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镛:他是曹操的后裔,历仕三朝为官五十余载
对曹振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曹振镛,字怿嘉,号俪生,安徽歙县人。乾隆朝户部尚书曹文埴之子,他还是魏武帝曹操之后。出身高官显贵之家的曹振镛人品端方,饱读诗书,自中进士之后仕途更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先是选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后擢侍讲,累迁侍读学士,成为了乾隆帝身边的近臣,到了嘉庆朝,曹振镛更是得到重用,历内阁学士、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随又升体仁阁大学士并进入内阁。道光帝即位后,曹振镛成为了皇帝的心腹重臣,晋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上书房总师傅,又以平喀什噶尔功绩晋封太子太师,旋晋太傅,并赐画像入紫光阁,列次功臣之首。皇帝出巡时,曹振镛曾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处理政务,代君三月,歙县民间至今能听到“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这句俗谚。他的仕途如一马平川,一江春水,步步高升,无灾无难,从政52年中,他没有贪污受贿的记录,工作一丝不苟,不出差错、言行得体,克勤克慎,与人唯善。在皇帝面前更是唯唯诺诺,小心谨慎,一味迎合上意。
李鸿章曾经说过:“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李鸿章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当时做官分三种:第一种是敢于直言,能办实事的清官;第二种是鱼肉百姓的贪官;第三种是碌碌无为,明哲保身的庸官。这第三种官员的典型,就是曹振镛。清人朱克敬《瞑庵二识》披露其自白云:“曹文正公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多磕头,少说话”!这六个字也成为曹振镛做官的诀窍,为官不冒进,不抢先,一切只要跟着皇帝的脚步走,迎合上意就一定能稳如泰山。正是因为曹振镛这种为官之道,后世很多人对其都持批判态度,更有许多人称其为清朝后期的“掘墓人”。当时官场中人大都以曹相为楷模,苦心钻研如何应付皇帝、如何让皇帝高兴,对自己没好处的事情没人想、没人干,能推就推,能糊弄就糊弄,逐渐造就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天下,以至于吏治愈坏,百官皆无所作为,饱食终日,尸位素餐,埋下了之后天下大乱的祸根。
当然,这位为官五十余年的军机大臣也并不是毫无功绩,曹振镛三次当学政,主持乡试、会试各四次,都能尽心尽力,清廉处事;阅评考卷能守法遵纪,不淹没博学有才之士,他的门生中较著名者有潘世恩、林则徐等人。在平定张格尔的叛乱中,他也起到了积极的策划作用。道光十五年(1835)年,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曹振镛病逝,道光帝亲临吊丧,下诏褒恤,赐谥文正,入祀贤良祠。道光帝在谕旨中说道
:“大学士曹振镛,人品端方。自授军机大臣以来,靖恭正直,历久不渝。凡所陈奏,务得大体。曹振镛实心任事,外貌讷然,而献替不避嫌怨,朕深倚赖而人不知。揆诸谥法,足以当‘正’字而无媿。其予谥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