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历史上真实的纳兰容若有什么样的故事,三十岁便郁郁而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纳兰容若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纳兰性德,又字容若。这个男人大概也就是现代言情小说里那些多情贵公子的原型:生于清代康熙朝的显赫世家,父亲是大学士,自己年少的时候不但出身高贵,而且天生聪颖。而且纳兰性德作为满洲正黄旗,属于当时的八旗贵族子弟,在清朝前期受到的是文武兼修的教育,是康熙身边的一等侍卫,随君出征过不少地方,同时又是公认的清朝第一词人,这种人设在小说里都很难以想象。

  但纳兰性德虽然这么“苏”,人设这么完美,却天妒英才,去世时仅三十岁。虽然短暂,他这一生却写过无数著名的诗句,至今在各种平台上走红。就如“人生只如初见”这句引发无数“初见”潮的词句,原词是这样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这首词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爱人抛弃的幽怨心情。“木兰花”是词牌名,词牌名和词的意思一般没有关系。第一句中的“初见”和“秋风悲画扇”,讲的是班婕妤和汉成帝的故事:

  汉成帝就是那个著名的坐拥赵氏飞燕合德姐妹的荒淫皇帝,在这姐妹俩入宫以前,班婕妤也曾因美貌和才学受宠。但因为班婕妤生性贤淑,有着“却辇之德”,连和皇帝一同乘车游玩都觉得不妥,怕耽误皇帝勤政,所以性情上满足不了汉成帝的贪玩好乐,并没有长久受宠,后来还受到赵氏姐妹的迫害,以入秋后被弃置的团扇“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自比。因此“扇”也经常成为后世写被弃女子的意象。

  所以这句其实是用班婕妤被抛弃,长居冷宫的典故,比喻女子被爱人抛弃的境遇和心情,之后两句感叹“故人心易变”,也是接着倾诉自己的悔恨和幽怨。后面几句则是讲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故事,说这个变心人还不如唐玄宗,虽然没有在马嵬坡救下杨玉环,但起码在听见雨声的时候还有对爱人的思念,即“雨霖铃”的典故;也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全篇写得哀怨凄婉,屈曲缠绵。

  这首《木兰花》虽然写的内容是男女之情,但他自己的本意好像是“拟古”、“谏友”,能让人读得真情实感,实在只能说写的太好,同时他也比较情感丰富。

  拿另一句著名的“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来说,这句话还成了某畅销书的标题,用以打造新一代才女作家的唯美文风。然而后人想模仿纳兰的风格,大多免不了一丝矫揉造作或者无病呻吟,纳兰本人写的词真情实感,才不搬弄文词、故作玄虚: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临江仙·寒柳》)

  王国维是晚清的美学大家,对纳兰性德评价极高,因为纳兰词符合中国诗的终极境界:大巧若拙,言简意赅。

  这首《临江仙》十分易懂,前文都在描写春寒景象,柳絮杨花被冰雪摧残,以及夜晚的柳树在月下凄冷萧疏的美。然后转念写到在繁茂的柳丝摇落的时候,免不了回忆起当年的那个女子,可是只能在梦里再续前缘,借西风这个意象还有紧锁的眉头,暗示自己满心都是萧索和遗憾。

  一方面言辞从简,讲究意象的选用和组合,另一方面情感深厚,余味悠长。这样是概说,细讲妙在何处则非常丰富,弄懂这些能够提升大大提升你的审美能力,非常建议去找有注解的讲纳兰的词传来看,文末有推荐书目。

  这首词的故事则是纳兰自己的故事。纳兰曾经有一位两情相悦的表妹,是他无法忘怀的初恋。他在词中提到过,称她“谢娘”,即自己心爱的女子,为她写了不少词作。

  据说这位表妹也是一位美人,纳兰对她有“有的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的感觉。然而这位表妹之后入了宫,两人成了陌路,纳兰愁思郁结。他朝思暮想,一定要见她一面,想尽办法进了一次宫;但宫禁森严,两个人一句话也没有说上,纳兰怅然而出。

  后来纳兰也娶了妻,两人据说有过通信,或者托人馈赠过食物,但到底终生不能相守。最后谢娘在宫中郁郁而终,纳兰为此无尽伤感。这个故事虽然肯定无法完全证实,但根据纳兰一生甘做一名宫廷一等侍卫来看,或许也是为了离心爱之人的居所近一点。

  总之,真正读到纳兰词,你才会发现那些网红古风句子都弱爆了。纳兰词里随手摘录一句,或者背下一句,不仅能真正意义上提升你的朋友圈逼格,而且品味的时候也满口留香。

  当仓央嘉措遇上纳兰容若,李煜遇上李清照,便是穷尽一生的诗词高峰了吧,点击下方链接,就可以一次性揽入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