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中世纪的黑死病怎样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体制和教会

  时间:1348年

  影响:黑死病对欧洲造成了很大影响,不仅人口急剧下降,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加速解体,还动摇了当时支配欧洲的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地位。

  在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中,往往都是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如战争、宗教改革和新航路的发现,但是对于14世纪的欧洲来说自然界的力量更强大,因为这次自然灾害不仅改变了社会结构,还摧毁人们的信仰,这就是黑死病。一时间黑死病在欧洲肆虐,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幸免,黑死病成为了当时欧洲最恐怖的瘟疫。

  对于欧洲在14世纪时所经历的这场噩梦很多史学家和文学家都有记载,最典型的就是薄伽丘的《十日谈》,书中记载了当时发生瘟疫时出现的可怕场景:病人突然地跌倒在大街上死去,更有甚者人们悄无声息地死在了家里,直到邻居闻到隔壁尸体的恶臭才被发现。最悲壮的场景是“葬礼连绵不断,而送葬者却寥寥无几”,教堂和墓地都已经没有办法容纳这些尸体了,于是不得不像货物一样堆放在一起掩埋。

  由于人口剧减,曾经繁忙的田园无人耕耘、奶牛随意在大街上散步,飘香的酒窖无人问津,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了饥荒。但是也有一些人伺机继承了别人的财产,成为了富豪,但是在黑死病阴影的笼罩下,暴富的人们无暇享受这意外财富带来的喜悦。他们用无度的挥霍来消除心中的恐惧,通宵达旦低参加舞会、宴会、赛马等娱乐活动,甚至主教、传教士和僧侣也加入了这股狂潮。政府官员似乎也是这场瘟疫的收益者,他们可以毫无顾虑地恣意侵吞国库中的任何财富而不用担心受到惩罚。除了消遣之外,人们为了得到心里安慰随意的迁徙,欧洲的社会秩序开始变得极为不安定。

  给欧洲造成如此大恐慌的黑死病爆发于1348年,因患者身上会出现黑斑而得名。其实这是一种鼠疫,最早出现在亚洲西南部,之后随航海船只一直向西扩散,黑海、地中海、北大西洋沿岸、波罗的海等,欧洲所有的国家几乎都笼罩在死神的“庇佑”之下,唯一得以幸免的只有路途遥远和人口疏落的地区。这场瘟疫致使欧洲尽2500万人死亡,几乎达到了当时人口的一半。而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人口在这次灾难中大约7500万人丧生,死亡人数之多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种流行病。即使是血腥的英法百年战争也在瘟疫面前望而却步,暂时偃旗息鼓。

  中世纪的欧洲在经历了这场肆虐的黑死病后变得弱不禁风。原来受剥削的对象——农民大部被瘟疫夺去了生命,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不愿在像以前一样生活,开始试图挣脱封建束缚。瘟疫结束后,一部分人不断地涌入城市,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留下来的农民获得了部分土地,地租也开始由货币替代,这一切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萌芽。

  黑死病不仅仅冲击了封建体制,还给了宗教当头一棒。基督一直是欧洲人的精神支柱,但是在灾难面前神职人员和他们一样惊慌失措,并随着人流争先恐后地逃离了故土。而万能的上帝在人们最需要帮助时也表现得无能为力,宗教所展现出的无能,使人们对宗教的传统权威性产生了怀疑与动摇。失去精神家园的欧洲人,开始寻找新的精神支柱,巫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取代了上帝的位置,并在欧洲长时间流行。

  这场瘟疫在暂时地退隐之后,又曾反复了很多次,直到18世纪欧洲才彻底地摆脱了这场噩梦。黑死病对欧洲造成了很大影响,不仅人口急剧下降,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加速解体,还动摇了当时支配欧洲的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地位。后世的医学家、社会学家认为它的破坏性可以和核武器的毁灭力量相提并论。

  链接:【十日谈】

  《十日谈》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薄伽丘的代表作。这部著作以当时意大利发生的黑死病为背景,是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书以避难的10个男女青年在10天之内讲的故事为主线,再现了当时意大利广阔的现实社会,抨击了当时的禁欲主义和宗教神学,对欧洲文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