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历史上张春是个什么人?投笔从戎的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张春应该算是一个忠臣,但应该算不上名将。张春本是文人出身,考中举人之后,却二十多年没能考中进士,无奈之下便投笔从戎。崇祯四年(1631年),“大凌河之战”爆发,祖大寿被围近两月,张春奉令率援军赶往救援,最终兵败被捕,但致死不降,在促使明清议和失败,绝食而亡。

  张春本是文臣出身,“己巳之变”始受重用

  张春本是文臣出身,但读书能力实在一般,在万历二十八年(1600)考中举人之后,却再也无法再进一步,二十余年也没有考中进士。天启二年(1622年),辽东、辽西尽失,明廷继续边将之才,张春眼看靠自己的才学根本无法入仕,于是弃笔从戎,被任命为山东佥事。

  像张春这样的出身,文官和武官之中都不讨好,很难获得重用,因此在任职期间,可谓是兢兢业业,甚至带病上岗。

  崇祯元年(1628年),张春不知道因何得罪了兵部尚书王在晋,王在晋于是弹劾张春嗜杀,曾一日连斩十二人,张春上书辩驳,关内百姓也为其喊冤。于是,王在晋又再度弹劾张春私通阉党克扣军饷,这简直就是要致张春于死地。果然,张春因此被削职,并交给有司法办。直到第二年,法司上书称张春被弹劾之事不实,张春这才被释放。

  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千里奔袭北京,“己巳之变”爆发。次年正月,永平失守,朝廷重新启用张春为永平兵备参议,张春上述朝廷,要求面陈兵事。获准之后,张春入朝奏对,因而受到崇祯的欣赏,被升为参政。

  不久之后,张春与其他将领收复永平等城,因功被加封为太仆少卿,原本要任其为巡抚,但因未曾出缺,于是仍负责兵备等事。同时,张春因为表现突出,同样获得了孙承宗的认可。

  崇祯四年(1631年)正月,孙承宗再度挂帅关外事务,并按照既定方针,令祖大寿第三次抢筑大凌河。

  大凌河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袁崇焕也曾于此两次筑城,但均因皇太极的破坏而失败。眼看明军又再度筑成,皇太极立即征调包括蒙古兵在内的军队,于崇祯四年(1631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开始向大凌河进兵,大凌河之战爆发。

  祖大寿被围大凌河,张春奉令率兵救援

  崇祯四年(1631年)农历八月六日,皇太极大军到达大凌河城下,此时的大凌河城尚未完全筑成,因此祖大寿只得退回城中坚守。而清军方面,皇太极竟然也不急于攻城,而是在城外构筑工事,将大凌河城围的风雨不透。

  大凌河被围之后,没过几天城中便断粮了,城中将士惊恐万分。祖大寿害怕军队未战先溃,于是组织了几次突围,却均被金兵杀退。无奈之下,只得坐困愁城,盼着援兵。皇太极极为看重祖大寿,围城十天之后,便开始了劝降工作,却均被祖大寿拒绝。

  从八月十六日至九月间,松山、锦州等地先后组织了三次救援,却均被金兵杀退。而为了进一步消耗城中力量,皇太极甚至还搞了一次假增援,诱使祖大寿突围,祖大寿再度战败之后,再也不敢轻易出城,只得困守城中。

  崇祯四年(1631年)农历九月二十四日,朝廷组织的援军和总兵吴襄、宋伟等人率领的军队共计四万人终于到达了大凌河地区。而这支援军的统率,正是在孙承宗推荐下,被提拔为监军兵备道的张春。

  张春与清军激战,战败被擒

  崇祯四年(1631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张春率军渡过小凌河直逼大凌河城,在距大凌河城十五里处时,与金兵遭遇,双方展开激战。

  张春知道清军以骑兵见长,因而准备了很多战车,战车上配有火器,凭借着这些战车,张春果然挡住了八旗骑兵的冲击,还杀死了后金副都统绰和诺、备御多贝。于是乎,明军便在战车的掩护之下,稳步向大凌河城前进。

  但是令张春没有想到的是,金兵竟然还配备了红衣大炮,而且没有用来攻城,反而是布置在了大道上,正是打算用来对付援军的。等到张春的大军进入射程之后,四十门红衣大炮先后发射,顿时将明军阵型轰的大乱,皇太极趁机率军冲了上去,明军被杀的节节败退,吴襄见局势不好,立刻率兵撒丫子跑了。

  张春眼见军队败退,连忙收拢溃兵重新稳住阵脚,又见风势向东,于是转而使用火攻,风助火势,大火扑向金兵,金兵瞬间便被逼退,又杀死后金军佐领卓纳、管武备院事达穆布、二等轻车都尉朱三、佐领拜桑武、骑都尉尼马禅、护军校爱赛、云骑尉瓦尔喀。

  可是天空突降大雨,风也转了方向,后金于是趁机再度发动进攻,这次宋伟战败,又跑掉了。随着宋伟的逃跑,大军顿时兵败如山倒,张春想要再次收拢溃军,不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连他自己也被卷入了溃败的队伍当中。

  而皇太极早已在明军的退路上设下伏兵,溃逃的明军遇到伏兵,大都放弃抵抗选择了投降,张春及参将张洪谟、杨华征,游击薛大湖等三十三人全部被抓。众人见皇太极均行臣礼,唯独张春站立不跪,并说道,“忠臣不事二君,礼也。我若贪生,亦安用我!”

  张春此后被囚禁于沈阳三官庙十多年,被关押期间,始终“着汉服”,“不为剃头”,坚持明朝衣冠,坚守明臣气节。但同时,他认为明清议和有利于国家,所以含辛茹苦坚强地活下来,只为促成明清议和。在议和失败,明清战争升级之后,张春的最后希望破灭,逐绝食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