卫游击,在皇太极时期的松锦会战中,清军打败了明军,此战中年有升被清军俘虏,由于是俘虏因此年有升被编入到了八旗中的镶白旗成为包衣奴隶身份。
所以年羹尧兄妹的年氏家族是八旗包衣出身,不过年有升的儿子也就是年氏兄妹的祖父年仲隆十分争气,他在顺治年间考中了进士,由此使得年氏家族脱离包衣身份,成为了镶白旗汉军旗中的贵族。
到了年仲隆的儿子也就是年羹尧兄妹的父亲年遐龄这里,年氏家族更进一步,年遐龄凭借父荫以笔帖式身份进入官场,此后仕途顺风顺水,一路官至湖广巡抚(即湖北巡抚)兼工部侍郎。
年遐龄在政坛上颇有作为,一度建议康熙在湖北率先推行地丁征收税银政策,获得了康熙赞赏和批准,年遐龄所推行的地丁征收税银政策也就是他的女婿雍正继位之后推行的雍正新政中的摊丁入亩政策的前身,雍正十分推崇老丈人年遐龄制定出来的地丁征收税银政策,继位之后他稍作修改就变成新政中的摊丁入亩政策。
年氏家族到了年羹尧兄妹这一辈更加兴盛,年羹尧和妹妹年妃上面还有大哥年希尧,他们的大哥年希尧更是全才,不仅精通几何学,著有《视学》一书,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几何学开拓者,还精通医术和琴律,在医术上年希尧著有《本草类方》一书,在琴律上年希尧还是清代著名的广陵琴派传人,年希尧不止才能全面,官做的也不小,早在康熙时期就已经成为安徽布政使。
同样年羹尧在清代历史上是赫赫有名,21岁中进士,30岁就获得康熙青睐,被破格提升为四川巡抚,到了雍正时期又接管西北军权,以抚远大将军之名兼陕甘总督,率军平定了青海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的反叛,年大将军威名远震西北,雍正称其为恩人,年羹尧也是雍正时期唯一敢对雍正最宠爱的十三弟怡亲王胤祥不敬,还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的大臣。
而年羹尧这一辈最能让年氏家族一跃成为清代豪门贵族的还得是年家的小妹敦肃皇贵妃年妃,康熙的四皇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在康熙晚年负责管理镶白旗事务,年氏家族由此成为雍正的旗下属人,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康熙为了笼络年氏家族,也为了巩固雍正在镶白旗的地位,因此康熙特意下旨把年妃赐婚给雍正当侧福晋。
要了解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当时已经生了儿子乾隆还只是雍正府邸没有名分的侍妾,年妃是康熙亲自赐婚,上来就是侧福晋,可见年氏家族当时地位很高,比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还高了很多。
年妃嫁进雍亲王府之后,立刻就获得了雍正的宠爱,很快在雍亲王府年妃就成了仅次于嫡福晋乌拉那拉氏的二号女主人,比早嫁给雍正的另一位侧福晋李氏地位还高。
年妃嫁给雍正之后,他之前的正妻和那些侧福晋以及侍妾都成了摆设,年妃一人独得雍正专宠,几乎每晚雍正都与年妃同寝,两人如胶似漆。
年妃自幼就体弱多病,身体很娇弱,她在雍正元年(1723年)早产生育了皇九子福沛之后,身体就一直很虚弱,不能再行房事,但是从她嫁给雍正到这一年身体不能在行房事之后,这是12年时间,再加上直到雍正三年(1725年)她去世,总共14年时间,这期间雍正没有和其他女人生过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年妃一人所生的三子一女,可见雍正对她的喜爱。
即便后来年妃身体虚弱不能再行房事,雍正还频频召她侍寝,可见雍正对年妃已经超脱了男女方面的关系,对她是属于真挚的爱情。
清代自顺治清算多尔衮之后,顺治将多尔衮的正白旗收归自己亲自统领,自此两黄旗加正白旗成为皇帝亲自统领的上三旗,而皇帝的后宫贵妃级别以上妃嫔必须由上三旗出身的女子才能出任。
而年妃的年氏家族出身属于下五旗的镶白旗,按道理不能晋升为贵妃,雍正为了将她晋升为贵妃,特意把年氏家族全部抬籍进入了八旗之首的镶黄旗之中,才将她册封为贵妃。
后来年妃病重将死,雍正为了让她高兴,又下旨晋升她为皇贵妃,由于皇贵妃身份在后宫中仅次于皇后,属于副皇后的级别,身份极其尊崇,清代自康熙之后的历代皇帝为了尊重皇后,通常都不会在皇后在世时册封皇贵妃,而当时雍正的皇后乌拉那拉氏还在世,出于对皇后的尊重不应册封皇贵妃,但是雍正只为了让年妃高兴,直接册封其为皇贵妃。
年羹尧在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后,居功自傲,狂妄跋扈,他在京城敢呵斥雍正的八弟廉亲王胤禩,还敢对雍正的十三弟怡亲王胤祥不敬,在西北敢让雍正的妹夫蒙古札萨克郡王阿宝给他行跪拜大礼,可以说年羹尧当时已经狂妄至极,因此雍正也就对他越发不满。
本来在雍正三年(1725年)年初,雍正就可以收拾年羹尧,但是当时年妃身体虚弱,雍正害怕刺激到她,因此雍正只是公开谴责年羹尧将其降级贬官,并且雍正严禁皇宫中人议论年羹尧被谴责降级的事,就是怕年妃了解后担忧受怕加重病情,因此年妃一度成为年羹尧的护身符。
在这一年年底年妃病重去世,在她死后半个月,雍正便公布了年羹尧九十二条大罪,将年羹尧赐死。不过年羹尧虽然获罪,但雍正并没有追究他的家人,只坐罪杀了他的次子年富。
年羹尧的老爹年遐龄还是一等公兼太傅,年羹尧的大哥年希尧更是被提拔为从一品的左都御史,后来年遐龄去世,雍正亲临年家以子胥之礼祭奠,雍正对年家人如此厚待其实都是出自对年妃的爱。
按照历朝历代陪葬帝陵的规矩,只有皇后才能有资格陪葬帝陵,雍正在年妃去世后,特意交代,自己百年之后让年妃陪葬帝陵,临终前雍正又特意叮嘱乾隆自己死后年妃一定要与自己合葬,最终年妃得以和雍正的正妻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一同陪葬在雍正的清泰陵地宫之中。
由于雍正的宠爱,年妃也成了清代历史上第一位获封皇贵妃的汉人妃嫔,所以别看年妃不是满人,她却是雍正的一生挚爱。
写在最后
年羹尧兄妹虽然不是满人,但他们的家族却是汉八旗的旗人,而满汉不得通婚,实际上是指的旗民不得通婚,即旗人不能与没有旗籍身份的汉民通婚,而旗人中也包括了汉八旗的汉人,因此汉人只要是旗人,就可以与满清贵族通婚,所以年妃虽然是汉人,但是有旗籍身份就可以嫁给雍正,并且还是康熙亲自赐婚,她最后也成了雍正的一生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