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科考失败,曾国藩和洪秀全却走了不同的路
道光十三年,曾国藩凌晨起床,天未亮就到了考场。这次是学台大人亲自点名,各个知县等官员排列两旁,气氛威严隆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这次科考,曾国藩自认为找到了写作的门道,经过苦学苦思,悟到了读书不能读死书,要灵活贯通,写作表达真情实感,要把道理讲通透。这次考试,曾国藩没着急下笔,看了试卷后静坐思考了一个小时,构思好答卷的思路,然后才开始从枝干到主干细细打磨,几场笔试下来,曾国藩觉得自己比以往发挥都好。
清朝科举考场
发榜的那一天,曾国藩起了个大早,在榜上搜索自己的名字,结果这一次,在榜单的末尾终于找到自己的名字,曾国藩终于成了秀才。
消息传回曾家,举家欢庆,门口搭起一座龙门,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摆了20多桌酒席,老曾家终于出了一个真正的状元。虽然曾麟书考中了状元,但是毕竟年纪大了,不能在科场上继续考试,但是曾国藩还年轻,还有的是时间考取功名。
在这年之后,曾国藩参加了举人考试,并且一次就考中。举人考试比秀才难度大得多,相当于全省考试,录取比例大约是80个人中录取1名,当年曾国藩成了湖南省第三十六名举人。
为什么曾国藩考得如此顺利,是因为曾国藩掌握了考试的窍门,写文章越来越得心应手,再加上多年深厚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被学台“悬牌批责”,大受刺激,成了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中了举人当年11月,曾国藩离开湖南赴京赶考,看看能否一次考上进士,来一个三连捷。可是进士哪有那么容易的,清朝时全国有几百万读书人,进士三年考一次,一次只录取三四百人,录取的概率比万分之一还小,不光靠实力还要靠运气,曾国藩连续两年没考中,一点也不奇怪。
在道光十八年(1838),曾国藩再一次进京赶考,终于高中进士,这一年他是二十八虚岁。虽然曾国藩考了很多年,但在全国考中进士的平均年龄中,还要年轻十岁。
考中进士后,曾国藩又参加了一次“朝考”,朝考是从进士中选拔翰林。清朝最重视翰林,宰相、大学士等一定要从翰林出身,因此进了翰林院,一个人的仕途大不一样。
按道理来说曾国藩是没机会的,因为他考中的进士名次不高,是三甲第42名,按照惯例一甲进士“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三甲进士“赐同进士出身”。一甲进士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直接进翰林院,二甲三甲必须要参加朝考。
朝考中三甲被选中的比例比较低,几乎没有什么可能。没想到曾国藩在这次考试中发挥得特别出色,竟然取得了一等第三名。以至于道光皇帝审核阅卷时,看到曾国藩的文章很喜欢,把第三名改为第二名,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道光皇帝
消息传到湘乡,全省跟着沸腾,如此年轻的翰林,将来最差也能当个知府,弄好了,往上可以做到总督大学士也不无可能。这样曾家在当地的地位如火箭般飞升,成了顶端的官宦人家。前来攀附者众多,送钱送物、问寒问暖,连当地县令也到家拜访,跟曾国藩的弟弟们称兄道弟,把曾国藩的父亲称为老太爷,爷爷称为老老太爷,以至于爷爷曾玉屏夜不能寐,回想自己当初送孩子学习的决定真是英明无比。
翰林院
长达九年的考秀才生涯,是曾国藩痛苦的记忆,曾国藩后来回忆道:
“余……小考七次始售。然每次不进,未尝敢出一怨言,但深愧自己试场之诗文太丑而已。至今思之,如芒在背。”
相比之下,曾国藩那些同学,有几个成了秀才之后,在旁边看曾国藩父子的笑话,结果后来连一个举人都没考上。
艰苦的科举经历对曾国藩来说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勇”的特点。在他后来的经历中,遇到挫折越能激发斗志。与曾国藩同一代的一个著名人物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相比,就是“同途殊归”了。
洪秀全考了四次秀才不中就放弃了科考,受到了严重的刺激,竟然晕倒在榜前。以后彻底放弃了科举,转而创立“拜上帝教”
,走上了与曾国藩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科举失利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崇尚笨拙”。一般人是办事越巧妙,越省力气,越走捷径当然越好。很多人办事追求高效率,而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