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朱元璋早年经历并不好,朱元璋登基后为何没有删掉该历史

  对明代皇帝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的经历并不好,那他当了皇帝以后,为什么不删改历史?

  开国皇帝为了显示自己乃是天命所归之人,往往会神话自己的出身,比如汉高祖刘邦就声称自己是母亲与神龙所生之子,隋文帝杨坚也声称自己出生时头有双角,掌纹恰好是一个“王”字,宋太祖赵匡胤说自己是母亲梦到太阳入怀而生下自己的,就连依靠玄武门之变夺位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声称自己出生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

  可是,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不仅没有神话自己的出身,更是把自己幼年的生活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甚至连小时候放牛、年轻时当过和尚的经历也毫不隐瞒,这体现的是朱元璋对自己绝对的自信,因为古往今来,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他不需要靠这些来装扮自己。

  其实,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之后,有一段时间对自己的卑微出身非常在意,也想为自己攀一门亲戚,以提高自己的出身。他的手下大臣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便有人在这方面动起了脑筋。

  其实这个人是现成的,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姓朱的,大概就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朱熹了,而且朱熹出生在福建,朱元璋出生在安徽,两地相隔不远,恰好能对得上。但对这件事,朱元璋还是有些犹豫。

  有一天,朝中一位姓朱的官员来拜见朱元璋,谈完公事,朱元璋顺口就问了一句,“你姓朱,那你是不是朱熹的后裔呢?”

  这位官员其实品级很低,对朱元璋来说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当他听到皇帝问他这个问题时,根本不了解朱元璋是出于什么目的,但这位官员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臣并不是朱熹的后裔。”

  朱元璋听到之后,大为感慨,心想:“这样一位低级的小官,尚且不肯乱认朱熹为祖宗,我作为一国的皇帝,为什么要认别人为祖宗呢?”

  从此之后,朱元璋彻底断了乱攀亲戚、提高出身的想法,在他所有的诏书中,凡是提到自己的出生,都是“予本淮右布衣”、“朕本农夫”这样的说法,对自己的出身毫不隐瞒。

  在朱元璋当了吴王之后,曾亲自撰写了《朱氏世德碑记》,其中朱元璋将自己的出身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有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桑。”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将自己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提起自己曾经当和尚的那段经历时也毫不忌讳,而是直说自己曾“托迹缁流”。

  在朱元璋当了皇帝后的第11年,他叫人重建老家父母的陵园,并亲自撰写了皇陵碑文,其中提起自己当和尚的经历:“空门礼佛,出入僧房。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飏。”过了两个月,连寺庙也无法维持生计了,于是朱元璋只好外出做行脚僧。

  朱元璋接下来的这段经历,被很多人认为是他做乞丐的证据,但其实不对,乞丐是靠“乞讨”生活,而和尚是靠“化缘”生活。虽然这两者在形式上看起来差不多,但从本质上说,“化缘”是和尚教化众生的一种方式,而“乞讨”只是单纯地为了个人生活。

  所以,朱元璋在淮西流浪的三年时间里,他是一名依靠化缘为生的行脚僧人,而不是一个靠乞讨为生的乞丐,严格来说朱元璋并没有做过乞丐,朱元璋本人也从未承认自己做过乞丐。

  对于那段时间的经历,朱元璋也没有刻意拔高自己,比如说自己素有大志,或者自我磨砺之类的话,而是很真挚的说道:

  “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朝突炊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趍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

  朱元璋说自己“百无所长”,不了解靠什么才能生存下去,投靠亲友也是自取其辱,苍天茫茫,竟无一个可落脚之处,把自己当年落魄狼狈的情景真实地写出来。

  通过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和任何一位开国皇帝不同,他没有编造自己出生时的异象,没有为自己编造一个贵族出身,没有拔高自己幼年和青年时的能力和思想,而是把自己的所有经历都讲了出来。

  要了解,有些经历是朱元璋本人说的,他如果愿意改一改,或者稍微拔高一下,没有人可以拆穿他,毕竟当事人可能都死光了,而且大家为了恭维他恐怕还要想方设法帮他证明此事。刘邦说自己是神龙之子,赵匡胤说自己是太阳之子,杨坚说自己头生双角,这种鬼话都被堂而皇之地写进了正史之中,朱元璋要编造几个自己发迹前英明神武、志向远大的故事,岂不更是小儿科?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没那么做?我觉得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绝对自信。他为什么对自己如此自信呢?我认为,这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

  从秦始皇到宣统皇帝,两千多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但没有哪一个人比朱元璋得位更正,之所以这么说,我有四条理由。

  第一,朱元璋出身最低。朱元璋的家里没有地,父母是靠给地主种地养活一家子人。父母死后,朱元璋当过和尚,还俗投军时也只是做了一名普通的步卒。有人提汉高祖刘邦,可刘邦在秦朝时还是一名亭长呢,虽然官不大,手下也管着两个人呢,而且他跟县里的萧何等人也是好友,出身要比朱元璋高一些。

  第二,朱元璋没有借助任何外力。朱元璋的成功,完全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没有借助任何外力,就算他曾做过郭子兴的女婿,可后来也出走了,只是带了二十四个人单干,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打出了一片天,甚至后来还把郭子兴接了过来。

  第三,朱元璋没有做过前朝的官。朱元璋小时候当过放牛娃,种过地,长大了当过和尚,但就是没有当过元代的官,也不是什么小部落的首领,没受过前朝的任何恩惠,所以他参加起义军,最后推翻元代,绝对谈不到“背叛”两字,而其他开国皇帝多多少少都与这俩字沾点边,比如唐代。

  第四,朱元璋是堂堂正正打下来的天下。朱元璋是在战场上,通过堂堂正正的战斗,击溃了陈友谅、张士诚等队伍,进而军队北伐,将元军赶出了中原,进而统一天下,并不是靠着阴谋诡计,更不是夺权谋朝篡位。

  基于以上四点,使得朱元璋对自己能当上皇帝,有着绝对的自信,因为这些都是他自己“挣”来的,坐在这个位置上,他不会心虚,不会亏心,历史上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唯有秦始皇能与之相比,但秦始皇的起点实在比朱元璋高太多了。

  对朱元璋来说,他根本不担心有人质疑他的皇位的正统性,所以不必像刘邦、杨坚、赵匡胤等人一样,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完美的、没有瑕疵,像神一样的出身和过去,以蒙蔽不知真相的老百姓和文人。明代建立,绝对不会有任何人提出质疑:为什么是朱元璋当皇帝而不是别人?

  正是因为这种绝对自信,朱元璋才会对自己的过去毫不忌讳,在他看来,幼年和青年时的艰难,更能体现自己的白手起家,完全没有隐瞒的必要。

  就好像我们现代人,如果是靠自己工作一点一点挣到的钱,就花得理直气壮;如果是靠坑蒙拐骗,或者父母给的钱,难免就有些心虚。一旦心虚,就会不断地向别人解释:商人会说自己从不骗人,歹徒会说自己非常善良,富二代会说自己从没花父母一分钱……

  鬼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