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同样是汉代的“长公主”,一个嫁功臣一个嫁平民

  “长公主”通常指皇帝的姐妹,这个头衔也能被授予最得宠的嫡女。她们的地位往往超过一些诸侯王,甚至能深度干涉朝政。西汉共有6位长公主,最早就是吕后的独女——鲁元公主,不仅为儿子争取到异姓王的头衔,还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弟弟。不过,西汉权势最大的长公主并不是鲁元,她甚至没有真正拿到“长公主”的头衔,而是另有其人。

  惠帝和吕雉死后,刘氏宗族和开国老臣们,担心皇权将从刘家转移到吕家头上,起兵诛杀吕家子弟。他们担心惠帝的儿子们并非他亲生,而是被吕后暗中调换,于是拥立了并非吕后所生的文帝。文帝是一位勤俭仁慈的君王,而馆陶公主是明确记载的第一位长公主,文帝唯一的嫡女。

  文帝有两个嫡子,都表现得相当精明能干。文帝去世后,景帝继位,他的弟弟则是过继出去,得了梁王的头衔。理论上讲,根据汉朝的礼法制度,诸侯王应该回到各自的封地,不得随意进京,更不能停留不走。

  景帝不是个多么仁和的君主,名将周亚夫就是受他猜忌而死,但他确实是个大孝子,对母亲窦太后非常体贴。窦太后不愿意幼子离开身边,他也不忍心拂母亲的意愿,还是在群臣的劝说下,梁王才被赶去封地。

  梁王走了,担心母亲寂寞,景帝就让这个唯一的姐姐留在母亲身边。她嫁给了功臣之后的陈午,生下了2子1女。因为长子将来必定会继承父亲的爵位,她就为幼子求来一个侯位,据记载封地高达15000户,还娶了个公主,相较哥哥可怜巴巴的1800户,风光得多。

  馆陶的精明完全不逊于男子。她除了讨好母亲,还不忘经常从民间找来美貌的女子,进献给景帝。景帝的皇后因为没有子嗣而失宠,他把庶长子刘荣立为太子,太子的母亲栗姬也因此最受宠爱。馆陶为了自家的富贵,觉得光考虑到次子还不够,为了给陈家打上一个“双保险”,她找到栗姬,希望将自己的独女嫁给太子刘荣。

  栗姬当时就因为年老有些失宠,非常反感馆陶进献美女的举动,一气之下拒绝了提议。于是馆陶又找到王夫人,成功将女儿“推销”出去。在两人合力之下,刘荣被废黜,而王夫人的儿子当上了太子,这就是后来的一代雄主武帝,而那个用来联姻的女儿,正是武帝的首位皇后,“金屋藏娇”的女主人公——陈阿娇。

  除此之外,馆陶与另一个弟弟梁王的关系也很好,是家族联系不可缺乏的纽带。由于景帝的削藩政策,南方的各诸侯国纷纷掀起叛旗,史称“七国之乱”。在战争中,梁王始终忠心耿耿地站在哥哥一方,竭尽全力把叛军挡在外面,战功几乎和朝廷派来的周亚夫等人一样多。

  景帝非常高兴,趁着酒醉,直接对弟弟许诺,要将他立为继承人。这虽然只是酒醉后的胡言,但是是从皇帝口中说出的,大家都当真了。梁王本来就因战功卓越而自满,听闻后更是兴奋难当,直接去找到母亲,要求哥哥写下正式诏书。在太子刘荣被废后,窦太后就向景帝提出了要求。景帝这时后悔了,但又不好翻脸不认人,还好有一位大臣出面,言辞恳切,这才让太后不再参与此事。

  景帝的难关过了,但梁王却非常愤怒,直接派人刺杀了那个大臣,兄弟俩也因此闹得很不愉快。这时,还是馆陶出面,才使得两人重归于好。

  另一位女主角——平阳长公主则是景帝的嫡女,武帝的姐姐。她非常憧憬自己姑母的权势,跟着有样学样,也往弟弟后宫里送女人,先是让自己的歌女卫子夫进宫,取代没有子嗣而被打入冷宫的陈皇后。卫皇后年老失宠后,她又进献了有倾城之色的李夫人。

  平阳一辈子有三段婚姻,先是曹参的孙子,又是夏侯婴的曾孙,都是名门之后。第二任丈夫死后,她发现自己曾经的歌女卫子夫已经当上了皇后,弟弟卫青更是当上了威名赫赫的统帅。于是,她不顾世俗眼光,毅然嫁给了这个曾经的马夫。

  可以说,这两位长公主都是彻头彻尾的“政治动物”。不过,平阳终其一生都没有达到馆陶的权势高位。两人的处事方法和才能其实差不多,关键就在于,景帝顾念家人,而手腕强硬的武帝则不允许任何人觊觎自己的权力。况且,馆陶的靠山窦太后,也不是武帝的母亲王夫人能比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