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连杀三位大臣?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连杀三位大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公元234年(刘禅的建兴十二年),实际掌握蜀汉政权12年的诸葛亮病逝。同年,刘禅诛杀了李邈、刘琰;下一年,杨仪被废后自杀。这副场景,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新官上任三把火”——终于摆脱了托孤老臣的刘禅,莫非是在报复性示威?
这种阴谋论并不存在。这三个被刘禅处死的大臣,代表了封建官场中的三类人,而且都称得上咎由自取。
李邈:一个“嘴炮”的作死
李邈是蜀地土著,广汉郪县人。他家一共兄弟四人,个个都才学过人,由此看来,李氏应该是当地的世家大族。当地人敬佩李氏众兄弟的才学、为人,恭敬地送上“李氏三龙”的头衔。
唯一被排除在外的,正是李邈,原因是他“为人狂直”。字面意思是张狂、直率,咱们可以简单理解成心里没点X数、满嘴跑火车。从李邈后来的作死之路来看,乡亲们一点儿也没冤枉他。
得益于世家大族的出身,李邈起先为刘璋服务,期间的表现如何没留下记载。刘备夺取益州后,对于本地的利益集团基本采取了继承、认可的姿态,只要对方承认自己的“主权”;而李邈就被任命为益州从事,也就是幕僚。这么看来,在刘备入川战斗期间,李邈的表现是顺从、配合的,没有任何异样。
但他很快就“作妖”了。随后的正旦期间(正月初一),刘备召集所有官员饮酒作乐,实际上就是想借着节日与蜀汉官僚群体开展联谊活动、增进感情。李邈正是在这时候与刘备搭上了话,不过他的表现显得相当“无厘头”。
轮到自己向刘备敬酒时,李邈竟然猝不及防地指责刘备,说他“夺取鄙州”是很不合适的。这就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事情既然已经翻篇,你还专门挑这种其乐融融的场合“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是诚心找茬吗?
接下来更有意思。刘备逗李邈:“既然你觉得我这样做不合适,那你当初干嘛不帮刘璋?”意即:既然你这么有种,当初就该像张任那样为主战死才对啊。
而李邈的回答就相当无耻了:“不是不敢帮助,而是实力不足。”这等于是说:关键时刻我确实不敢动真格的,但我敢事后动动嘴啊。
由于这种毫无意义的挑衅行为,李邈当场就差点被人拿下砍头,好在诸葛亮为之求情才躲过一劫。
李邈最终还是因言而死。
多年后,李邈曲曲折折再度回到官场,并且担任了犍为太守、丞相参军等职,成了恩人诸葛亮的幕僚。公元228年的北伐之战中,诸葛亮按律要诛杀街亭败逃的马谡时,李邈曾出言劝阻:“春秋时秦国赦免了孟明,其后收服西戎;楚国诛杀子玉,不到两代而衰。”
李邈可能是出于好心,但方式显然有问题:其一,马谡跟孟明、子玉没有可比性;其二,举的例子太不吉利。因此,不太爱听李邈叨叨的诸葛亮,一气之下把他扔回了成都。
这一粗暴的处理方式,也许对李邈的自尊造成了伤害。6年后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传来,悲恸的刘禅正穿着丧服举行哀悼仪式时,李邈却突然上书一封,在里面把诸葛亮比作西汉时的吕禄、霍禹(都因谋反罪名被杀),随后得出结论:如今诸葛亮死了,人们应该庆祝。
李邈的这番言论可谓是惊世骇俗,让人目瞪口呆。无论诸葛亮是否专权,但他鞠躬尽瘁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更何况他是刘备、刘禅两代帝王意志的代言人;如果否定他的所作所为,就是推翻蜀汉政权过去的所有政策、人事安排,也是暗示刘禅是任人摆布的庸君。因此,李邈的上书(无论是否有他人指使),已不单单是评论一个政治人物,而是触碰到一个政权的意识形态红线,危及到蜀汉的团结稳定。于是刘禅大怒,将其下狱处死。
刘琰之死:一个混子的结局
跟李邈不同,刘琰是刘备集团的老人。早在刘备担任豫州牧时就征召他为从事。但纵观史书记载,刘琰在政治方面实际建树不多,更像是一个“弄臣”:
跟着刘备时,由于其“有风流,善谈论”,即气质潇洒、能说会道,而且也姓刘,所以一直被刘备当做宾客尾随其后;夺取益州后,刘备又任命他为固陵太守。
刘禅在位期间,对这位先帝亲信更是厚待有加:封为都乡侯、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车骑将军,排名仅在李严之后。
不过,刘琰并不参与蜀汉政权的具体事务,只是跟着诸葛亮身后动动嘴、聊聊天而已。但在个人排场上面,刘琰的逼格并不比诸葛丞相差:身后随时跟着上千卫士,身边奴婢环绕,车马豪华、服饰奢靡,有事没事就组织一群女子莺歌燕舞,小日子煞是让人艳慕。
由此看来,刘琰对蜀汉政权没什么贡献,只是由于加入刘备阵营早、没啥危害性,纯粹被刘备父子当成元老供养起来而已。
不过,这样不具备价值的人其实也很可怜:乖乖听话倒是罢了,一旦得罪了当权者,就有可能会被毫不犹豫地清除。
公元232年时,刘琰跟魏延闹矛盾。这种情况原本没啥大不了,毕竟当时跟魏延不合的人多了去了。但是,与其他人为了具体产生分歧不同,由于刘琰不懂实务,所以张口满是些虚头巴脑、虚假怪诞之辞,比后世魏晋的清谈还要离谱。诸葛亮为此对其大加痛斥,但在其诚恳认错后就既往不咎。
而到了公元234年正月(诸葛亮还在世),按照规矩,当时的高官妻室都要进宫给太后庆贺,其中也有刘琰之妻胡氏。但是,这回太后把胡氏留在宫里足足待了一个多月。
这下刘琰不乐意了:自己的老婆这么漂亮,是不是被故意留在宫里伺候皇帝刘禅了?他越想越气,干脆叫来许多手下的卫兵前来殴打胡氏,甚至还故意让人用鞋子扇其嘴巴。发泄完毕,他一纸休书,把胡氏赶回了娘家。
任何人面临这种无妄之灾都不会忍气吞声,更可况有一定身份的胡氏。她愤而向朝廷告状,控诉了流言刘琰对自己的羞辱。有关部门随即展开调查,随后这样定性:“士兵不是用来殴打妻子的,人的脸不应当被鞋底羞辱。”随后将刘琰处死弃市。
乍一看,这事的处理结果仿佛过于严重:不就是家暴吗,何至于死?那要看怎么解读了。
其一,胡氏被留在宫里一个月,可以有很多种可能:陪太后聊天解闷、研究女红(针线活)等等,但刘琰却直接脑补出最没下限的一种情况。胡氏被辱事小,太后、皇帝的品德、权威被挑衅事大。刘禅怎能容他?实际上,胡氏在宫里干啥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臣该怎么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事之后,蜀汉大臣的女性家属都不被允许入朝拜见太后了,刘氏皇室与大臣们之间少了一个增进感情的渠道,估计不少人会忍不住在背地里问候刘琰。
其二,最关键的是——刘琰对蜀汉来说是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人”。拿这种人来杀鸡儆猴、敲打那些有“蹬鼻子上脸”苗头的大臣,相当划算。
杨仪之亡:弄权者终因权力而死
相对于上述两位,杨仪的名气较大,在此不赘述他的早期经历。作为一个来自荆州、由关羽派到蜀地的士人,他在蜀汉政权中的利益是有保障的,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把他看作政权的班底人员。不过,此兄却有个明显的缺点:脾气暴躁。
当初刘备自立汉中王后,杨仪被提拔为尚书,位置不可谓不重要;然而,这位老兄很快就在东征期间跟尚书令刘巴闹矛盾,于是刘备便把调为弘农太守。由此看来,理亏的一方八成是杨仪。
刘备死后,杨仪被同出自襄阳的诸葛亮引为丞相府长史,全权负责后勤保障、制度规范等工作,完成的相当漂亮。但是,他跟军事才能出众但却性格刚直的魏延不对付,俩人针尖对麦芒、势同水火。
同一个团队中,一文一武两大骨干的关系紧张,应当是个大忌;但与当初刘备的处理方式不同,急需用人的诸葛亮并没有采取什么调整动作,这也为后来的极端局面埋下了隐患。
诸葛亮死后发生的悲剧咱们都知道:魏延不服从杨仪的调派,二人直接翻脸;最终不占理的魏延吃了大亏,沦为孤家寡人后被马岱追杀。
但随后,杨仪的一系类举动就太过了:
首先,他拿到魏延的首级后,边用脚踩边口吐莲花,随后未经请示就夷灭魏延三族;
其次,杨仪和魏延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俩人都认为自己应当接替诸葛亮,当时也有两种舆论分别支持二人。但是,实际上他俩都没没戏:跟诸葛亮理念不同的魏延肯定被PASS,而在诸葛亮看来,杨仪“性情狂狷狭隘”,同样接不了自己的班。因此,他在死前曾秘密告诉刘禅的使者,推荐蒋琬、费祎按顺序接班。
但这下杨仪不干了,他自认为比蒋琬资格老、能力强,不满情绪形于颜色;后来费祎去查看他的情况(极有可能是刘禅指派),杨仪竟然说后悔当初诸葛亮死后自己没带兵投降曹魏!
不知道听到这话后,刘禅是否后悔当初没有在杨、魏之中选择魏延。第二年,他就把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但即使这样,杨仪还不依不饶、上书痛骂。随后朝廷忍无可忍、派人前来捉拿,杨仪闻讯后自杀。
咱们可以这么下结论:杨仪、魏延,其实是一类人,他们有才,但却被这份才华蒙蔽了双眼,以为更高的权位唾手可得、舍我其谁;如果最终结果与自己的预想不吻合,便会失控、做出不理智举动,最终害人害己。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刘琰、李邈、杨仪,实际上分别代表了职场中的三类人:老资格的庸才、眼高手低的怪才、心高气傲的人才。在封建时代,这三位都因自己的言论、行动付出了惨痛代价(由这件事可以看出,刘禅并非一无是处的糊涂蛋);在现代社会,这样的人也免不了会处处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