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非要请诸葛亮出山协助自己?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三顾茅庐,他为何对诸葛亮如此礼遇,对诸葛亮出山充满信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三国的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故事脍炙人口。这个情节,也成为后世明君对待贤臣的最高礼节。那么,我们有个疑问,那就是这个三顾茅庐中,刘备的行为有一定的不可解释的地方。那就是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非要请诸葛亮出山呢?而且刘备一次次去请诸葛亮,他为何就能够认为,自己肯定能够请出诸葛亮呢?
一、刘备三顾茅庐。
在历史上,有人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有所疑问。他们认为,刘备作为一代枭雄,什么人物没有见过,不大可能会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诸葛亮如此用心。而且在历史上还有史料,说诸葛亮是主动去拜访刘备,在酒席结束后向刘备献计献策,得到了刘备的赏识的。
不过,这种说法,遭到了很多人的驳斥。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注释者就对那个史料直接进行了反驳。再加上《出师表》中诸葛亮明确的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出师表》是官方的史料,不可能会有差错。因此,刘备三顾茅庐的事迹是真实可信的。
在《三国演义》中,对刘备三顾茅庐的事迹写得更是惟妙惟肖。从刘备得知诸葛亮的才干,想要请他出山。到第一次寻找诸葛亮不遇,遇到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然后第二次再次探访诸葛亮不遇,遇到了诸葛亮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以及诸葛亮的兄弟诸葛均和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为大家展示了诸葛亮身边亲友的氛围,烘托了诸葛亮的格调。
这促使刘备对诸葛亮更是思贤若渴。不久后,刘备不顾关羽张飞的劝阻,再次走上探访诸葛亮的道路。在这一次探访中,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两人相谈甚欢,诸葛亮探问刘备的抱负,并陈述了自己为刘备设计的战略构想《隆中对》。两人一拍即合,诸葛亮答应了刘备的请求,出山辅佐刘备。从此君臣同心协力,共同开启了三国历史新的篇章。
二、刘备探访诸葛亮是他迫切的需求。
其实,刘备去探访诸葛亮,并非是漫无目的的举动。刘备去探访诸葛亮,就是抱着请诸葛亮出山的目的。而且,这种目的随着探访诸葛亮的次数增加,向世人表露得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刘备的事业迫切需要诸葛亮的加盟。
刘备在中国北方征战半生,虽然也曾经占有徐州作为根据地,可是最后还是立足不住。他来到荆州,借刘表的庇护暂时安身,但是他心中的理想并没有破灭。他依然想要统一天下,重建汉室江山。
刘备痛定思痛,察觉了自己阵营的短板。那就是自己阵营中,武有关羽、张飞,军事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可是在文臣方面,则没有出色的人才。这跟刘备的出身有关,他虽然号称汉室宗亲,可归根结底还是一介平民。在那个世家大族垄断文化的社会,他得不到这些家族的认可。在他统治下的徐州,也有着陈登父子这样的人才,可是他们宁可投靠曹操,也不为刘备效力。
刘备想要弥补这一短板,也是煞费苦心。他对别人叹息,说自己为了寻访人才,曾经远到深山老林,可以是不能如愿。因此,刘备来到荆州后,就大力招揽人才。这使得刘备思贤若渴的名声传遍了荆州。刘备也是通过投奔他的徐庶口中,得知了诸葛亮的存在。刘备自然是竭尽全力去探访诸葛亮,希望他能够加入自己的阵营,为自己服务。
这是因为,诸葛亮的各个方面的条件,正好符合刘备的需求。诸葛亮并非是他自己所说的躬耕陇亩的人,而是一个有着才能和远大理想的人。在荆州,诸葛亮的人脉极广,和各个阶层都有着广泛的联系。
诸葛亮是跟随叔父来到诸葛玄来到荆州的。诸葛玄和统治荆州的刘表有旧,因此也得以进入荆州的上层社会。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分别嫁给了当地大族,而他的岳父更是影响深远。他的岳母是刘表的夫人蔡氏的姐妹,掌握荆州兵权的蔡瑁是她们的亲兄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既有世家大族的统治经验,又有荆州士族的广泛人脉。如果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等于为刘备打开了事业成功的大门。因此,刘备才会不顾一切,用三顾茅庐之礼来表现自己的诚意,请诸葛亮出山。
三、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也是他的需求。
而从诸葛亮个人来说,也对刘备进行了严谨的考察。我们仅仅从诸葛亮的《隆中对》就能够感受到诸葛亮对刘备阵营了如指掌。他不但准确地把握住了刘备的脉搏,还为他量身打造了未来的战略方针。
在《隆中对》里,我们不但能够看到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跨有荆益,两路北伐”的战略目标,还看到了他为诸葛亮的阵营里,首屈一指的武将关羽预留的位置。他所说的那位领着荆州的人马北伐宛洛的上将,非关羽莫属。仅此一举,就将高傲的关羽对诸葛亮的敌视降到最低。到了后来,诸葛亮成为关羽看重的人,有事都要先向诸葛亮问询。必然关羽在得知马超归降的消息后,写信询问的对象就是诸葛亮。
从这些迹象,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对于刘备阵营的熟悉程度,也明白了他为自己加入刘备阵营做出的努力。向刘备几次三番推荐诸葛亮的人物,从徐庶到司马徽,都是极度赏识诸葛亮的人。而且司马徽在向刘备再次推荐诸葛亮后,他看到了刘备的心意,说出了卧龙虽得其主的话。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到,诸葛亮认为刘备是最适合自己的君主,君臣相识只差一个形式问题了。
那么,诸葛亮有着广泛的人脉,过人的才能,为何不在刘表的阵营中谋一个职位,反而去躬耕陇亩呢?这是因为,刘表的阵营,没有诸葛亮施展才能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在刘表统治下的荆州,对诸葛亮的才能还是有一定的认可的。但是,当时的人都认为诸葛亮是一个人才,可是不承认诸葛亮对自己的评价,那就是“管仲乐毅”。
管仲乐毅是何许人也?前者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的丞相,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后者则是战国时期,燕昭王手下的大将。他率领弱小的燕军,一举打败强大的齐军,险些灭亡了强齐。试想一下,这样的人物,岂能屈居人下,成为蝇营狗苟之人?以刘表的格局,荆州的形势,怎么可能让诸葛亮实现他的抱负?因此,诸葛亮才会躬耕陇亩,等待天时。
终于,刘备来到了荆州。可以说,自从刘备来到荆州,就吸引了诸葛亮的注意。刘备有枭雄之名,再加上阵营人才的短板,正需要诸葛亮这样人才的加盟。因此,诸葛亮才会为双方见面的《隆中对》做了如此精细的准备。
四、刘备与诸葛亮的相见是天作之合。
正是刘备和诸葛亮双方的志同道合,才使得两者能够一拍即合,相互始终。刘备需要诸葛亮治国理政的才能,同时也需要他在荆州士人中的人脉和影响。而诸葛亮需要刘备为他提供的舞台,来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刘备去三顾茅庐的时候才会充满信心,一定能够请出诸葛亮。
如果我们客观地看待刘备,就可以看到他其实是以刘秀为榜样的人。他想要像刘秀那样,创建自己的汉室江山。诸葛亮明白刘备的志向,也知道自己的抱负,只能依托刘备的事业得以实现。所以,刘备和诸葛亮君臣相见,是完美的天作之合。
刘备在得到诸葛亮后,真的如同他所说的那样,如鱼得水。现代人是不可能知道在那个封建时代,世家大族对文化的垄断。在当时,平民阶层是极难受到良好的教育,更不要说治国理政的经验了。刘备虽然在卢植的门下学习过一些,但是与诸葛亮的知识相比,相差甚远。
在得到诸葛亮后,刘备日夜向诸葛亮请教,两人形影不离,达到了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的地步。在诸葛亮的传授下,刘备的才能突飞猛进,具备了真正的君主才干。从这个时候起,刘备才真正吸引了一大批士人的加入,充实了自己的阵营。
而诸葛亮也发挥了自己善于治国理政的特长,在他的治理下,小小的新野焕发了勃勃生机。诸葛亮采取了各种手段,让刘备得以足食足兵。刘备从刚到荆州时的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云,发展到水陆军上万的强大势力。这一切,为将来刘备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刘备去世的时候,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更是君臣心心相印的写照。诸葛亮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回报了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