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北魏会在短短三十余年中,为何会走向了灭亡呢?

  说到北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公元534年秋,一支疲惫不堪的队伍正在追兵的追击之下慌忙向西逃去,在这支队伍里有这北魏最后一位君王孝武帝元修与一众文武大臣。经过了月余的提心吊胆,这支队伍被前来接应的关陇集团打退追兵,接入长安城。

  同年十月,北魏大丞相高欢以元修弃国而逃为由,废掉了北魏孝武帝,改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同年年底,因元修与宇文泰矛盾激化,宇文泰诛杀元修,改立元宝炬为帝,从此,北魏正式灭亡,分裂成为了东魏、西魏。

  而此时距离一代雄主北魏孝文帝病死于谷塘原行宫仅仅过去了三十五年……

  在这三十五年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在孝文帝手中走向顶峰的北魏,会在短短三十余年中走向了灭亡呢?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当年孝文帝改革留下的“一粒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粒灰”逐渐成为了“一座山”,最终压在了北魏王朝的身上,成为了压死北魏的最后一根稻草……

  孝文帝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值得浓墨重彩描绘的一场改革,在这场改革之中,北魏孝文帝高瞻远瞩、锐意进取,坚决镇压守旧势力,使得自西晋末年以来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得到了极大地缓解,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也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

  我们都知道,孝文帝的改革可以将孝文帝迁都洛阳作为分界线,之前是针对北魏面临的困局,在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的制度改革,迁都洛阳之后,便开始了全面汉化,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一粒灰”,便就是在迁都洛阳之时留下来的。

  公元386年,拓跋珪称王,定都盛乐,建立起了北魏政权,因此前不可一世的前秦帝国轰然垮台,天下四分五裂,北魏得以建立和存续,很大程度上依赖武人,因而在北魏建立之时,武人地位极高。

  不仅如此,在北魏建立之初便时常受到柔然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在迁都平城之后,为了拱卫京畿,北魏统治者在北方设立了京北六镇,常以“国之爪牙”、“国之肺腑”称呼六镇镇民,可见其地位之高。

  可是随着北魏政权的不断稳定,尤其是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柔然对北魏的威胁已然没有建国之初的威胁大了,北魏统治者们便开始不再重视京北六镇。

  到了北魏文成帝时期,文成帝一改此前从王公贵族之中选拔优秀子弟北上戍边的传统,反而大肆发配囚徒至六镇,使得京北六镇的地位大大降低。不过此时因为北魏的都城还在平城,京北六镇地位虽然下降,却仍旧还是抵御柔然,拱卫京畿的一道重要防线,六镇军民的待遇还算过得去。

  直到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的防御重心随之南移,京北六镇失去了原来的作用,戍守六镇的鲜卑贵族因为错过了南迁,地位一落千丈,朝廷也开始对京北六镇军民不太上心了。

  在孝文帝进行全面汉化之后,北魏不仅吸收了汉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糟粕,比如抛弃了鲜卑族的武勇,进而开始歧视武人,以至于一度闹出了禁军叛乱。

  不仅如此,因为军事政治重心的南移,京北六镇将士、贵族的升迁和待遇远不及南迁洛阳的那群人,一来二去之后便使得北魏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激化。与此同时,六镇贵族便开始对镇民进行压榨,加剧了贫富差距,引发了镇民的强烈不满。

  孝文帝在世之时,因为其拥有巨大的声望,尚能控制住京北六镇,可问题就是,孝文帝英年早逝,仅仅只活到了三十三岁。在他死后,其子宣武帝元恪凭借着孝文帝留下的基业,顺利的将北魏推上了顶峰。但是,宣武帝却无孝文帝的魄力,将改革继续下去,解决改革诱发的各种问题,到了晚年更是宠信奸佞,导致朝政日益黑暗,国力凋敝。

  到了孝明帝在位时期,因为北魏统治阶级内部相互倾轧,矛盾不断,朝臣相互勾结,吏治日益腐败,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六镇军民再也忍无可忍,于公元523年聚众杀害镇将,拉开了六镇起义的序幕。

  可笑的是,当年京北六镇设立之初,是为了抵御柔然南侵,而如今在六镇起义之中,两者的立场却互换了——六镇军民起兵反抗北魏统治,而柔然却受北魏招安,奉命镇压六镇军民。

  经过了两年多的斗争,六镇起义失败,但是因为北魏统治者在对待六镇军民的问题上再度失误,由此诱发了规模更大的“河北起义”。在连番打击之下,曾经盛极一时的北魏帝国已然风雨飘摇,大厦将倾。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在乱世之中,被誉为“北魏曹操”的尔朱荣以及高欢、贺拔岳、宇文泰等人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随着他们的登台,北魏迅速走向了灭亡,历史翻开了全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