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的后宫生活是什么样的
对清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皇帝有多悲催,皇宫佳丽三千,每天晚上却只能和皇后过夜。
嘉靖皇帝大概怎么也没想到,当年自己寝宫里发生的一件事,竟然会害惨了一百多年后的清代皇帝,害得他们明明拥有后宫佳丽三千,每天晚上却要么只能跟皇后睡,要么自己睡。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深夜,嘉靖皇帝的第三任皇后方氏,在宫女的伺候下已经沉沉睡去。
突然宫外传来一个宫女惊慌失措的喊声:“快让我进去,我有大事要禀告娘娘!”
方皇后在睡梦中被惊醒,问道:“外面是谁,吵吵嚷嚷的!”
侍寝的宫女答道:“是曹端妃宫中的宫女张金莲。”
方皇后问:“今晚陛下不是在曹端妃宫中吗?她不在那伺候,跑来坤宁宫做什么?”
这时,张金莲的声音再次响起:“快让我进去见皇后娘娘,出大事了!”
方皇后说:“让他进来吧。”
只见张金莲一路踉跄着跑进方皇后的寝宫,扑通一下跪了下来:“皇后娘娘!大事不好了,翊坤宫里有人要谋害皇上,皇上快不行了!”
方皇后吓得话都说不利索了:“你说什么?皇上最宠爱的是曹端妃,她怎么会谋害皇上?”
张金莲说:“不是曹端妃,奴婢来不及解释了,娘娘您快去翊坤宫看看吧!”
方皇后赶紧带着人来到了翊坤宫。
当她来到翊坤宫的时候,差点被眼前的情景吓傻了!
只见嘉靖皇帝躺在床上,浑身是血,一群宫女围在他的身边,有的骑在他的腰上,有的按他的腿,有的压他的胳膊,他的嘴巴被塞了一块黄布,脖子上还套着一个打着结的绳索,几个宫女正在用力拉着绳子。
情急之下,皇后大喊道:“快给我住手!”
宫女们听到皇后的声音,好像突然被什么震醒了一样,慌忙从床上下来跪在地上。
皇后赶紧上前将嘉靖皇帝脖子上的绳子解掉,解开后她已经冒了一身的冷汗,因为嘉靖脸都发紫了,一动不动。
皇后对边上的太监喊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去传太医啊!”
数十个太医连夜来到翊坤宫,见嘉靖皇帝几乎只剩下一口气了,太医们都怕万一治不好要杀头,不敢用药。
这时太医院的院使许绅站出来,冒着杀头的危险,调了药给嘉靖服用,当时是早上7点钟左右,一直等到下午3点,嘉靖才有了反应,他“嗷”了一声,口中吐出了数升紫色的血,终于醒了过来。
许绅因为救活了嘉靖帝,得到了一大笔恩赐。可是回到家后,却大病不起,他对家人说:“当时冒着杀头的危险给皇上治病,其实我心里也没底,虽然侥幸治好了,可是我却被吓得不轻,什么药也治不好我了。”几天后,他就死了。
堂堂的一国之君,好端端睡在床上竟然会差点被人活活勒死,而且还是手无寸铁的宫女,究竟是为何呢?
这都缘于嘉靖帝一个奇葩的爱好。
嘉靖十七年,嘉靖帝朱厚熜的母亲蒋太后病逝,这是嘉靖帝继位后,第一次经历亲人的死亡。
原本生老病死,再寻常不过,蒋太后的死却让嘉靖帝开始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他开始害怕死亡,尽管当时他才32岁。
这时就有人给他推荐了一个有道高士:陶仲文。
为求长生不老,嘉靖帝开始命人苦练不老神丹。按照陶仲文的说法,要想得到延年益寿的丹药,必须用chu女的经血来练制。
嘉靖帝就从民间找到了大量十三四岁的小宫女,来供他练丹药。为了保证丹药的纯度,嘉靖帝还要求宫女们在经期时不能吃饭,每天只能吃桑叶,喝露水。
要了解,十三四岁正是发育的年纪,饭量本身就比较大,皇帝又不让她们吃饭,她们哪里受得了啊,而且又不是说不吃饭不用干活,不吃饭活也照样要干。
不仅如此,由于嘉靖帝长年服丹药,导致性情喜怒无常,经常责罚宫女。
终于,宫女们受不了了!一个名叫杨金英的宫女对其他宫女说:“与其被折磨死,不如下手杀了这个昏君!”
事发当天晚上,嘉靖帝服用了陶仲文炼制的丹药后,来到他最爱的宠妃曹端妃宫中。由于丹药的作用,嘉靖帝觉得曹端妃一个人服侍不了他,就又叫来了另一个宠妃王宁嫔来侍寝,一直折腾到大半夜,终于把丹药的力量全部发泄完,精疲力尽后才沉沉睡去。
确定嘉靖帝睡沉后,杨金英带着另外15个宫女,来到嘉靖帝的床边,拿出事先准备的绳子,颤抖地打了一个结后,套到了嘉靖帝的脖子上,然后慢慢用力向下收紧绳结,勒住了嘉靖的脖子。
被勒住脖子的嘉靖在梦里醒过来,发现有人要害他,刚要喊“来人”时,就被一块黄绫布条塞住了嘴巴,他试图自己要用手将脖子上的绳索解掉,其他宫女便一拥而上,骑腰的骑腰,按腿的按腿,压胳膊的压胳膊,将他控制住。
嘉靖帝满脸憋红,眼球也开始往外凸,眼看就要一命呜呼时。杨金英发现一件事,可能是因为没经验也可能是太紧张了,她竟然将绳套打了死结,加上力气有限,几人拉了很久都无法将嘉靖帝置于死地。
这时队伍中出现了一个猪队友张金莲,看到这情形害怕了,趁着慌乱,偷偷跑出去向方皇后报信,于是便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这个事件就是发生在嘉靖朝著名的“壬寅宫变”。
结果可想而知,猪队友张金莲原本以为自己去报信能留一条活路,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连同自己在内的16名宫女全部都被处以极刑。
只是嘉靖帝万万没想到,这个事件不仅影响了他,嘉靖朝也从此由盛转衰,竟然还影响到了一百多年后的清代。
清代皇宫规则基本上继承了明代,尤其是皇帝的侍寝制度,吸取了“壬寅宫变”的教训,进行了深化,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不仅让侍寝的流程变得非常复杂,而且十分反人性,究竟有多反人性呢?
1、作为皇帝,想和谁睡不再随心所欲,全靠“绿头牌”
清代以前的皇帝,在睡觉方面是相当自由的,今天想和谁睡就和谁睡,这才适合一个九五之尊的身份。自己千辛万苦当上了皇帝,结果睡个觉还不能随心所欲,那当这个皇上还有意思吗?
但是清代的皇帝却是这么“没意思”!
清代皇宫的规矩特别的多,吃喝拉撒的制度规定得事无巨细,连皇帝睡觉的事都不放过。清宫剧中,我们就常常听到一句话“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
“制度”之所以为“制度”,就是因为缺少人情味。
在“制度”看来,皇帝睡觉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爽,而是为了让龙体得到休养好为国家服务,同时为皇家播种开枝散叶。
为了能够让皇家开更多的枝散更多的叶,除了延用前朝“后宫三千”的惯例,明确了每三年选一次秀的制度,还发明了一个叫“敬事房”的单位和“绿头牌”的东西。
皇帝与嫔妃的房事都归敬事房太监管理和记录。
皇帝要与嫔妃们行房时,敬事房就会奉上一个大银盘,这个工作一般都是由敬事房总管太监负责的。银盘里面放着几十块绿色的牌子,上面写着每个妃子的名字,这个时间一般在皇帝吃完晚饭之后,这个场景相信大家在清宫剧中都不少见。
如果皇帝这一天有X欲,就会把那个妃子的名牌翻转过来。
不过呢,皇上也不是每天都有X欲,如果当天没有X欲,就不会翻牌子,一声“退下”让太监把银盘端走。
总之,这场景很像是上菜单,看皇帝今天想要上哪一道菜。
不过呢,由于皇帝的菜单太多,“后宫三千”虽然夸张了,但是几十个也是有的,没办法全部摆满银盘,那太监是依照什么原则摆盘呢?要想让自己的名字能够放在推荐菜单中,自然少不了嫔妃暗中使力,给总管太监好处了。
当然,如果她本身是皇帝的宠妃,敬事太监也会上赶着巴结,自动将她的名字放到银盘里。
“绿头牌”的发明,目的就是让皇帝可以做到雨露均沾,同时保证皇帝开枝散叶,毕竟一个女人再怎么能生,也是有限的。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一个十分玄妙的规律,历史上有名的宠妃,要么生不出孩子,要么红颜薄命,比如汉成帝的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都没有生孩子,皇太极的宠妃海兰珠、顺治的宠妃董鄂妃则都是红颜薄命。
2、皇帝要临幸嫔妃,不是自己去到嫔妃住所,而是光着身子由太监送到皇帝寝宫
皇帝翻完了盘子,敬事房总管太监就会将牌子交给他的下属——驮妃太监。
之所以叫驮妃太监,是因为清代吸取了嘉靖皇帝的教训,嫔妃侍寝时,不再是皇帝去到嫔妃的寝宫里,而是将嫔妃驮到皇帝的寝宫里。
嫔妃们自己不会走路吗,为何需要太监驮呢?相信这个答案你早就了解了,电视剧里没少演,特别是红得发紫的《甄嬛传》。
驮妃太监会拿着绿头牌到中奖的嫔妃住所,让她做好侍寝的准备工作,也就是香汤沐浴。
皇帝的就寝时间到了之后,皇帝会先上床,把被子盖到踝关节处,只露出头和脚。
之后驮妃太监会在妃子的房中将她的衣服脱个精光,只裹个披风,冬天可能是棉被,然后驮到皇帝的寝宫,再扯去披风或棉被,将她放到皇帝的床上。
这时,妃子就会从暴露在外的龙脚这头匍匐钻进被子,“与帝交焉”。
这个奇葩的“发明”很好地防止有人暗藏武器带入皇帝寝宫来伤害皇帝,溥仪在自己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当中也有提到过这事。
在运动过程中也是有规定的,侍寝的嫔妃如果没有得到皇帝允许,是不可以出声的,想要发出声音也得忍着。
这个过程,光想想就了解多么的反人性,夫妻之事原本应该是最放松也是最解放天性的,结果成了流水线的工作,一点不能越矩。
3、皇帝每次临幸嫔妃时间有限制,不能超过半个时辰,完事后嫔妃不能留在皇帝寝宫
更反人性的当然还不只是运动时不能发出声音,而是连运动时间都有限制,通常是不能超过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差不多是一柱香的时间。
在皇帝和嫔妃开始运动时,驮妃太监们和敬事房太监总监会在房外“敬候事毕”。
一柱香的时刻到了,总管太监就会在外高呼“时间到了!”
如果皇帝正在兴头上,装聋作哑,总管太监就会再喊一次,通常喊到第三次,皇帝就不能再拖延,就要“止乎礼”,对外面的太监喊道:“进来吧!”
如果喊了三次,皇帝还不回话,太监就会冲进去,以免皇帝发生不测。
“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
进来后,总管太监就会问皇帝:“留不留?”皇帝如果说留,总管就会拿出小本本,在上面记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皇帝临幸某妃”,这是为了确保如果日后妃子怀孕了,能比较大概率地证明这个种是皇帝播的。
如果皇帝说“不留”,总管就会给妃子做“事后避孕”,就是在妃子的腰股处,找准某个穴位按压,将皇帝播的种排出来,史书这么写的:“则龙精尽流出矣”。当然,这种避孕手段的成功率就有待考量了。
总管太监问完话后,侍寝的嫔妃就会面对着皇帝,倒着从皇帝脚的那头爬出被子。
之所以是面对皇帝而不是背对着,这跟朝堂的规矩是一样的,臣子退下时,也不能转背而行,拿脊梁骨对着皇帝,而是面朝皇帝,往后挪步,到了门口再转身。
作为“臣妾”当然也不能用脊梁骨对着皇帝了,所以要倒爬下床。这时候驮妃太监再次用披风裹住嫔妃,将她背出去。
敬事房太监除了管皇帝的运动时间,也管皇帝的运动频率。也就是作为皇帝,如果天天都找嫔妃们来运动,敬事房太监也会起到监督的作用。
《雍正王朝》里就有一个情节,有一个晚上,60多岁的康熙看完奏折,就吩咐身边的太监:“再叫园子里割些鹿血来,那东西朕吃了挺受用的。”
康熙喝完了鹿血后,就要翻牌子,身边的太监却愁容满面:“皇上,您已经连续6天了,今晚不能再翻牌子了!”
康熙听到这话,气得直接打翻了银盘。
太监吓得跪了下来,带着哭腔说道:“皇上。皇上。奴才了解您心里烦,可是,您的龙体,可是大清江山的根本啊!”
康熙也了解太监说的话是肺腑之言,也没责怪他,就叫上御前侍卫,换上衣服,出去降降血气,这才发现自己的妃子郑春华和太子苟合的事。
总之,这些规定,都是为了“龙体”考虑,以免皇帝沉迷女色,被吸光了精气,英年早逝。
4、皇后侍寝待遇与其他嫔妃不同
关于清代皇帝临幸嫔妃的规矩,许多请宫剧都有演绎过,基本上是比较准确的,但还是有一个BUG,那就是皇后侍寝是不需要翻牌子的,所以皇后的牌子根本就不会在银盘里。
为什么皇后侍寝待遇会与其他嫔妃不同,难道皇帝不担心皇后会害他吗?
这还得再次提起嘉靖皇帝,“壬寅宫变”中,嘉靖皇帝之所以没有死,是因为方皇后救了他,所以他认为皇后的危险性是比较低的,毕竟她已经是皇后了,后宫之主,把皇帝害死对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
于是他就制定了一条宫廷规矩,皇帝不能与嫔妃过夜,只能和皇后过夜或者独寝,这条规定后来也被清代沿用了。
也就是除了皇后之外,其他嫔妃如果侍寝,时间到了就要被驮妃太监抬走,不能在皇帝寝宫里留宿。
当然,皇帝虽然只和皇后过夜,也不是夜夜行房,也就是过夜是过夜,行房是行房。要行房,仍然需要告知敬事房太监,这样太监才能记录。要是没记录,怀孕了,就查无对证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了解,清代皇帝还真的挺不容易的,睡个觉都束手束脚的。
这也就是为何清代皇帝都不喜欢呆在宫里,康熙和乾隆喜欢下江南或者去避暑山庄,而雍正之后的很多皇帝则喜欢去圆明园,就是为了躲避这些宫廷繁琐复杂的规矩,可以让自己随心所欲。
看完以上的分析,如果可以穿越的话,你还想当清代的皇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