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出身贫寒到官至内阁,杨士奇经历了什么?

  出身贫寒到官至内阁,杨士奇经历了什么?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死后,9岁的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太监王振上位;王振野心勃勃,逐渐权倾朝野,甚至连五朝元老杨士奇也拿他没有办法,导致晚年不保。

  明成祖朱棣之后,出现了三阳开泰,以学识能力出名,分别是杨荣、杨薄、杨士奇,其中杨士奇是先后经历了五朝元老的朝廷重臣。

  说起杨士奇,出身贫穷,自幼丧父,母亲改嫁罗同知,自然杨士奇也要改姓。

  有一次参加祭祀罗氏祖先,杨士奇被发现偷偷制作土像祭祀杨姓祖先,母亲当着丈夫罗同知的面,不知说什么,只能破口大骂,却被丈夫所阻。

  他蹲下身来,摸摸杨士奇的头,说道:“士奇这么小的年龄就不忘本,是个好孩子,长大以后肯定也会有所作为,从今以后,可换回原来的姓氏”。

  杨母和儿子士奇听后,大为感动。

  从小丧父,是他的不幸,有爱他的继父又是他的幸运。但好久不长,继父由于秉公办事,得罪了权贵,发配边疆,没过几年也死了,杨士奇只好一边侍奉母亲,一边求学。

  青年时期的杨士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的见识、阅历和人脉都很丰富。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杨士奇被举荐入翰林,修建《太祖实录》的工作。

  靖难之变以后,杨士奇被查未参与任何政变,又“以迎顺功,耀编修”进入内阁。之后的路可谓一帆风顺,可以说杨士奇是真的很适合当官,能言善辩,只言片语保住太子之位,深得皇上信任。

  成祖朱棣有四个儿子,其中很有希望继承皇位的是朱高炽和朱高煦。他们的能力相差不大,但朱高炽只因作为皇长子,所以很快被立为太子。

  汉王朱高煦不服,因常年陪伴朱棣在外征战,说话方便,就经常在朱棣面前说太子的坏话,陷害太子;慢慢地,成祖对太子生疑,产生了换太子的想法。

  永乐九年,朱棣问作为太子老师的杨士奇:“太子监国近来可有什么情况?”

  此时,这个就相当于送命题,如果回答不好,后果是不堪设想。杨士奇稍作思考,答:“殿下天资高,有过错知道该,有仁慈之心,不会让陛下失望”。

  简单几句话,解除危机。

  后来杨士奇又先后辅佐了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三代君王。

  也就是在这晚年时候,官位和名节不保,当时权倾朝野的宦官王振,势力日渐壮大,面对不服从自己的杨士奇,就命人搜集各种证据,把他拉下马。

  杨士奇是经历了五个朝代的元老级人物,他深受太后和皇上等人的信任和爱戴,即使要对付他,也不容易。

  但是奈何亲儿子杨骥不给力,利用杨士奇的权势,在老家仗势欺人,横行千里,无恶不作,当被揭发的时候,杨士奇才知道,自己宠溺的儿子,由于自己的疏于管教,已经杀害数十条人命。

  这件事正好给了王振把柄,命其手下官员弹劾:“不能教子齐家,何以服人事?”

  次年,杨士奇无颜面对,请辞回家,获得批准,慢慢淡出了政治舞台。

  纵观杨士奇一生,顺风顺水,兢兢业业,对每个君主都是呕心沥血,从政清廉,从未出现朝政动荡,让其有序发展,可谓功不可没,但晚年名声受损,真所谓“太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