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土木堡之变明朝由盛转衰,明朝疆域有没有损失

  还不了解:土木堡之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土木堡之变,明代险些亡国,为何疆域却并未损失多少?

  明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土木堡之变,是由大宦官王振挑起的事端,朱祁镇盲目轻信宦官,才酿成了惨剧。明英宗被俘以后,明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幸亏京师保卫战取得了关键胜利。

  不然明代的国祚将就此终结。与其它王朝不同,在主力部队几近消耗殆尽后,明代的疆域并没有损失多少。

  对于执着于中央集权的大明王朝来说,土木堡之变成为了一次检验“集权成果”的实战演练,而实战地结果则是成功守住了疆土,也保卫了大明的江山。那么,明代在经历大败后是如何“自救”的?又是怎样守住疆土的呢?

  一、稳住局面

  土木堡之变后,明代三大营主力几近全军覆没,更为致命地是损折了数员领军大将,连明英宗朱祁镇都被瓦剌所俘,一时间明代统治阶层群龙无首。瓦剌在取得大胜后,决定乘胜追击,将进攻的目标瞄准了京师,明代一度出现亡国危机。

  不过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以于谦为首的爱国官员们顶住压力,争分夺秒训练大军,坚壁清野,动员城中百姓共同抵御瓦剌的进攻。与明代京师的防务相比,瓦剌善游击、机动性强的优势在攻城战中显得一无是处。

  在遭受明代火炮的轰击后,瓦剌大军尝到了军备严重落后的苦果,恰逢此时瓦剌国内又出现内忧,也先可汗只得退兵回营。京师保卫战的胜利鼓舞了明代臣民的士气,而另立新帝也被提上了议程。

  明英宗被俘后,以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官员力挺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即位,在京师保卫战胜利后,主战派掌握了整个朝局的话语权。朱祁钰即位,是为明景帝。

  明景帝登基后,广纳贤才、励精图治,重用于谦等一干重臣,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都有所作为。与哥哥明英宗相比,景泰帝算是明代中后期少有的明主。

  二、集权政治

  即使经历如此大规模的惨败,在明代内部也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这跟明代的集权政治密切相关。即使皇帝被俘,之前设计的一整套政治体制仍然可以让明代的秩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这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内阁制度。

  自永乐皇帝始,内阁制度就成为帮助皇帝执政的左膀右臂,不过名义上是行政的中枢,但实际上仍是决策的执行者。

  在实际参政中,他们更多地是以参谋的身份帮助皇帝决策。至于其它对皇权能够产生威胁的势力,如宦官和外戚,则被明代前期的皇帝们压制得很死。

  锦衣卫和东厂的存在,也成为了皇权制约臣权的杀手锏。在皇权空缺的情况下,宦官、内阁、外戚三方势力都不能在朝中占据绝对主动。

  皇权仍然是统领一切力量的核心,而于谦等人推举朱祁钰为帝,是适应了当时明代要急于应付瓦剌南下的紧迫局势。

  虽然明代的集权政治在中后期有所减弱,但前期打下的基础让皇权始终是众多利益集团的统领,最后破坏这种利益平衡地就是崇祯皇帝自己。

  三、军事体制

  回归到最基础的问题,明代在土木堡之变中损失了近乎全部主力,但疆域却并没有损失多少,这与明代的大军体制也有很深的关联。明代前期实行卫所制,主张世代皆兵,纳入军籍,这样虽然让大军内部年龄结构失衡,但大体秩序易于掌控。

  卫所制度之外,明代在重要地区实行更戍制,换防的频率很高,几乎每年都会换防或是更换将领,在频繁更替下,很难有将领能够在地方扎根,也就无法培植起自己的势力。

  大军世代蒙受皇恩,自然忠于中央而轻地方。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内部稳定团结,才能集结力量一致对外。

  明代在土木堡大败之后,仍然维持了对地方的控制,并没有降低对地方的控制程度。究其原因:一是自古中原百姓就认同大统一概念,以汉族为主要民族的中原地区也具有排外性,瓦剌撮尔小国自然无法在中原建立秩序;

  二是明代精于集权政治,宦官、外戚、内阁都无法在朝中完全掌握话语权,这也是制衡之术发挥作用的结果;三是明代固有的大军体制,让地方无法脱离中央的挟制,具备起兵造反的条件,中央无疑占据绝对主导权。

  当然,明代能够得以存续,很大程度上也要将功劳划给于谦等一干重臣。如果不是他们力排众议,拒绝南迁,恐怕明代会走上宋代的老路,明英宗复辟之后,出于政治报复的目的诛杀了于谦等人,囚禁了弟弟景泰帝,明代至此便走向衰落。

  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