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时势造英雄!刘邦的朋友为何都能称为顶尖人才?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的朋友为何都能称为顶尖人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了解历史的一些同学有些时候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譬如像刘邦、朱元璋都是布衣出身,自己本身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读过书,但是人家就是很厉害,很聪明,最终成为了皇帝。人家不仅自己厉害,关键身边那一群老乡也很厉害,一个二个打起仗来跟天神下凡似的。

  那么大家可能就会疑惑了,为什么这些人会这么厉害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来简单给大家分析一下。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我认为要具备四个标准:时势、命数、运气、能力,虽然不能说这些因素是缺一不可的,譬如命运这玩意假如注意你是要成功,那有没有能力也无关紧要。

  但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四点,基本上就离成功不远了。当时秦末的大变局给了刘邦团队机遇,让他们能走出沛县那个小圈子,去更大的广阔空间施展自己的才华。这一点不需要多久解释。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时候已经快五十岁了,萧何、曹参、周勃这些人的年纪与刘邦相当,在当时也都是油腻中年大叔。

  如果没有秦末大变局的时势,刘邦肯定是继续在泗水当亭长,萧何肯定是继续在沛县当县长助理,曹参肯定也是在监狱管犯人,周勃继续当他的吹鼓手,樊哙继续杀他的猪,夏侯婴继续当他的司机。他们不会有任何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所以说,刘邦团队的人能成为顶级人才,他们首先就得感谢时势成就了他们。

  命数

  刘邦身边的老乡、好友能够出生在刘邦这个猛人乡里,并与刘邦结识,就具备了他们能成功的“命数”。不要小瞧了这一点。中国有句古话,叫“命中遇贵人”。这个“贵人”并不一定是给你提供直接帮助或这建议指导的人,而是能给你带来某种契机,能改变了你一生的轨迹的人。

  所谓“命数”也一样。“命数”并非是指命中注定就会如何,而是说,命中会有某种契机帮助某人去向哪个方向发展。

  举几个例子说。韩信厉害吧?可他在项羽那边就是个执戟的卫兵。项羽不用他,就算他再有才华也是白搭。如果他不是碰到了夏侯婴,经夏侯婴推荐给萧何,再由萧何极力推荐给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刘邦,直接给封他个大将军,他哪有机会施展自己的绝世军事才能?(这也是韩信为什么对刘邦忠心耿耿的原因之一)

  还有陈平,他读书过,有才,但是碰不到好的平台,他的一身才华也是白搭。项羽是怎么用他的?刘邦又是怎么用他的?陈平投奔到刘邦帐下,刘邦问以前当什么官?陈平说都尉,刘邦直接就封他当都尉。军中的很多人对此都不服,但刘邦就力挺他,坚持认为他是可以的。

  同理,萧何、张良也一样。如果萧何不是跟着刘邦,张良继续跟着韩王,他俩大概率都会沦为时代的“炮灰”。我再举几个反例。项羽身边没人才吗?应该是有大把人才的。可惜项羽不会用人,结果一个都不出名。

  陈胜身边没人才吗?多了去了!周市、邓宗、武臣、宋留、葛婴(诸葛亮祖先)都不是无能之辈,可陈胜就是见不得别人称王,葛婴扶持楚国后裔为王就被他所杀了,武臣称王也让他不满。相比之下,看看人家刘邦的气魄,彭越、韩信想封王,他不满,但强忍着不满也给封了王。

  跟着刘邦,他能给人最大程度的施展空间。而跟着陈胜,就是白搭啊。像陈胜这种人,就算塞给他韩信、张良、陈平也是无济于事。所以说,其实不是沛县那群后来很厉害的人是刘邦的老乡,才成就了刘邦帝业,而是沛县那一群老乡和有野心、有能力的刘邦是老乡,才成为了“后来很厉害”

  的人。

  如果他们的主公不是刘邦,而是项羽、陈胜这种见不得别人好的竖子,他们大概率不会成为当世之豪杰。

  运气

  一个人想要建立功业,运气是不能缺的。西汉那群开国功臣百战不死,能熬到最后,这就是他们的“运气”。其实这一点也很重要。刘邦斩白蛇起义,在沛县闹革命时,跟着他的将士有几千人,其中樊哙、周勃、雍齿、萧何、曹参、周昌这些人都在其中。

  看着这份起义名单,你可能会觉得刘邦的运气真好,居然开局聚拢了这么多的人才为他效力。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除了这些“后来很厉害”的人之外,几千人中的绝大多数人后来怎么样了?

  也许有比韩信更具天赋的年轻人运气差,在第一场战斗的第一阵箭雨中就死掉了。而死掉的人是不会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所以说,运气不好的人就没资格谈成功,这类人注定是成功人士的陪衬,他们属于“有命无运”的一类人。

  能力

  前面说的那么多,不是否认西汉开国功臣的能力。实际上,我也是认为那群开国功臣都是有能力的人。毕竟没能力的人,比如像赵括、马谡那种杠精,即便你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他也把握不住机会。

  总的来说,一个人能在时代大潮中活下来并建立功业,他首先要有命数,必须要跟对一个正确的领导者(跟对人,起点高),其次要有运气,别当炮灰。最后,只有被筛子筛选下来的幸存者才有资格谈能力。

  就拿刘邦团队来说。他们生在了乱世,这是他们的时势;他们跟了刘邦,而不是陈胜那种见不得别人比他好的小人,这是他们的命数;而他们在创业初期没被乱箭射死,没被乱刀乱枪砍死,这是他们的运气;当团队规模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们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上人时,他们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最后,用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一句话做个结尾:

  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

  我觉得这句话就可以解释刘邦团队(包括后来的刘秀团队,曹操团队,李世民团队,朱元璋团队)人才为什么会扎堆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