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发动夷陵之战前都做了哪些事情?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此战过后,三国进入了长达四十年的稳定对峙时期。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在刘备伐吴之前,吴蜀双方为了增加己方的政治筹码,都进行了很多努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夷陵之战前,刘备和孙权在开战前进行的博弈:
刘备向曹丕示好
公元219年,在孙权袭杀关羽夺取荆州的那一刻,其实刘备已经决心要伐吴,但为了避免曹魏出兵干预,刘备其实进行了努力。建安二十五年(220),刘备听闻曹操薨,派遣韩冉奉书吊唁,并致赙赠之礼(锦布)。
这其实是刘备向曹丕释放的善意,自公元199年刘备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叛离曹操之后,刘备和曹操一直处于极端对立的状态。刘备现在不惜放下身段,主动向曹丕示好,其实就是在为伐吴做准备。在刘备看来,曹丕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举兵伐吴,和自己一起灭了吴国;第二,坐观成败,以收渔翁之利。
曹操时代,和刘备一样,同样视对方如死敌,从来没有互遣使者的先例。曹丕延续了曹操的态度,听闻韩冉来使,厌恶刘备因丧求好,命令荆州刺史夏侯尚见到韩冉就杀了他,于是韩冉在上庸停滞不前。后来听说曹丕称帝的消息,就带着诏书返回成都了。曹丕决绝的态度,这意味着永远不会和刘备缓和关系。
孙权纳贡称臣
孙权虽然军事水平二流甚至三流,但是政治外交水平还是很高的,这也是孙策看重孙权的原因,孙权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两面派!早在孙权和吕蒙决定袭取荆州时,已经提前向曹操请降,并且劝曹操称帝,这正是提前布局,避免两面受敌。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为魏王,孙权继续自己“厚脸皮”的特点,遣使向曹丕祝贺,并送了很多礼品,同时从北方买了许多的战马。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后,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十一月,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很明显,曹丕对刘备、孙权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一方面是由于孙权“装孙子”的技艺高超,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相较于孙权,曹丕实在太嫩了,对刘备的成见太深了。这也影响了整个夷陵之战的战局,由于曹丕选择了孙权,刘备不得不分兵江北(黄权率一万人)防备曹魏军队。
曹丕“错误”的抉择
孙权屈身忍辱向曹魏称藩,曹魏很多大臣都向曹丕庆贺,但刘晔却认为孙权并没有臣服之心,这次只是逼不得已才称藩。刘晔更建议曹丕乘虚领兵攻灭东吴,以绝后患,刘晔认为:孙权无故请降,肯定是有紧急情况,之前孙权袭荆州杀关羽,为了应对刘备的怒火,所以才请降。
孙权希望一方面可以避免我们出兵,另一方面可以向我们求援,让刘备分兵防备。现在天下三分,我们占有十分之八,吴蜀本来互相结盟,我们进攻一个,另一个就会救援。现在他们互相攻伐,是上天要灭亡他们,我们应该趁机出兵进攻吴国,这样一来用不了几个月,吴国就会灭亡。吴国灭了,蜀国就没有外援了。即使我们和蜀国平分吴国,蜀国也坚持不了多久。
可惜曹丕说什么,人家孙权来投降称臣,如果我发兵讨伐,这样让天下其他人会产生疑虑。而且曹丕不顾刘晔的反对,封孙权为吴王,为日后孙权称帝给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公元222年夷陵之战后,曹丕发觉孙权并非真心归附,便举兵伐吴,三路出师,结果却是徒劳无功。
三国时期为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呢?因为有三方势力同时并存,从物理学上来说三足鼎立似乎是更加稳定的存在。所以鲁肃、诸葛亮这样的智者,早早就规划好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三方并存就很容易出现二打一的局面,也是各方都努力追求或者避免的局面。
刘备伐吴,许多人认为是三国一统最好的机会。假如当时曹丕听从刘晔的建议,出兵进攻吴国,这样蜀国在西,曹魏在东,吴国两面受敌,很难不被灭亡。吴国如果灭亡了,蜀国又能坚持多久呢?可惜,曹丕这样的公子哥,满足于孙权的表面臣服,等反应过来,陆逊已经击溃刘备,孙权的尾巴又翘起来了……